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_2200字

2019-09-16 11:33:27 读后感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2200字

【笔记】:


公元前5世纪 - 公元前4世纪:

诡辩派

(怀疑论)学派成员经常出入群众集会场所,发表演说,以教修辞学、雄辩术、文法、逻辑、数学、天文等知识为职业;


----------------------------------------------------------------------------------------


公元前469年 - 公元前399年:

苏格拉底

(古典派)主张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理性主义者、自知无知;


----------------------------------------------------------------------------------------

公元前427年 - 公元前347年:

柏拉图

(苏格拉底的学生、主张宇宙中有永恒的理性且理性永远不变、勾画理想国、提倡公立教育、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


----------------------------------------------------------------------------------------


公元前384年 - 公元前322年:

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提倡君主制,不赞同老师柏拉图的唯心主义思想,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治学,从事的学术研究涉及到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博物学等,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亚里士多德的某些思想显得有些极端。例如,他赞同奴隶制及女性所受的不平等待遇,认为这是自然界的安排,当然,这些思想是他所处时代的写照);


----------------------------------------------------------------------------------------


公元前445年 - 公元前365年:

犬儒派

(主张以追求普遍的善为人生之目的,为此必须抛弃一切物质享受和感官快乐,摆脱世俗的利益而追求唯一值得拥有的善);


----------------------------------------------------------------------------------------


公元前341年 - 公元前270年:

伊壁鸠鲁学派

(节制自我规范、伊壁鸠鲁派认为并宣扬人死魂灭、主张的快乐决非肉欲物质享受之乐,是排除情感困扰后的心灵宁静之乐。伊壁鸠鲁派生活简朴而又节制);


----------------------------------------------------------------------------------------


公元前3世纪 - 2世纪:

斯多葛学派

(遏制享乐适应的过程,对于过去发生、不可控制的事情焦虑没有任何意义,消极想象);


----------------------------------------------------------------------------------------


公元前3世纪 - 5世纪:

新柏拉图派

(物我合一,我即是上帝)


----------------------------------------------------------------------------------------


1世纪 - 至今:

基督教

(现信仰人口最多的宗教,目前有20多亿信徒,宗教体系是有神论、一神论);


----------------------------------------------------------------------------------------


5世纪 - 15世纪:

中世纪

(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中世纪早期被描述成一个黑暗时代、被描绘成一个“无知和迷信的时代”、当时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的寿命很短,据估计当时的平均寿命还不到40岁,还随时都有可能遭受横死的风险,“宗教的言论置于个人经验和理性活动之上”)


----------------------------------------------------------------------------------------


14世纪 - 16世纪:

文艺复兴

(14到16世纪的欧洲思想文化运动,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基础,代表人物: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


----------------------------------------------------------------------------------------


17世纪 - 19世纪:

巴洛克时期

(西方艺术史上的一个时代)


----------------------------------------------------------------------------------------


1596年 - 1650年:

笛卡尔 - 唯心主义

(理性主义代表人物者、唯心主义者,精神与物质不同,怀疑-思考-存在,广泛认为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奠基人,他首创了一套完整的哲学体系。)


----------------------------------------------------------------------------------------


1632年 - 1677年:

史宾诺莎 - 理性主义

(理性主义代表人物、批判性眼光看圣经,大自然就是上帝,“民主政体最优论”,从天赋人权出发,痛斥对思想和自由的压制,强调人在行动上要守法)


----------------------------------------------------------------------------------------


1632年 - 1704年:

洛克 - 经验主义

(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思想反应看过的事物,提倡立法和权分立,现在大多发达国家都是这种制度)


----------------------------------------------------------------------------------------


1700年 - 1800年:

启蒙运动

(文艺复兴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次运动有力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宗教愚昧及特权主义,宣传了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主要代表人物: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卢梭、康德、霍布斯、洛克)


----------------------------------------------------------------------------------------


1724年 - 1804年:

康德 - 理性主义

(德国理性主义创始人、启蒙运动、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透过理性、知识的形式可以了解这个世界)→


----------------------------------------------------------------------------------------


18世纪末 - 19世纪初:

浪漫主义

(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用艺术体验到物本身,在艺术创作的世界,自己就是上帝,代表人物:雪莱,卢梭,拜伦,雨果,歌德)


----------------------------------------------------------------------------------------


1775年 - 1854年:

谢林 - 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提出生命最深刻的意义在于世界精神上)


----------------------------------------------------------------------------------------


1770年 - 1831年:

黑格尔 - 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的思想,标志着19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运动的顶峰、建立了世界哲学史上最为庞大的客观唯心体系、极大地丰富了辩证法、认识论、国家观、泛理论,对后世哲学流派,如存在主义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813年 - 1855年:

祁克果 - 个人主义、存在主义

(极端的基督徒,现代存在主义哲学创始人、后现代主义的先驱、现代人本心理学的先驱、反对黑格尔的泛理论,客观真理与个人的生命不相干,应该寻找对个人生命有意义的真理)


----------------------------------------------------------------------------------------


1809年 - 1882年:

达尔文 - 唯物主义、达尔文主义

(创立生物进化论,进化论的奠基人,对人类有杰出的贡献,提出“物竞天择”)


----------------------------------------------------------------------------------------


1818年 - 1883年:

马克思 - 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

(创立马克思主义、创建国际工人联合会 、发现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行动哲学--由诠释世界转向改变世界,物质的改变造就了新的精神关系、社会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互动关系,生产条件、生产工具、生产关系,发现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社会的是非标准由社会的统治阶级决定)


----------------------------------------------------------------------------------------


1844年 - 1900年:

尼采 - 存在主义、唯意志论

(唯意志论继承者、存在主义的演进过程中的重要人物、批判现代理性、提出了强力意志说、提出应该重视生命本身,而非历史和基督教的奴隶似道德,尼采对于后代哲学的发展影响很大,尤其是在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上,对很多文学家影响也很大比如:茨威格、托马斯·曼、肖伯纳、黑塞、里尔克、纪德、鲁迅)


----------------------------------------------------------------------------------------


1850年 - 1980年:

萨特 - 存在主义

(提出存在主义就是人文主义,“存在主义是人道主义的深化”,人的存在不等于东西的存在,人必须创造自我,创造自己的本质、要负责的活着,存在主义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

人是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但人可以在原有存在的基础上自我塑造、自我成就,活得精彩,从而拥有意义。)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