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书笔记> 正文

骑行川藏 读书笔记(3)篇

2019-07-20 00:36:28 读书笔记
骑行川藏
作者:大旗猎猎
《骑行川藏》,卓尔不群——七千里川藏骑行,七个年轻生命的精神朝觐。对于全体中国人而言,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也注定了“大旗猎猎”及他的团队骑行川藏旅程的不平凡——从成都到拉萨,从拉萨到珠穆朗玛峰,7000里漫漫征程,70个日日夜夜,他们骑着单车深入5.12地震中心映秀镇赠药,亲身感受奥运前夕川藏各地的气氛;他们翻越了17座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山,几乎每天都要经历春、夏、秋、冬四季气候的锤炼;他们既有和同伴肝胆相照、共克时艰时的欢笑惬意,也有寒夜里独自一人跋涉在珠穆朗玛峰时的孤寂和胆怯。
骑行川藏 读书笔记 第(1)篇

每个人生来就有一颗向外探索的好奇心,如果好奇心没了,生命也就停止了成长。

旅行,尤其是探险类型的跋涉,对生命的存在是种极好的验证。当然,越是看起来惊险刺激的旅程,所要付出的代价和承受的苦难也就越多。富贵险中求,阳光风雨后,没有谁可以随随便便成功。

苦尽甘来,付出才会有回报,是每个生命逃脱不掉的因果律。但其中得失因人而异,毕竟每个生命所倚仗的和所期冀的东西都不同,不能一概而论的说付出了就一定会有必然的收获。

时空不同,机缘不同,结局也就不同。从来没有可以复制的成功,失败千篇一律,成功独此一份。

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桩不是闲事。人生没有哪种经历就是必须的,极重要的。凡事随心而动,尽情享受生活。就像书中所说的,生命是极其有限的一段时间,尽可能的去经历些什么,才能让生命变得厚重变得丰富多彩。

骑行川藏线,是很多人渴望而不可及的事情,但总会有那么一群人挑战极限,乐此不疲,每年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关于骑行或者徒步进藏的新闻。每每看到别人成功达成目标,心里总会痒痒的,想想自己是否也可以有机会尝试一下,但最终还是想想就退缩了。平日里连跑步运动都懒得坚持,更别说长途骑行或者徒步,自己这身体多少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

极限运动玩不了,长途旅行没时间,并不阻碍你做一些其他方面的尝试,生活有无限多种可能,只要你喜欢,愿意去做,就别迟疑。重复相同的经历是对生命最大的浪费。

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一刻不停地奔向未知。阅读也是一种探索未知的途径。

向这些勇于挑战生命极限的侠客们致敬!

骑行川藏 读书笔记 第(2)篇

《骑行川藏》,13.75万字,阅读时长10小时

      2017年年初进藏之前,看了几本关于西藏历史的书籍和几本西藏游记的书,总共七八本吧。倏忽大半年又过去了。未去之前,对于书里的那些所记所载,主要靠想象。去过之后,更增加了藏地的吸引力和怀恋。年初时间所限,只呆了四五天,也仅是在拉萨和拉萨附近走了走。半年多过去了,还记得离开之前不舍和怅然若失的感觉,任何地方都未曾有过。

      正是这样的一种情感,近期在微信读书上看到这本书的书名,就被吸引了,随即下载来读。

      这本书所载,已经是2008年、快近十年前的骑行川藏游记了。他们出发前,正是5.12大地震的前两天,对绝大多数人也都曾有着深刻印记的时候。没有太多超出想象的东西,只是通过文字跟着作者,以文字走作者曾走过的路,曾看到的东西。一群年轻人,相遇在一起,作为读者体会的,就是随着他们的足迹,他们的所遇所见,体味着生活的际遇和旅途的滋味。

      此生大概是做不了背包客,也做不了骑行客了。最多的自驾进藏的梦想,在碌碌生活中,在各种所住的牵绊下,现在依旧是没有任何付诸计划的梦想罢了。选择一种交通方式,去丈量一次这个区别于其他旅游目的地,一定会给人带来对生活、对人生很多不同的启发和感悟。

      感谢作者,感谢这些勇士,给了读者一次随行的历程。

骑行川藏 读书笔记 第(3)篇

有人因为失恋一蹶不振,有人因为失恋要死要活,他却孤身前往他心中的圣地,他梦寐以求的求婚地,珠穆朗玛峰,把那些记录着他伤心快乐的小物件埋葬在纯净的冰雪下。他把所有的感情:或欢乐,或悲伤,或激情,或艰难,或甜蜜,或苦涩……通痛深埋期中,堆起祈福的玛尼堆,对着圣峰珠峰,让过去沉睡在永恒的那一刻。

人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界,走的时候带不走一分一文,唯有经历可以充实你的灵魂。

向大旗猎猎致敬。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