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简史(新版):从动物到上帝》读后感_4500字
《人类简史(新版):从动物到上帝》读后感4500字
之前看过尤瓦尔.赫拉利的《未来简史》,里面谈到了他对人类未来的担忧,包括基因工程和生物工程对人类的改造,可能会导致有钱人成为“超人”,穷人可能沦为无用之人。
在不远的未来,可能到了2050年,很多人会因为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不用做什么也有的是有的穿,沦为无用之人。有时真期待那天的到来啊。
这本《人类简史》是赫拉利简史三部曲的开山之作,讲了我们智人没有獠牙,没有千里眼,既不高大威猛的身躯,也没有耐热抗冻的体质,是如何在短短的10来万年间,走上人生巅峰,爬上了食物链的最顶端。
前几天被罗振宇跨年演讲刷屏,说他是贩卖焦虑,兜售知识胶囊的。还有人非常刻薄地说:中年人听罗胖的跨年演讲跟老年人买权健的营养保健产品,本质上没啥区别。
巧了,赫拉利因为《未来简史》里对人类未来的悲观猜想,也有很多人说,他是以色列的罗胖,贩卖对未来的焦虑,许知远在《十三邀》还专门跟赫拉利做了一期访谈。
许知远就问他:你一本书上下几十万年,包罗万象,不怕没有深度吗?你觉得你书里面最大的破绽是什么?
人家赫拉利云淡风轻:不可能的事,有啥子破绽,有的话我自己早发现了。
但作为历史学家,无论是《未来简史》还是《人类简史》都是牛逼闪闪的作品。
因为赫拉利是能把人类进化、农业革命、人文主义,宗教、从公司本质到全球化经济这些让人望而却步的专业名词,甚至是幸福快乐这种终极命题,都讲的通俗易懂的人。
这种人,不是大师,又是什么?
这种书,不是好书,又是什么?
这本书好看也就好看在这里,讲述了一些我们不知道的有趣东西。
不止我们是人其实一直以来我们可能都有个小误区,以为我们人之所以是现在这样子,是线性进化的结果。
从会用石块石斧,到解放双手的直立人,再到会弄陷阱扔飞镖的尼安德特人,最后能天花乱坠讲故事的我们智人。
事实上,赫拉利告诉我们,7万多年前,我们智人还只是非洲大陆一个不起眼的小帮派,而此时世界版图的江湖上,智人算老几,到处是名门望族。
在欧洲和西亚高大威猛适应寒冷西伯利亚寒冷气候的尼安德特人;亚洲地区有会用火和耍刀弄枪的直立人;印尼有适应热带丛林的梭罗人;还有身形矮小生活在岛上的佛洛里斯人;
至少那时候看来,智人没什么了不起啊。
但也就是7万年前开始,智人的一场认知革命走上征服之旅。
直到在1万年前左右,智人所到之处,其他人种全部消失了,而很多大型的动物也随风而去:像剑齿虎、毛象、双门齿兽、巨型地懒等等。
他们好多熬过了一次又一次冰河期,熬死了很多死敌,结果在遇到我们祖先智人之后,彻底变成了回忆。
可以说,我们智人的移民史,就是其他惨遭灭绝动物的血泪史。
讲鬼话的人其实就单个来说,我们智人没什么特别。
把贝尔还有一只大猩猩扔到太平洋的岛上荒野求生,我肯定买大猩猩赢;或者说10个人原始人群殴10个大猩猩,应该还是大猩猩胜算高。
但为什么,就是智人,最后能胜出,甚至连同族的其他人种最好都灰飞烟灭了?
答案是:因为只有智人有群体灵活合作的优势。
刚刚说了10个老祖宗对10个大猩猩没什么胜算,但是当人数上升到100个的时候,就不好说了。超过500人对500只大猩猩,我们的老祖宗基本胜券在握。
因为100只大猩猩放在一起,只会造成混乱,通常大猩猩一个团最多几十只,很少超过100只的。
他们是熟人社会,每只大猩猩都得认识另外一只才能合作,前天这个帮我抓过虱子,昨天那个给过我一只香蕉,所以今天能并肩作战一起抢隔壁村大猩猩的无花果吃。
而相互不认识的大猩猩之间,根本谈不上合作。
但我们智人不一样,我们真正能够协作,在于我们除了认同客观现实,还创造出了虚拟现实。
说白了,就是我们人学会了讲鬼话,什么叫鬼话?就是无中生有,通过想象制造出大家都相信的东西。像宗教、法律、人权、金钱都是我们创造的伟大虚拟现实。
正因为大家相信,所以就产生了作用。
比如,智人整个部落都信奉同一个神灵,有同一个图腾,因为相信,我们成员之间哪怕不了解,只要首领正臂高呼,保卫家园,为了我们的图腾,为了神灵,所有不认识的智人,都会热血沸腾,浴血奋战。
哪怕首领不小心被干掉了,我们第二天马上能推举出一个新领导带领我们。
但是,对于其他物种来说,就是一盘散沙,只能做鸟兽散了,大猩猩也不太能立刻召开个党会,马上选出新领导。
人类科学家通过观察还发现特别有意思的东西,对于团体来说,150是个很神奇的数字。低于这个数字,无论是公司、组织还是社交网,不用什么管理方法也能高效运作。
平时相互八卦一下,大家知根知底的,就能高效运转自如。
但超过150以后就不行了。这个时候需要更加强大的虚拟故事,才能维持下去。而人类进化史,就是一部超级精彩的故事史。
伟大的说书人鸟语花香,蛇虫鼠蚁,山川湖泊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现实。大猩猩,其他动物都是活在这个现实里面。
而我们不同,我们还活在公司、国家、民族、法律、金钱、宗教等强大无数的虚构现实之上。
且正是强大的虚拟现实促成了无数陌生人紧密无间的合作。
要说最厉害的现实,还是Money的发明。
尽管可能你信基督耶稣,我信真主安拉,他信佛祖释迦摩尼,大家都谈不来。但我们都信美元。
尽管实际美元也就是一张的纸,不能直接吃,不能直接喝。但是,全世界的人都认,只要大家认,那就有用,就能拿到集市上去买东西吃,买东西喝。
不过你想想,你要是生活在大猩猩的世界,是只能以物换物,一根香蕉换一小堆无花果,一串白蚁就是换一只屎壳郎。但是,你要是拿钱跟他换,说这个可以去小卖部换一串香蕉。可能大猩猩会一个巴掌打过来:你觉得我跟你们人一样傻啊。
当然虚拟现实是可怕的武器。
历史给人类自己带来无数的灾难。
农业时代一旦有瘟疫洪水,巫师说是人类罪过触犯神灵,可能就会有无辜的孩子被献祭;罗马教皇发动十字军,残害异教徒;希特勒鼓动说犹太人是肮脏的种族,发动血腥的大屠杀;历史因为虚拟现实,一次又一次上演了人间悲剧。
当你理解了诸多虚拟现实之后,才有可能不被人家带跑偏。不会浪费时间,终此一生,把时间浪费在追求别人画的饼上。
你不是真正的快乐
整本书最有意思的讨论,就是对快乐的讨论。
首先,我们大多数人理解的快乐是什么?
快乐是只要现实情况能达到自己的期望,那就会感到快乐。
比如:我想要上班就上班,我不想上班就能不上班。就是这种。
如果认同期望的说法,那就上当了。
因为这等同于认为,快乐是个比较级。可能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代的人都不快乐。
你看,以前信息不发达,大家比较的范围很小,很容易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啊。
远古时代的人,村落里可能就百来人,你正值二十多身强力壮的年纪,能跑能跳,眼不瞎耳不背,有时还能搞点花花绿绿的植物颜料涂在脸上,搞不好就引领村里的时尚潮流,得到部落诸多女性的垂青,把祖传染色体送出去自然就不在话下了。
再看看你周围,都是毛头小孩和满脸皱褶的老人,对比他们,你会自我感觉很良好,所以你更容易快乐。
但现代的广告业和资讯太发达了,放到中国,我们可能要跟14亿人比啊。
电视上都是精挑细选的脸蛋和有趣的灵魂。
就连朋友圈,一年到头,总有人在旅游、享受美食、在无所事事享受。于是我们normal的每一天拿去跟整个朋友圈最好的一天相比,可能都变得普通无比,被别人比的黯淡无光。
所以一般有朋友在圈里自黑,我们都是喜闻乐见的。
社会学家是这么想的,但在生物学家看来,什么所谓的快乐,都是瞬间快感而已。
所有美食、美景、香车美女和终极体验,最后不过是刺激你,由神经系统、突触和很多类似多巴胺,血清素等化学物质共同的系统作用于你,让你感到爽而已。
快乐等同于快感,就是所谓的爽到飞起。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未来可能就会有人致力于开发各种激素和快乐的胶囊。
也许100年过去了,大家去买东西,不是买口红香水好吃的和演唱会门票,而是去到店里,跟卖东西的说:嘿,老板,过山车、潜水、滑雪和Love-making的豪华套餐各来一个。哦,对了,打包好看一点,今天是我儿子生日,我要给他个惊喜,谢谢。
但,这只能说快乐更容易了而已,不代表快乐能够一直持续下去,我们能够影响体内的生化机制,但是还没能改变这个机制。
千百年来,进化机制没有多大改变。
DNA是最大的操盘手,为了让人传宗接代,所以他们赋予了做爱有高潮的快感奖励,同时也让高潮来得快去的快。
因为如果高潮不退,那大家觅食的动力都没了。最后做爱高潮持久的把自己和后代饿死了,他们基因也就没留下来。而最后能够存活下来的,就是快感来的快去的也快的我们。
所以,几百万年来,我们体内的生化机制是个恒定的系统,如果快乐是1-10分,在基因的作用下,天生乐观的人,在6-10分这个区间波动,可能平时稳定在8分左右。有的人天生抑郁,在3-7分之间,平常在5分这个点上。
虽然,外在刺激可以让我们短暂达到峰值,但是很快就会回归到平均值上。
这就是为什么,即便我们得到了期望的东西,但是没有想象中快乐的原因,也没有一直快乐下去的原因。
这似乎是说,快乐是无解的,想要长久幸福快乐,不存在的。
而在我们新年祝福说,愿你在新的一年,平安喜乐,那都是骗人的东西。
如果我们认为快乐是瞬间快感,而快感又受限于我们的生化机制。所以我们可能努力的方向就是,不断增强快乐的强度以及延长这种感受。但是,人的欲望无穷无尽,对于强度和长度这种主观的东西,何时是个头?
赫拉利说,他发现对快乐研究最时间最长最透彻的,是佛教。
佛教认为,快乐或者痛苦,都只是电光火石的瞬间感受,是内心的波动。我们只有放弃追求对这种瞬间主观感受才是唯一的解药。
赫拉利说,我们就像海滩上的冲浪人,总想抓住“好的海浪”,让这些海浪永久下去,然后避开“坏的海浪”,希望这些海浪永远别靠近。就这样,我们像个疯子一样在海滩边上蹿下跳,最后把自己折腾个半死还不满意。最后终于精疲力尽了瘫倒在海边,让海浪就这样自由来去,忽然发现,这是多么平静啊。
最后,对于快乐,好像还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不过,至少,赫拉利也试着给我们分享了,什么是追求快乐的不正确方法。
真相是,我们研究快乐的历史这件事,才刚刚开始。
-The End-以前,看别人发朋友,说要做个俗人,贪财好色,一身正气。这说的很接地气,很江湖气,甚至还带着点贱贱的正能量啊。
现在看来,做俗人容易,做快乐的俗人,也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
最后,有兴趣的来看看赫拉利《人类简史》的TED演讲视频,还有许知远跟他的对话。希望能让你对快乐的认识更进一步。
链接:https://v.qq.com/x/page/j0616jrqnhp.html
链接:https://v.qq.com/x/cover/ffnkgxeuwur9tk7/u0777j5ytnd.html?
有兴趣扫码关注一下我的公众号:52雷丁。每周与您分享一本书,一年52本,这是我分享的第22本书啦:《人类简史》,期待能跟喜欢看书的你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