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读后感_1300字
《恶意》读后感1300字
恶意
东野圭吾
>> 这种人净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还一天到晚注意哪里有这样的机会,至于对象是谁,他们根本不在乎。
>> 我不甘心的,是在世人口中,我先生的死成了自作自受、罪有应得。连那个自称野野口舅舅的人,也一点歉意都没有。
>> “令他害怕的,并非暴力本身,而是那些讨厌自己的人散发的负面能量。他从来没有想象过,在这世上竟然会有这样的恶意存在。”
>> 你费尽心思想出计划,就为了破坏日高辛苦构筑的一切。而杀人这件事,只是这个计划的一小部分。就算被捕也不怕,即使赌上自己所剩无几的人生,也要贬低对方的人格。这是怎样的一种心态啊?
>> 不论如何丑恶的偏见,它的产生绝对不是历史和地域的错。青少年时期,你之所以讨厌日高,理由之一恐怕是你母亲不自觉流露出的那份轻蔑,我想这有必要澄清一下。
从日高对野野口的恶意到野野口对日高的恶意,趁着日高被害并且名声败坏时那些落井下石的人们的恶意,校园欺凌施暴者的恶意……
或许是最近看的书都有点烧脑,加之前几天读过贾平凸先生的《太白》,所以觉得东叔的这本《恶意》其实也还好…(或许我也该去读读一些暖心的作品缓缓了,都有点麻木了。)不过不得不承认东叔这部作品还真的是不断反转啊,说起来整本书其实就是一个野野口因为各种原因杀害日高后费尽心思布局使其身败名裂,最后被警官加贺识破的故事。不得不说人性中的善与恶真的是一种很玄的东西,善良还好说,人性中的丑陋有时候你简直无法想象。
原来对一个人最大的恶意不是杀人灭口,而是杀人灭口后还要让他声名狼藉,甚至夺取那些属于他的荣耀。野野口对日高的恶意来自于内心深处的自卑,从搬到日高家隔壁开始,受到母亲阴暗面的影响开始用敏感而异样的眼光打量着身边的一切。内向孤僻却又自以为高高在上,在面对校园欺凌时却又不得不屈服甚至加入到欺凌的行列中。这时日高的出现就极为碍眼了,他阳光善良有礼貌,深受大人们的赞赏,他面对校园欺凌时始终不屈服而且不管怎样,他都给予野野口极大的善意。然而这样善意对野野口来说简直就是来衬托他的失败与阴暗的。事业不得已心理逐渐畸形的野野口在得知日高已经成为著名作家后更是激愤,那个明明从小成绩就跟自己差不多的人为什么能超过自己,荣誉、名声、豪宅、娇妻,凭什么他能拥有这一切。于是居心叵测的野野口故意接近日高想要在写作界获得资源人脉,然而不久后被检查出的癌症却让他明白自己一辈子都比不上那个男人。因此他破罐子破摔似的谋划了这一场谋杀与对其荣誉的破坏。
极度的自卑与不断地抱怨最易毁掉一个人,他们总以为自己命途多舛,怀才不遇,因此在看到明明应该和自己差不多的人功成名就时才会气急败坏。有时候善与恶往往在一念之间。人心也像一块明镜,我们在擦亮自己眼睛去识人的同时也应该时时勤审视勤拂拭自己的内心。
东叔在书中的后半段还向读者揭露了校园暴力的事件与危害。关于这方面也是细思极恐,那些校园霸王对弱小者的欺凌,于他们而言只是年少不懂事,但是于那些被施暴者而言却有可能是一生的痛苦与阴影。庆幸自己小时候未曾经历过他人的欺凌,也庆幸自己在面对这种现象时没有袖手旁观。不管怎样,真希望面对这种事情,无论是社会、学校领导、老师,还是家长,都能够及时发现教育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