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读后感_1000字
《恶意》读后感1000字
即使在看书之前,对人性之恶已有所了解,看完本书之后,我仍不禁心中一凉,一股寒意自心中升腾而起,遍布全身。人世间竟有如此不知缘由却又深入骨髓的恶意,使我不禁心惊胆寒!为了贬低别人的人格,竟不惜杀害别人使自己陷入牢狱之灾,一个曾经亲切帮助过自己的人,一个即使自身尚被欺负也要保护好自己的人,一个不计前嫌仍然与自己做朋友提携自己的人,这样的人,自己却因着自己的嫉妒,那点阴暗而不为人知的心思,而忍心亲手加害并不惜一切代价毁其名誉,甚至为了这个目的处心积虑设计一个接一个谜题,编造一个接一个谎言,真相揭露的那一刻,我简直如入寒窟!如此耸人听闻的连环计谋,如此令人发指的杀人动机!
有人说这本书和白夜行是双生花,白夜行是爱的极致,粉身碎骨,恶意却是恨的极致,万劫不复。不得不说,这样的评价很是中肯,因着莫名其妙连自己都说不明白的恶意,就这样肆无忌惮的伤害别人,讨厌别人,孩子的世界最是直接,因此孩子的恶意也总是表现在表面上,“我就是看他不爽”也足以成为伤害别人的理由,东野圭吾从来不会无的放矢。
很显然,校园暴力正是他想要表现的主题,没有人生来就是纯恶的化身,而孩子的恶意更需要引导,很多时候,大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判断,而本书中,野野口正是由于母亲对日高毫无原由的厌恶而对日高升起恶意的。而校园暴力这样的事,不止日本,中国也是非常常见,对于受到伤害的孩子来说,这样的影响甚至是终生的,野野口不正是由于对童年帮人行凶的事无法释怀又被日高掌握证据而日日不安吗?而伤害了别人的人,时隔经年,甚至连伤害过别人的事都忘了,只有当事人所受的伤害永远留了下来。而老师们大多对这种事轻拿轻放,毕竟受害者没有胆量告状,施害者愈发无法无天,在不影响职业考评的情况下,只有少数真正关心孩子的老师愿意重视,而这样的重视对于受到伤害的孩子来说却是加剧了他们所受的痛苦,想想小时候,被老师特别关照的孩子哪个不是全民公敌。
而在情节设计方面,一贯保持了东野圭吾的风格,应该说,更加惊艳,一开始就暴露凶手,谜题却在作案动机之间游走,以凶手和警察两个人的手记为线,穿起了整个破案环节,每每在以为要触及真相的时候峰回路转,直到最后真相大白,加贺的推理真是令人拍案叫绝!简直是将读者的智商玩弄于股掌之间。这样精妙的设计,应该是说,不愧是东野圭吾的书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