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赚钱》读后感_5500字
《好好赚钱》读后感5500字
#第一性原理#:
是超越因果律的第一因、唯一因,是抽象的,是事物唯一的源头,比因果律更高级。这个理论告诉我们,看透事物的本质,要把事物分解成最基本的组成,从源头解决问题。
亚里士多德对于第一性原理是这样表述的:「在每一系统的探索中,存在第一原理,是一个最基本的命题或假设,不能被省略或删除,也不能被违反。」
第一性原理强调用少量的基本数据进行分析,强调事实和少量假设,从问题的最本质出发,进行推理思考,而不是类比思考。不被过去的经验知识所干扰。
第一性原理的思维方式强调独立思考,而非人云亦云。强调质疑 ,不轻易接受否定的答案。
第一性原理的思维方式强调实验,用实践去验证。
#虚心涵泳 切己体察#
曾国藩谈读书心得:“善读书者,须视书如水。”他推崇南宋朱熹的读书方法:“虚心涵泳,切己体察。”
涵:水泽众多,引申为滋润的意思。曾国藩说:“涵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但“润花溉稻”时,“雨之润花,过小则难透,过大则离披,适中则涵濡而滋液;清渠之溉稻,过小则枯,过多则伤涝,适中则涵养而兴。”
意思是,春雨润花,清渠溉稻,一定要适度,既不能小,也不能大。
也就是说,读书须如润花溉稻,必须浸润其中,且要适度:过小则花叶难透、稻苗枯萎;过大则如花之披离,稻伤于涝。
泳,曾国藩的解释是,“泳者,如鱼之游水,如人之灌足。”鱼戏游水中则乐,人亦有乐水之性。
他说:“善读书者须视书如水,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濯足。”只有这样,“涵泳二字,庶可得之于意言于表。”
在曾国藩看来,所谓涵泳,是说读书要把书看作水一样,能使花稻得以滋润,能使鱼和人得到快乐。也就是说,读书实际是一种对人的滋润过程,是一个快乐的过程。要使心意得到滋润,便必须像用适度的水润花溉稻以滋润心意,同时充分感到读书的快乐。
虚心涵泳,是从如何读书说明才会有心得出发的,但真正要有心得,更多的也许来自“切己体察”。
切己体察:读书要结合自己的阅历和现实感受与书相融相通,认真体会思考后对知识作出更理性、更深层次的探求,这样收获来的知识,反复感之,故而难忘;左右解释,故而不偏。
君少整理自网络
WeChat:xinqiwei520
>> 我们试图运用“第一原理思维”的思考方式进行解析,也就是说,一层层剥开事物的表象,看到本质,看到不变的东西,然后再从本质一层层往外走。
如同我们希望能把正在做的事情一直做到老一样,我们也希望在多年以后,你依然愿意翻阅这本书。
第二,它应该是一本好用的理财工具书。
我们用了4年时间,终于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找到一条普通人的理财必经之路。本书里没有一夜暴富的诱惑,没有读起来顺口的“鸡汤”,更多的是切己体察、知行合一的分享。本书想以财务作为切入点,有步骤、有工具、有实践地去帮你理财,进而理出清晰的理想生活的模样。
第三,它应该是生动有趣、简单易读的理财入门书。
我想把这个纷繁复杂的金融世界,读成一本言情小说,情节简单,结局明了。
我写下这本书,只希望打开这本书的你,会有收获。
>> 切己体察、知行合一的分享
◆ 第1章 投资的本质是认知
>> 本质上,投资其实是我们整体认知的财务变现,能够把我们对于政治、宏观经济、中观行业、微观商业、人性,甚至是对于自己的认识投射于损益这一维度上。
◆ 什么是好好赚钱
>> 真正的安定,是拥有对于金钱的把控力。当我们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思维逻辑系统,能够将金钱、智慧、经验、人脉等因素综合起来加以活用时,才会真正体会自由。
>> 查理·芒格说过这样一段话:
当走到人生的某一个阶段时,我决心成为一个富有之人。这并不是因为我爱钱,而是为了追求那种独立自主的感觉。我喜欢能够自由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受他人意志左右。
>> 所有的问题,都和思维有关。猎豹移动的CEO(首席执行官)傅盛说:“认知,几乎是人与人之间唯一的本质差别。技能的差别是可量化的,技能再累加,也只是熟练工种。而认知的差别是本质的,是不可量化的。”
>> “投资应该是人生最后一份职业”
◆ 理财前的准备
#双曲贴现#
又称非理性折现,是指人们宁愿要金额较小的眼前酬劳也不要金额较大的日后报酬;
相较于延迟和复杂的结局,人们更倾向于简洁及时的。
在决定要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时,拖延的时间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这个现象描述了折现率是一个变量,具体是指人们在对未来的收益评估其价值时,倾向于对较近的时期采用更低的折现率,对较远的时期采用更高的折现率。
面对同样的事件,人们在现在这个时刻,与站在未来某个时间点上做出的决策相比,可能有所不同。
by:君少 整理自网络
>> 在行为经济学提供的双曲贴现模型中,有一个点叫“时间贴现”,讲的就是个人对事件的价值估计,随着时间的流逝会下降的心理现象。
简单来说,就是当面对两种选择(一种是报酬较多却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获得,另一种是报酬较少却能较早获得)时,人往往会不理智地选择后者。因此在生活中,人们会倾向于选择去做一些即时满足的事情,而不去做一些更重要却见效很慢的事情。于是,拖延症便形成了。
>> 我们往往夸大了一年时间能发生的改变,而低估了五年时间的力量。
>> 关于自由,我的定义是:自由,取决于一个人能多大程度地安于不确定性。
>> 实现财务自由的一个最基本的标准,就是我们的被动收入刚好可以覆盖日常生活的支出费用。
◆ 为什么缺钱的总是我们
>> 芒格说过两句非常著名的话。
第一句,“如果我知道自己会在哪里死去,一定不会去那个地方”。
第二句,“如果我想帮助某个国家,比如印度,我应该怎样帮助它呢?我应该先考虑什么会伤害它,只要不去做那些会伤害它的事情,就是帮它了”。
>> 人生有一个万能的四大法则——不行就分、喜欢就买、多喝点儿水、重启试试。
◆ 富人思维
>> 梭罗说,一个人的富有程度跟他能够忽略的东西的数量成正比。
>> 不把囤积金钱本身当作金钱的价值体现,而是以通过金钱获取的好处来衡量它的价值。
我们追求财富也一定要看到财富背后的东西。钱是一种资源,资源在流动和交换中为我们带来的长期价值才是更重要的。我们要多训练自己对钱的看法。
>> 富人思维就是能提高我们财富亲密度的思维方式,具体表现为不给自己设限,充分利用包括钱在内的所有资源努力达成目标,而不局限于自己现在的处境和条件。
◆ 理财先规划
>> “我理想的财务状况是什么?”
我发现,答案并不是某个具体数字,而是一种状态:在每一个时间点上,知道现在做的所有事情给了自己什么。在金钱上,它也足够覆盖掉我做的这些事情,就是收入完全可以让我们独立地做这些事情。
>> 复利=FV(rate,nper,pmt,pv,type)
式中,rate为利率,nper为期数,pmt为每一期投入的金额,pv为初始投入本金,type为指定付款时间是期初还是期末,期初支付(输入1)或者期末支付(输入0或省略)。
你想过自己可以成为亿万富翁吗?听起来好像是天方夜谭?其实,如果你每年拿出7万元,然后按照7%这一稳定的收益率进行投资,70年后你就会成为亿万富翁!
◆ 会赚先会花:明智购物
purge
英: [pɜ:dʒ]
美: [pɜ:rdʒ]
vt.肃清; 清除,(使)净化; (使)通便;
n.泻药
>> 第一招:搬家炸裂法
“炸裂”一词来自英文单词“purge”,是清扫和清除的意思。
设想一下,如果我们马上就要搬家,需要做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大扫除。所谓的炸裂,就是在你奔向新生活前,迅速果断地把那些尘封已久,而且未来也几乎没有使用可能性的存货统统找出来,然后做个了断。
>> 好东西法则
怎么判断一样东西有没有价值呢?教你一个简单的方法。
把你对一样东西的相对喜爱程度从1分到5分划分个标准,然后用这个分数乘以你每月使用的频率,所有低于10分的,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丢掉。
我们常见的错误是:
·购买瞬间,高估了单次购买的快感值,购买了不需要的东西。
·错误估计了实际使用时的场景(频率),买了过于粗糙的日用品。
>> 乔布斯的购物原则
乔布斯曾经因为找不到满意的家具,整个客厅只放了一盏落地灯。这其实就是一种与其将就、不如坚持讲究的态度。我们拥有的东西不在于多,而在于每一件都恰到好处。
>> 《格调》一书里就提过,在真正看不见的上流社会的生活里,完全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名牌奢侈品,他们会花钱去定制自己喜欢的、真正舒适的东西。
所以,要想明智地为自己买单,要记得“我需要、我喜欢、我适合”的“三我”法则,时刻把自己真正的需求放在最核心的位置。
郑重地向自己提问
这件东西我需要吗?是健康需要、成长需要,还是虚荣心需要?
这件东西我喜欢吗?是真正喜欢,还是因为人云亦云而喜欢?
这件东西适合吗?是符合我的消费能力,而且适合我现阶段的生活状况的吗?
◆ 告别“月光”,先从这五步做起
>> 合理的储蓄有另外一个名字:支付给“未来的自己”。
◆ 急需用钱时,你有哪些好选择
>> 面对机会,你在最坏的情况下也能自己承担,就是最好的结果。
>> 我们每年都有一次修改账单日的机会。如果遇到某次账单金额过大、还款吃力,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延长免息期。
◆ 公司为你提供的社保
>> ·个人养老金:根据你的养老金个人缴费金额和退休年龄计算确定(来源于个人账户)。
·基础养老金:根据退休当年所在地职工平均工资和个人缴费年限计算确定(来源于统筹账户)。
在退休前需要累积缴纳养老保险满15年,才能够参与统筹账户的分配。否则你只能领回自己交的那部分养老保险,丧失了从国家的“养老金大金库”(统筹账户)分一杯羹的机会。
>> 个人缴纳的全部医保和单位缴纳的部分医保(比如有的地方是30%)每年返还至个人医保卡中,可以刷卡买药、看门诊。
·符合一定条件的医疗消费可以统筹报销。
医保停止缴纳3个月后不再享受医保报销待遇,如再次缴纳,需要连续缴纳6个月,才能享受医保报销等,所以强烈建议长时间不缴纳医保的人,可以自己去社保中心个人缴纳社保,或者购买一份商业医疗保险。
>> 失业保险基本参照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制定,根据工作和缴纳失业保险的年限不同,可以领取3—24个月的失业津贴。
>> 即使你一直失业,也不能一直领取失业保险,有一定的时间限制,最长能领取两年。
>> 生孩子相关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可以用生育保险报销,但是超出规定的医疗服务费和药费不能报销。此外,如果因生育引起疾病的医疗费也可以由生育保险报销。
>> 在私立医院分娩,是不能享受生育保险的。
>> 如果已经发生断缴,也不用着急。
1.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年限都是可以积累的,如果中断,缴够年限就可以。如果到了退休年龄,还是不够最低缴费年限,可以依照当地的规定办理延期缴费
2.医保一旦中断,医保待遇从中断当月的下个月起就停了,重新缴纳还是可以报销的。万一断缴,不少地方的医保卡会有一定时间的恢复期,在此期间只能手工报销。还有的地方规定,如果断缴超过2个月,会有6个月的等待期,这6个月中你是无法报销的。
>> 一般的正规渠道只能缴纳三险(养老、医疗、失业),找代理公司可以缴纳五险一金。
◆ 住房公积金,只能等买房用吗
>> 2015年出台的规定为大家带来了福音。对于那些无房的职工,只要连续缴纳公积金满三个月,无须租房发票、税票也可以支取住房公积金。
具体提取方法:当你连续缴纳公积金满三个月后,在证明自己与配偶都在本地无自有住房的情况下,携带租赁合同、租赁费用申请表等,就能去当地的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提取公积金业务。
>> 可以提取公积金余额用于农村集体土地上的自建房,或者对现有的住房进行翻修或者大修。注意,这个和装修还是有一定差别的。
>> 当和公司解除了劳动合同,也不打算去其他城市工作或者继续从事其他工作时,也可以对公积金进行一次性提取。
◆ 没买保险?可别先急着投资
>> 单身期,建议尽早配置意外险和重疾险,并且补充医疗险。家庭形成期,尤其是买房以后,随着家庭经济责任大大增加,应该增加寿险。年纪渐长,步入老年后,则以意外险为主,根据身体状况还可以适当补充医疗险、防癌险等。
>> 一个较全面的保险组合可以这样搭配:意外险+寿险+重疾险(健康险之一)+医疗险(健康险之二)。
>> 重疾险更偏向于“雪中送炭”,确诊后即可按合同约定,一次性赔付全额。如果你提前配置了重疾险,一旦确诊患有重疾并及时理赔,顺利的话两周左右就能收到保险公司的全额赔付。说是“雪中送炭”,一点也不为过。
赔付金额根据保额而定,可用于治疗,还可做其他补偿。赔付的这笔钱还能用于收入补偿,作为治疗后的康复费用等,保障更全面。购买长期重疾险,每年保费固定,不会随未来身体变化而提高费用。
>> 医疗险可以“锦上添花”,治疗后才能根据合同约定,报销医疗费用。不同于重疾险,医疗险要在治疗完毕后,才能去保险公司报销已花去的医疗费用。
目前,市面上不少医疗险都有几千元到1万元的免赔额。请仔细看一看免赔条款,不超过免赔额的医疗费用是无法报销的。具体的报销范围,强烈建议大家仔细阅读保险合同的相应条款。
另外,目前一些医疗险也在升级,针对一些疾病开始提前垫付医疗费用,越来越人性化。医疗险的赔偿只能覆盖治疗时的医疗费用,无法补偿我们的收入损失、后续康复费用等。在我们已经化解了财务风险后,报销补偿已发生的损失。
此外,医疗险一般为短期险,保障期限通常为1年。1年之后,如果想继续获得保障,要重新购买。
医疗险的投保对被保险人的健康状况是有要求的。年龄越大越容易生病,续保有问题的医疗险根本起不到长期保障作用。所以,续保是否有保障,续保有哪些条件,也是我们在购买医疗险时要关注的重点。
重疾险和医疗险的对比,如表5–2所示。
综合来看,面对重大疾病风险,重疾险的保障更全面。如何权衡,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考虑。
第一,在年轻、身体好时,我们会优先考虑配置重疾险。如果预算充足,再考虑补充配置医疗险,价格也不贵,一般几百元就能搞定。
第二,重疾险的赔付、医疗险的报销互不影响。你可以用医疗险解决大额医疗费用,用重疾险赔付的钱更多地补偿康复期费用、收入上的损失等。
表5–2 重疾险与医疗险

第三,要是给父母配置保险,如果父母身体健康,选医疗险更合适。年事已高时购买重疾险,杠杆作用太小,有的保费支出甚至会超过保额,并不划算。
>> 时刻记住保险的本质是转移风险
>> 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几个计算保费与保额的方法,确定自己的保险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