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书笔记> 正文

冬牧场 读书笔记(3)篇

2019-07-02 06:23:09 读书笔记
冬牧场
作者:李娟
2010年冬天,李娟跟随一家熟识的哈萨克牧民深入阿勒泰南部的冬季牧场、沙漠,度过了一段艰辛迥异的荒野生活。这本书,便是这段生活最真实、最感动、最深入、最珍贵的全景记录。李娟是第一位描写哈萨克民族冬牧生活的汉族作家,她以饱含深情又不失节制的文字,呈现出阿尔泰最后的“荒野主人”冬季转场时的独特生存景观。
冬牧场 读书笔记 第(1)篇

  • 一下子就被李娟独特的语言吸引住了!

  • 真的是读书以来,读的最轻松、最开心的一本了,读着读着不经意间就会笑起来!


  • 对李娟的第一印象就是有趣、乐观。无论面对怎样的情况,她总能从一个很神奇的角度切入,从不同的视角,带来不同的感受。


  • 读书过半,慢慢适应了李娟的写作节奏,会有一段时间的枯燥,感觉像是记流水账,失去些兴趣。


  • 李娟跟随牧民一个冬天的时间,与牧民朝夕相处,尽力融入牧民的生活,但李娟终究也无法真正的理解透彻,毕竟是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哈萨克文化。


  • 李娟提到:“总之我小心翼翼地观察着眼下的生活,谦虚谨慎,尽量闭嘴。否则一开口就是废话、蠢话或梦话。”毕竟身体里流淌的血液不同,与生带来差异,后天思想、文化熏陶的差别,导致她们之间的对话,就是文化之间的碰撞,我真是担心李娟说到哈萨克牧民所忌讳事、物。


总体而言,读起来轻松愉悦,也带我体验了哈萨克牧民游牧生活的不易,感受了另一种文化。喜欢李娟的写作风格,希望能跟随李娟,深入了解阿勒泰地区的现状,体验当地别样的风俗人情,得到更多人生感悟。


摘抄:

1.文学的独立性就在于不是人云亦云,而是用个人的方式来解释人与世界的关系,在此之上建立自己“所为”与“所不为”的基础。                                                ——柴静《只是欢喜随意而至》

2.既然是年轻夫妇,肯定很恩爱了。万一人家晚上要过夫妻生活,岂不……岂不影响我休息?

3.太阳未出时,全世界都像一个梦,唯有月亮是真实的;太阳出来后,全世界都真实了,唯有月亮像一个梦。

4.雪停后的晴空,明朗灿烂得无从形容,似乎天上真的全都空了,真的把雪全都交给了大地。从此天空不再沉重了,不再那么辛苦了。

5.对我这个外人来说,羊的生命多么微弱痛苦。羊的灾难那么多:长途跋涉,寒冷,饥饿,病痛……但千百年来,羊还是生存了下来。我们看到的情景大多是羊群充满希望地经过大地。就不说那些痛苦了——那是生命的必经之途吧。

生活更多的缝隙是用沉默填满的。

冬牧场 读书笔记 第(2)篇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特意看了下大家的进度,发现自己读书还是慢的很!n终于读完了终于可以写书评了。我一直不习惯直呼作者的名字李娟,在写段落想法的时候也只是写成作者,我一直很羡慕作家他们的眼睛总能在我们看来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发现别致的美。作家写书在我看来却也是难的,画家可以把所看到的通过具像或抽象的手法画出来,摄影师可以拍成照片稍做修饰呈现,音乐家能谱写好听的曲子演奏,都能直观的让人立刻感受到,然而作家不同他们只能靠文字,读者全靠联想去体会,那么我的体会是"这是一本好书",如此简单的赞扬!n感谢李娟的《冬窝子》对新疆哈萨克族牧民的游牧生活详细描写,读到很多地方仿佛也能置身其中,似乎自己就站在地窝子的门口看着地与天浅浅的相接划出一道完美的分割线,渐渐的一团团白白的羊群拥簇着缓缓的走来,居麻骑着的马嗒嗒嗒的一路奔来,骆驼散漫的甩着驼峰走来,牛妈妈哞哞的边跑边呼唤着小牛的情景……n书里的房东一家最喜欢加玛,其中有段写到加玛回家去了我竟也盼着她快点回来,明明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姑娘却不得不放弃学业,但也没早早嫁人还说自己成了老姑娘,我倒希望游牧生活结束的那一刻她能再次回到学校读书。一家之主居麻一个爱喝酒无比硕大的酒鬼,一个幽默又时而幼稚的老顽童,一个认真又负责的牧人,一个手巧又顾家的丈夫、父亲,一个不讲理又时而觉得很可爱的债务人(这个称呼上网查的因为赊账得出)等等,开始对他喜欢不起来,喝了酒耍酒疯让人烦,可是偏偏李娟却能发现他的优点,他的优点因为冬窝子条件不允许(没酒喝)不停的往出蹦,又叫人喜欢了起来。看着对居麻的描写一会儿怒一会儿喜的,感觉自己像个墙头草。嫂子话不多,总能把现有的食材变戏法做出香喷喷的美食,让人忍不住流口水。我总会想象着她干活时朴实的背影,温柔的安抚钻进她怀里的居麻,早晨叫加玛起床,时不时爱抚下儿子。(未完待续)n

冬牧场 读书笔记 第(3)篇

昨夜看得睡意全无,一直读到凌晨两点,不是为读完而读,而是好看到放不下。

这是李娟第二本,第一本《我的阿勒泰》是写阿勒泰家里的生活,这本是写她随居麻一家在冬牧场和地窝子里的生活,都很好看,这本更好看。

去年夏天去过阿勒泰,乌伦古湖,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那里风景特别美,人特别淳朴可爱,如果在去之前看到李娟的书,一定会有更丰富的感受,我会想象零下四十度的冬牧场是什么模样,会和骆驼,羊儿对话,会多花点时间与当地人聊天,会更深刻体验偌大的天地之间只有我一人的寂寞和乐趣。

李娟的文字平凡而有趣,看着让人感觉很舒服,很自然。她会在恰当的时候小小抒情,让人感动万分;她会在某个时候拉长镜头,让你突然觉得在那荒芜贫瘠的冬牧场上,却有那么多温暖和美好的画面;她也会在叙述中不留痕迹地幽默一下,让你笑到停不下来——有一种幽默叫李娟式的幽默。

这本书不是小说,是散文,每一篇都写得特别棒,不论是写人,写景,还是写动物,都让人印象深刻。特别是她笔下的居麻,加玛和嫂子,都是那么真实可爱。

看完后立马买了实体书给孩子看,实体书最后有李娟实地拍的照片呢,惊喜万分!!有羊粪块磊成的地窝子,有熊猫狗和梅花猫,还有书中的“少先队员”,都是那么亲切。可惜这里不能上传图片。

好吧,我也没有办法用太多的评语去评论她,大家只能自己去读。相信会让你看一遍就难以忘怀

  • 《冬牧场》_读后感_600字
  • 《冬牧场》_精选读后感_700字
  • 《冬牧场》_精选读后感_900字
  • 《冬牧场》读后感_900字
  • 《冬牧场》读后感_900字
  • 冬牧场读后感(3)篇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