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读后感_800字
《皮囊》读后感800字
我想好好说说自己对这本书的感受: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没有经历过别人的人生,你永远不可能完全了解别人的感受。
人这一生,最习惯向他人诉说自己的委屈,却发现,语言与情感的对接十分无力。
作者现在也是如此。
他说了好多自己这大半生的经历,多数是苦难,自己的,或者是身边人的~看到的听到的感受的。但无论是谁,哪个角度,当事人都是满满的无助。
各个故事似乎都有主旨,但却有隐形的联络与脉路,串出一个大世界。
阿太的皮囊无用昭示着人还是会被皮囊所拖累,父亲的身体是多么壮硕的皮囊,却是毫无预兆地坍塌了~
母亲的人生被自己说不出口的爱情拖垮了,举步维艰的生活也昭示着皮囊的无力,皮囊的崩溃。
在新时代的科学文化均进步下,作者内心所受的无神论依旧抵不过心底对美好的追求以及对亲人的不舍,因而笃信举头三尺有神明,这其中无数矛盾纠葛,却最后以此为精神寄托让自己的灵魂有处安放,聊以自慰。
身边的每个朋友、同学,都用自己的方式企图让自己的皮囊被世界认可,结果最后是:要么精神崩塌自取灭亡放弃皮囊,要么肉体失败脱离皮囊逃避了世界。
甚至,
作者庆幸这种死亡为这些人带来的解脱感。
作者的庆幸也恰恰昭示了作者对自己这半生经历及感悟的肯定。
这世界,时光给予自己与身边的人太残忍,人必须学会站立,不断向上攀爬,不断抓取——欲望、理想、追求。
可是生的索取再激烈也抵不过时光的列车,一脚踢出局,所有的努力都是零。
最后,我还是想说:每个人都不能完全理解别人的感受,语言与情感的对接终究有其局限性。所以,我也只是说说我的阅读感受罢了,也不见得就是对的。毕竟马塞尔·普鲁斯特说过: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书籍只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帮助读者发现自己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