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恶意》读后感_1300字

2019-08-24 19:14:09 读后感

《恶意》读后感1300字

东野大叔脑洞大开,想到了这么离奇诡异的事件,说实话,我是完完全全被大叔给骗了。“不要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这是我读完《恶意》之后的第一感想,就和加贺最初办案一样,凭着野野口的一面之词以及他对案情的记录分析,就先入为主地将日高定义为一个“坏”人,给人的印象就是他逼迫野野口当他的影子写手为他捉刀,残忍毒害小猫,还逼死自己的妻子,让“有情人”无法眷属等等。——“长久以来我一直把书中人物和日高的形象重叠在一起,所以一时很难接受另有其人的说法,总觉得哪里怪怪的,对了,就像小说改编成连续剧的时候,看到演员的气质与书中人物的形象不符,总会觉得生气,就是那种感觉。”孰曾想,这一切,只不过是野野口早已预谋好的圈套,而且套路太深,让人到最后也无法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再次为大叔的奇想喝彩,不论是心理,还是侦查,大叔都写得很出色。

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都被“先入为主”的思想所左右,对人对事的第一印象,往往诱导我们走向错误,一直到最后,可能都不清楚问题出在哪里,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这种“不靠谱”,只能待时间去检验,当有一天你发现这一切都不对时,就会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曾经有一次,我新认识一个人,发现他特别爱出风头,抢在别人前面做事,当时觉得他很轻浮,很做作,可是后来才发现,他其实是个实干家,喜欢做实事。正是第一印象,让我形成思维定式,产生了错误的想法,所以第一印象固然重要,却不可拿它来评断一个人的好坏,没有经过细致的观察,不能妄下结论,客观一些,“三思而后行”,会对我们更有利。

“令他害怕的,并非暴力本身,而是那些讨厌自己的人散发的负面能量。他从来没有想象过,在这世上竟然会有这样的恶意存在。”文中野野口的“恶意”,究其根源,在于他的妒忌心,他从小饱受欺凌所获的懦弱,以及他看不惯“好友”对他“无微不至的关心”和他的“不爽”,也许我们会觉得这一切是多么不可思议,可事实就是这样,一个人的心如果不够强大,聚积太多的负能量后,他就会产生邪念,走向极端。

最近在看《镇魂街》,有几句台词正应此景——“罗刹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欺凌、奴役、恐惧,无数亡灵变成了恶灵,甚至温柔,也可能是一种罪过。”同样,一个人负能量太多,就会变成“恶灵”,丧失人性,做出有悖于道德良心的事。所以,拥有一颗强大的心是多么重要,无论受到怎样的挫折,能不忘初心,便可以让自己免遭邪恶的侵害。“Follow your heart, and never give up!”

“那是从心底感到愧疚的语气。明明如今她才是这世上最悲惨的人,却还有心思替别人着想,这点让我深感佩服。我再度感受到她的坚强。”书中的理惠,是个让人敬佩的人,她的内心很强大,所以她也很从容。又想到了鲁迅先生的话“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昨天晚上读书会,读到了论语别裁中的一段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人之所以对万物差,是因为人的主观,人的自私的观念。确实值得人深思。

最后,《恶意》是周二花了一整天时间看完的,没有去自习,也没有完成该做的事,谨此纪念我那逝去的一天,颓废不已。

  • 恶意脚本
  • Linux恶意软体
  • 《恶意》_读后感_600字
  • 《恶意》_精选读后感_600字
  • 《恶意》_精选读后感_500字
  • 《恶意》_精选读后感_600字
  • 《恶意》_读后感_500字
  • 《恶意》_精选读后感_500字
  • 《恶意》_读后感_600字
  • 《恶意》_精选读后感_5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