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传(典藏纪念版)》读后感_3500字
《悟空传(典藏纪念版)》读后感3500字
为什么要让一个已无作为的人去看他年少时的理想。(电影《悟空传》影评)本文是影评还是书评,笔者也不知道,只知道看了电影《悟空传》后,以为以前看的小说《悟空传》都是假的,赶紧温习了一遍。一部探寻英雄内心的哲理小说,毫无意外的被拍成了魔幻偶像商业大片。这种感觉,就像是你一直仰慕张爱玲而不得见,等待数年,终究有一日,你做好准备跟她共进晚餐,结果一坐定,珠光宝气的她一个媚眼过来,张口就是:\\哥,我都等你好久了…….\\的感觉。晕倒罢,细思一下,也很正常。电影本来就是在有限的一两个小时里,让观众短暂快乐愉悦而已。再加上是典型的商业电影,盈利是第一目的,何必跟你谈什么风花雪月!再说在现有的快餐文化盛行氛围下,电影能正常上映,郭子健能拍成这样,已经难能可贵。影片《悟空传》的情节是:彭于晏饰演的孙悟空在大闹天空前,和天宫白富美阿紫谈恋爱,和一本正经的杨戬搞搞基,和痴情的天蓬打来打去,然后一不小心就一起掉进了人间,在悲惨的人间开展了一番可歌可泣(mo ming qi miao)的拯救百姓(lian ai)的故事。然后,几个原本完全不在一条战线的凡人,遇到大BOSS天尊以天命之名滥杀无辜村民,为了美国大片里常用的普世爱护妇孺价值观,为了死去的阿紫猛加POWER(和周星驰《大话西游》如出一辙),共同打败了\\天尊\\这大反派。天尊一败,几个家伙均一战成名:悟空因为作为体制外的人打败了天尊,而成了反面大魔王;天尊的上级把为非作歹(ke jin zhi shou)的天尊也定性为魔,于是杨戬因揭露并打败天尊成了正面典型二郎神。 客观来讲,毕竟是暑期国产魔幻大片,影片的动画特效还是很高的。郭子健导演用了很多的的特效来诠释天宫的浩瀚、武力的强悍、男主的帅气、女主的唯美,特别是最后的悟空和杨戬大战天尊那场戏,简直就是两个超级赛亚人的惊人决斗,日月无光飞沙走石,整个一经天纬地、毁灭世界的能量大戏。反观大反派天尊除了弄出来一排机器设备来防守、幻化出来一个巨大的佛像供悟空和杨戬击打之外,毫无建树。如果当年的《倩女幽魂》都能用移动的寺庙来突出黑山老妖的神秘,周星驰《济公》都能用黑罗刹一泡口水都能让济公洗了一个澡来表现反派的可怕,为什么郭子健要用那些大而无用的特效反衬天尊好看但空洞的黑力量呢?不解。不解归不解,也不用求解。当前的很多国产电影,多是无解。看过了,刺激了,忘记了,就够了。特效让人很快忘记,但思想确实难以磨灭。说到思想,笔者还专门将原书翻了翻,简单概述一下小说《悟空传》的情节。小说《悟空传》的总体故事结构其实很一般,就是西行取经四人,为了各自的利益,各怀鬼胎,无奈上路的过程,但是由于真假孙悟空的出现,一步一步揭露了这四个家伙的无奈丑态和前世今生:秃驴唐僧本是如来佛祖副手,但因为质疑如来主体思想的正确性,所以作为领袖接班人的他,却恰好被竞争对手观音算计,被打入凡间;悟空是因为错误的理解了自己\\齐天大圣\\的真正地位,孽根难驯,遂大闹天宫同时还和紫霞谈了恋爱,最终酿成大祸;天蓬因为痴痴恋着天河的仙女阿月,违抗上命,下凡投了猪胎,只想赎罪早日成佛,却只能像一个二货一样偷懒混日子;卷帘因为蟠桃会时候,为了救王母,与孙悟空打斗却打碎了玉盏,还为被殴打的阿瑶说话,也被莫名其妙整下凡间。同时,今何在还给小白龙加了一场暗恋唐僧的戏,也展示了女追男不得那种少女相思的痛苦。于是,前有因果,后有阴谋,几个家伙在人性的夹缝中不断的摩擦、对撞,却始终逃脱不了佛设置的局:几个人反正都是领导心中不听话的人,但是也罪不致死,于是最终安排了取经这场几乎无法完成的必死项目。取经这件事,有点像劳动改造,改造好了,回天当神仙;没改造好,就死路上,省的领导厌烦。于是这几个可恶的家伙,均因前世作恶,结果在今生赎罪,只得取经努力成为佛一条不归路。西行的路上,没有一个劳改犯是是怀着远大理想、坚定信念的,都会胆怯都会骂人都会自私。但取经劳改的背后,却只对一个罪大恶极、不共戴天之仇的悟空有更阴谋的处理:取经成功后,孙悟空死;不取经,违抗天命,死。当然,最好的结果是取经路上,被路过妖怪(通常是领导安排的)打死。从情节来看,很像美国大片《饥饿游戏》,相同的道理:挑战权威,下场尔尔。小说《悟空传》,就是通过描述孙悟空、唐僧、八戒、沙僧的心路历程、爱情故事,分享了对天宫官僚体制的无奈。小说的高潮部分是:罪大恶极的悟空因为自己大闹天宫惹下大祸,在面对天神的战车、意中人的失去、花果山死难的苍生的事实面前,用金箍棒指着天上的乌云闪电,用力吼出了这样的口号: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我要这地,在留不住我心;我要众生,都明白我意;我要诸神,都烟消云散!那一刻,多么伟岸的身影,多么嘹亮的口号,多么酸楚的泪水! 不管你承认不承认,齐天大圣就是一个悲惨的结局,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成佛,要么就成魔。本来他可以有第三个选择:正常人。只要遵从天庭规则,成为普通人,就可以安于现状,舒适终老。但是,他无法做到,因为他太有想法了。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悟空梦,但是结果却是要么成了佛,要么成了佛认可的人,否则,就是魔。从《悟空传》反映出来的世界观就是:这个世界是由佛设计出来的,你在这个世界中,会有一大堆聪明人告诉你这不对、那不行,而你真正想知道这个圈子外面是什么,并从这个圈子跳出来的时候,你就成了魔。因为他们把不符合佛的逻辑的事情,都归结成了魔。曾几何时,我们梦想让全世界为我而倾倒,要天遮不住眼、地留不住心、人知我意、所有权威都烟消云散。时至今日看《悟空传》电影,反思一下,豪言壮语已经成过眼云烟,曾经喝酒吹过的牛逼倒是历历在目;曾经的仙界女神,已为他人妇;曾经的梦想,最终成了一句同学聚会时候的笑谈。有这种思想的人,你已经不是悟空了,已经成佛了,至少成为佛领导的一部分了。说到这里,我们就理解电影为什么会拍成这样了:今何在,也不是悟空,而成了佛;我们,由仰慕悟空的小妖,也变成了佛下的体制的一部分了。我们开始追逐房子、车子、票子,我们开始为那份薪酬而努力,也开始为孩子的上学学校而忙碌…….于是,电影《悟空传》里,悟空,最终还是成了神,是偶像剧里的男神;曾经向权威怒吼的少年们,最终还是成了佛喜欢的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于是我们这帮小妖也就不必责怪今何在,也就不必怪郭子健的电影拍成这样,也更不必纠结《西游记》拍成了嘻嘻哈哈的儿童片,不必在意悟空传拍成了偶像剧,因为写悟空传的人,已经成了佛,佛需要符合佛价值观的电影:赚钱是第一要务。对比电影和小说,只想引用小说《悟空传》里那句话为这片影评结尾:为什么要让一个已无作为的人去看他年少时的理想。(文完毕)整部小说的故事结构用了后现代主义穿越的写作手法,最主要是说了很多有佛理、有哲理的话,提出了很多问题,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去思考。于是,摘录一些小说《悟空传》里的美句,可以细细品味: ◆ 也许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以为这世界都是为他一个人而存在的,当他发现自己错的时候,他便开始长大. ◆ 神不贪,为何容不得一点对其不敬?神不恶,为何要将地上千万生灵命运,握于手中? ◆ 你跳不出这个世界,是因为你不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大,一旦你知道了,你就超出了它。◆ 所谓解脱,不过就是死亡。所谓正果,不过就是幻灭。所谓成佛,不过就是放弃所有的爱与理想,变成一座没有灵魂的塑像。◆ 这个世界上,有些人是没有家的。你让他回去,他找不到来时的路,找不到要去的地方,就会死在某个角落里。◆ 如果有人要拿答案灌输给你,那不是为了让你聪明,更可能是想让你变傻。◆ 命运是大海,当你能够畅游时,你就要纵情游向你的所爱,因为你不知道狂流什么时候会到来,卷走一切希望与梦想。◆ 你入我眼,如花映水中,便不是花,色本是空,万物皆为红尘。◆ 如果一个地方永远都无法到达,那么,它还存在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