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读后感_1500字
《白鹿原》读后感1500字
这是二遍读这本书了,第一遍读是在去年暑假,在结束了我的中学生活,不再用面对高考压力的假期里,我无所事事,在叔叔的家里看到了这本书。那时还不知道这一年竟是作者去世的一年。开始读是因为这本书的扉页上印着巴尔扎克的一句话,“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我怀着好奇的心态,想要看看这是怎么一部民族的秘史。然而并没有读到什么东西,只是有些感慨,中国农村的近代史是如此苍凉。
时隔一年,又在暑假读完了这本书,有了一点点想法,不是很深刻,但是很想记录下来,也不算愧对这本优秀的作品。
这书里记载的事是属于陕西这个拥有浓厚历史气息的地方,范围再小一点即是关中。关中南倚秦岭山脉,渭河从中穿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四面都有天然地形屏障,易守难攻,从战国时起就有“四塞之国”的说法,所以汉代张良用“金城千里”来概括关中的优势劝说刘邦定都关中。战国时期,张仪向秦惠王陈说“连横”之计,就称颂关中“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贸,沃野千里,蓄积多饶”,并说,“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这比成都平原获得“天府之国”的称谓早了半个多世纪。在这个美好,优秀的土地上,发生的事情却不仅仅属于这篇土地。表面上是白鹿两家在白鹿原上两代的竞争和爱恨纠葛,但我看到的却是整个整个中国农村在近代史中所受的苦难,近代史中党派之争的混乱,从清朝灭亡,军阀混战,各式各样的,自称为军人的人开始搜刮百姓,再到国共对立、合作再互相残杀,这本书记录了从清朝灭亡到新中国成立,再到新中国经历的探索期。不得不说这真的是一个民族的秘史,粗暴又深刻的描写了白鹿原上发生事,白鹿原上各种各样的人物。作者的基本线索是中国的整个近代史,中间也有各种的天灾人祸,这顺应故事情节发生的必要。作者也费尽心思的塑造了丰富鲜活的人物形象,书中最美好的形象应该是朱先生吧,那么传奇又鲜活的人物让人不得不敬佩。白嘉轩的执拗顽固,却不失可爱,我不认为他是顽固势力的代表,我感觉在国家混乱,毫无秩序可言的当时,他在白鹿原上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维持了白鹿原上的尊卑礼教。相比之下,鹿子霖一开始让人就有些反感,没有底线,道德败坏,为谋私利、为虚荣真的可以说是无耻下流了。白家鹿家的第二代里最让人喜爱的应该是鹿兆海吧,他光明磊落,是一个真正的军人,他与白灵悲伤的爱情,让我感觉不值,我为他不值,被命运捉弄的他最后结局也不是那么尽如人意。说起来他与白灵的命运很像,都死在了自己人的手里,死在了权利争夺的计谋里。我最不喜欢的是白孝文,开始对家庭的不负责任,后来的精于算计,为了权利不择手段,让人厌弃。还有让我喜欢不起来的是鹿兆鹏和白灵,尤其是鹿兆鹏的不负责任,他心中应该是理想大于一切,为民族大意这应该说没有什么错,但他却对他一生中的两个女人都不负责任却让我反感。显然没有鹿兆海的光明磊落让人开心。白灵对鹿兆海的不公,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倒和鹿兆鹏很合拍。最让人惋惜的应该是开始黑娃,最后的鹿兆谦,学做好人的他却没有好下场,让人惋惜。对田小娥说不出是厌弃还是为她感到可悲,一生好像都没有过踏实,一生都在受人辱骂,死了还被镇压,真的是可怜可悲,又无法评论的一生。还有很多鲜活的人物也是没有办法一一评价了,总之,作者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很成功。
在《白鹿原》中读到的东西零零碎碎,受到很多启发,也有很多人生感悟,应该拿这本书当成是中国近代史的农村秘史来读,看待历史的方面会更广一些。好书不厌百遍读,这一遍的收获就写到这里吧。希望下次再读能读到更多更好更深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