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我们一辈子单身》读后感_6500字
《万一我们一辈子单身》读后感6500字
>> 我崇尚一种自然舒适的情侣关系,两个人腻在一起的时候就甜甜蜜蜜地相爱,做尽情侣间该做的事情,牵手、拥抱、亲吻,还有那件羞羞的小事,用力地相爱,平静地生活;不腻在一起的时候,就守在各自拥有的空间里,做自己的事情,阅读、健身、增长见识、会亲访友。木心说,最好的生活状态是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我觉得爱情的状态也是如此,冷冷清清地保持自己的孤独,远离喧嚣,风风火火地保持对事物的热情,追求所爱。“
>> “偶尔我难受的时候就走近南面的窗户,看看世界给我是晴朗还是雾。喜欢独处并不等于蓄意陷溺在孤独,我相信当无其他人救赎,人能格外清楚。”也不想说“如果真的一辈子单身,也挺好”这样的鬼话,只是觉得我还愿意等,因为单身的缘故。
◆ 暗恋像跟自己谈了一场恋爱
>> 作家乔叶这么说暗恋,是我见过极为细腻精准的描述:“他偶然有句话,就想着他为什么要这么说?他在说给谁听?有什么用?他偶然的一个眼神掠过,她就会颤抖、欢喜、忧伤、沮丧。怕他不看自己,也怕他看到自己,更怕他似看不看的余光,轻轻地扫过来,又飘飘地带过去,仿佛全然不知,又仿佛无所不晓。觉得似乎正在被他透视,也可能正被他忽视。终于有一个机会和他说了几句话,就像荒景里碰上了丰年,日日夜夜地捞着那几句话颠来倒去地想着,非把那话里的骨髓榨干了才罢。远远看见他,心里就毛毛的、虚虚的、痒痒的、扎扎的,在猜测中既难受,又舒服,或上天堂,或下地狱——或者就被他搁在天堂和地狱之间。
“爱着的时候,费尽心思地打听他所有的往事,秘密地回味他每个动作的细节,而做这一切的时候,要像间谍,不让他知道,也怕别人疑心。是随意似的把话带到他身上,再做出待听不听的样子。别人不说,自己决不先提他的名字;别人都说,自己也不敢保持特别的沉默。这时候最期望的就是他能站在一个引人注目的地方,这样就有了和大家一起看他和议论他的自由。每知道一些就刻下一点,点多了就连出一条清晰的线,线长了,就勾勒出一幅清晰的图,就比谁都熟悉了这个人的来龙去脉,山山岭岭,知道了他每道坡上每棵树的模样,每棵树上的每片叶的神情。
“爱着的时候,有时心里潮潮的,湿湿的,饱满得像涨了水的河。可有时又空落落的,像河床上摊晒出来的光光的石头。有时心里软软的,润润的,像趁着雨长出来的柳梢。有时又闷闷的,燥燥的,像燃了又燃不烈的柴火。一边怀疑着自己,一边审视着自己,一边可怜着自己,一边也安慰着自己。自己看着自己的模样,也不知该把自己怎么办。有时冲动起来,也想对他说,可又怕听到最恐惧的那个结果。就只有不说,可又分明死不了那颗鲜活的心。于是心里又气他为什么不说,又恨自己为什么没出息老盼着人家说,又困惑自己到底用不用说,又羞恼自己没有勇气对人家先说。于是就成了这样,嘴里不说,眼里不说,可每一根头发,每一个汗毛孔都在说着,说了个喋喋不休,水漫金山。
“日子一天天过去,还是没说。多少年过去了,还是没说。那个人像一壶酒,被窖藏了。偶尔打开闻一闻,觉得满肺腑都是醇香。那全是自己一个人的独角戏,一个人的盛情啊。此时,那个人知道不知道已经不重要了——不,最好是不让那个人知道,这样更纯粹些。在这样的纯粹里,菜是自己,做菜的人是自己,吃菜的人还是自己。正如爱是自己,知道这爱的是自己,回忆这爱的人还是自己。自己把自己一口口地品着,隔着时光的杯,自己就把自己醉倒了。
“这时候,也方才明白:原来这样的爱并不悲哀。没有尘世的牵绊,没有啰唆的尾巴,没有俗艳的锦绣,也没有浑浊的泥汁。简明,利落,干净,完全。这种爱,古典得像一座千年的庙,晶莹得像一弯星星搭起的桥,鲜美得像春天初生的一抹鹅黄的草。
“这样的爱,真的也很好。”
陷入暗恋的人,是你也是我,我们不过都爱着爱情,在那样的爱情里一个人谈了一场恋爱。
◆ 相爱吧,终有一散的人们
>> 我们见到的太阳是8分钟之前的太阳,见到的月亮是1.3秒之前的月亮,见到一英里以外的建筑是5微秒之前的存在。我们眼前种种都是过去,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过去告别。我们拥有的都是侥幸,我们失去的都是人生。时间不多,我们要缩短睡眠,把那些爱过的没爱过的都重新爱一遍,然后就可以心无芥蒂地打起瞌睡了。
终有一散的人们啊,我们相爱吧。
◆ 那你们还在一起吗
>> 看人的时候希望眼睛就是低像素相机,只要模模糊糊看到他们和善的外在,保持个礼貌的距离,也许能共存得久一点。我们都没见过平行线相交,但是我们都发现它们其实在一起待得很永恒。
天色有点暗,亲爱的陌生人,风大就裹紧衣服,没和什么人在一起,也没关系吧,再碰见的时候还是要义无反顾地拥抱呀。
◆ 我们需要怎样的关系
>> 我并不十分在意某段关系的外壳,在我看来,这些外壳或多或少都有做给别人看的嫌疑。我看过很多家庭,他们外表看起来恩爱和美,其实内里早已分道扬镳。同床异梦大概是世界上最可悲的在一起吧?这样的外壳要来有什么用呢?
相较于关系的外壳,我更需要关系的内核。我需要一段关系,不需要必须给这关系一个定义,不需要对方一定为自己付出些什么,舒适,舒适就好。不刻意去维护,不需要去讨好,大家平起平坐,从来不会刻意去想,因为从来不会被忘记。是坐在一起,即使沉默,也觉得很舒服,不需要拼命找话题或者找点什么事做来填补沉默的空白;是可以面对面发呆,傻乎乎地看对方一阵子。有人说,最美好的相处莫过于舒适且不尴尬的沉默。“在这一小段时空里,我们交付了彼此的孤独,又用信任填补了它。”Patti Smith这样说。我想要的关系,不过就是舒适,舒适到忘了要去定义,忘了那些无所谓的名号,忘了那些所谓应该做的事情,没有人规定朋友该怎么做,情人该怎么做,也没有人规定我们两个人应该怎样相处。我们相处得愉快又舒适,彼此消解孤独,何必管那些无聊的外壳。我作为一个独立个体,会一直往前走,而你也会一直往前走,但是只要侧过头就能看见彼此,还有什么比这更安全的关系吗?
在某段关系里觉得痛苦,大抵是因为不那么舒适和对等。你希望对方和你在一起,对方却只想止步在朋友;你想要和对方结束关系,对方却想继续;在你心里他不再是最好的朋友,在他心里你还是占据重要的地位。每每遇到这样的事情,大概都想要个解决办法,都想要搞清楚我们需要怎样的关系。
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引论》里说过这样一句话:“无论你们多么喜欢简略的事实,都无法否认(人本质的)这种复杂的真实性。简单粗暴的分类方式永远都不能带领我们走近真理,尊重你和对方之间的感情的独特性才是解决困惑最好的路径。”或许这就是解决痛苦关系的方法吧。放轻松点,觉得不舒适了,想解决问题,就单单从你们两个人的关系着手好了,想结束便结束,想继续便继续,事物总会有它自己的生长枯萎时期,别着急,交给时间好了。
我们只要真实地去面对就好,王小波就说:“生为冰山,就该淡淡地爱海流、爱风,并且在偶然接触时,全心全意地爱另一块冰山。”真实对待自己,真实对待关系,就很好。我们本来就不是完全坚强的人,那不过是在不爱你的人面前的佯装。那个能让你放心拥抱的人,大概是让你觉得舒适的人吧,你大概就是需要这样的关系。
◆ 为了让我们变成谁也比不上的关系
>> 黄佟佟说:“爱真是一个人的事,你爱上别人,自己觉得情深似海,对方如坐针毡;别人爱上你,你只觉无奈搞笑,爱莫能助。大概这世间最难得的喜悦,就是你爱的人也恰好爱你,因为又难得又短促,那样的日子都是珍珠,要用来照亮孤单的人生路。”
◆ 爱会来的,在对的时候
>> 知乎上看到关于内心强大的一个回答是这样的:我认同的强大是,遭遇过人生的不幸,但仍期待幸福;受到过别人的背叛,但仍勇敢地去爱;看见过时间的丑恶,但仍付出善意。最强大的不是无畏赴死,也不是破坏,而是从黑暗和死地中坚信自己生命的向上,并为此不断攀爬。可能目前的不被爱,正是为了要修炼强大的内心。
不愿将就,难以苟且。在殷勤地向别人展示好意的时候,即使遭受冷遇,也仍旧愿意再多努力一分,直到消耗殆尽;待积攒足够多勇气,下次遇见另一个人,又像再次充电一样,将自己百般好千般媚再投射到这个人身上。
如果你被他伤得很痛,请感谢他好心折磨;如果你对他感到愧疚,请感谢他慷慨泪流。
如果你现在孤独寂寞,请感谢这美丽等候;如果你还在为爱犯错,请感谢还没找到我。
如果庆幸我值得拥有,请感谢我被放弃过;如果欣赏我坚强温柔,请感谢那珍贵伤口。
在我们相遇相爱之前,多亏有他让你成熟。在我们相遇相爱之后,遗憾都变成收获。
当我们终于紧紧相拥,所有苦难会甜美结果,我们就耐心逗留,爱会来到,在对的时候。
◆ 你不孤独,你还有爱
>> 柏拉图在《会饮篇》里有一个小故事,剧作家阿里斯托芬为宴会上的人们讲了一则奇妙的寓言:很久以前,我们都是“双体人”,有两个脑袋、四条胳膊、四条腿,由于人类的傲慢自大,众神之王宙斯把人劈成两半,于是人类不得不终其一生苦苦寻找另一半,但是被劈开的人太多了,找到“另一半”成了最难的事情之一,但是孤独的“半人”仍然苦苦寻找着。阿里斯托芬说这是爱的起源。我想说的是这样的孤独,在寻找爱的路上,苦闷心急痛苦的心情。
◆ 备胎手记
>> 台湾小说家陈雪说,爱不是保障,爱是两人基于自由意愿的交往,相爱时付出,尽力,到了必须分开那天,我们只需确认,自己已经尽了力,且没有违背自己的原则,没有为爱走样,扭曲自己,至于获得的,失去的,开心的,痛苦的,那都是爱的过程里必经的,是爱的风险。我们这些“备胎”不过是在爱里经历的风险要比别人多许多罢了。
◆ 像少年一样去爱,像成人一样克制
>> 李碧华的散文集《青黛》里说过:“什么叫多余?夏天的棉袄,冬天的蒲扇,还有等我已经心凉后你的殷勤。”
◆ 我们其实没有明天
>> 我们其实没有明天
如果明天就要死了,你会因此改变现在的生活吗?那你现在的生活是打算活到几岁的活法?
——伊坂幸太郎《末日的愚者》
“一期一会”是日本茶道用语。意义是一生只有一次的缘分,在一定期限内对某事、某物、某人只有一次相遇、相见的机会,是一辈子只有一次的机遇。“一期一会”其实体现了佛教中的“无常”思想,提醒人们要珍惜每个瞬间的机缘,并为人生中可能仅有的一次相会,付出全部的心力;若因漫不经心轻忽了眼前所有,那会是比擦身而过更为深刻的遗憾。
◆ 像犀牛那般一个人走吧
>> 犀牛不是喜欢群居的动物,你说它们一个一个的独立个体是怎么应对寒冷的冬天的?是靠着本来的坚硬的外在吗?它们是不是也渴望温暖的拥抱?这些都不得而知。而我知道的是,我们中的绝大部分,仍然一个人生活着,单枪匹马面对生活抛来的各种彩蛋。
还是廖一梅,她创作的戏剧《恋爱的犀牛》里,有这些台词:没有父母,没有朋友,没有家,没有事业,没有人需要我。我的人生是零,是空落落的一片。你可以花钱买很多女人同你睡觉,同很多萍水相逢的女人上床,但你还是孤单一人,谁也不会紧紧地拥抱你,你的身体还是与他人无关。我们好多人都说“我热爱一个人的生活,一个人的时候多自在美好啊”,大家都在共同撒一个谎,撒谎的人多了就当成了真相。人有时候像犀牛,人又不完全是犀牛。独居毕竟不是独处,我们这些平凡的人类其实还是需要一个怀抱的吧,这怀抱可能带着欲望也可能没有,我不期望一切热烈,我期盼一切温暖。独居犀牛也许可以自制温暖,独居的我们却不一定做得到。所以我们一个人的时候,也会有想要跑到人群里的时候,也会有想要获得一个人拥抱的时候吧。
我可能带着一点偏执,偏执地想象自己是人群里的犀牛,缓慢笨拙地生活着,坚硬又柔软地糅合着,想要闭上眼睛依靠嗅觉寻找爱,即使独居也想要紧紧拥抱一个人。
像犀牛那般一个人走吧,或许我走着走着,能穿越森林找到草原,也能逗逗小花小草,最终还能陪伴另一个人,一起度过寒冷的冬天。
◆ 我们都以为梦想实现轻而易举
>> 对自己负责,是很辛苦的一件事啊。你会常常发现自己的不足和生活的不足,你要去改变这一切时,就要去努力去争取去奋斗。通往更好的生活的那条路,真的要比不思进取、得过且过难走太多。
◆ 你喜欢自己吗
>> “从我有记忆以来,我就总是对自己不满,有时还非常嫌弃。我以后还是会这样,只是,我总算学会了跟自己说‘没关系’。”
>> 谁不是在做自己呢?懒惰的、刻薄的、患得患失的、胆小怕事的、总是碍于情面的、偶尔自大经常自卑的,都是你自己,不是别人。对呀,我们再怎么觉得自己不堪,都是我自己啊。我再怎么羡慕嫉妒别人,最想成为的还是我自己啊。
◆ 睡不着的夜晚
>> 孤独和发烧一样,在夜晚最盛。”(杜鲁门·卡波特)黑夜实在是一个人的情绪放大镜,快乐、悲伤都会以百倍千倍的程度得到放大。我不得不说,有时候的夜晚和有时候的清晨是令我害怕的。
>> 土耳其女作家爱诗乐·沛克在《忧伤的时候,到厨房去》里说:“厨房是母亲的乳房、恋人的双手、宇宙的中心。”
◆ 如何薄情地活在世界上
>> 阿澜·卢在《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里说:“我还不知道世界万物之间的联系,或者一切最终是不是都会好起来。但我相信有些事情是有意让我相信灵魂在游戏和玩耍的过程中得到了净化。我还相信爱。”
>> 捯饬
>> 你现在的生活也许不是你想要的,但绝对是你自找的。”这句话可以解决99%的疑问。
>> 如果薄情地活在世界上,我还是得不到答案。
但我还是想要稍微不那么深情地试试看。
◆ 让所有孤独得到抚慰
>> 在《新知》杂志里看到一篇文章,里面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在所有生灵中,人类可能是唯一一种自觉自愿欺骗自己大脑的物种。对动物来说,为了在险恶的生存游戏中求生,必须竭尽所能应对外界的真实压力,摆脱令人烦恼的幻想和渴望。但人类不同。我们一方面渴望真实(出于生存的需求),另一方面又渴望从中逃离。人在地球上的一生,实在被设置了太多的限制,你只被赋予一个身体、一种性别、一个种族、一个现实以及一小段的时间。所以,无论酒精、故事、魔法、艺术、摩天大楼、购物大厦、郊区、迪士尼主题乐园以及虚拟现实,归根结底都是我们作为一个有限的人逃避自然与社会强加的种种限制与不确定性的努力。”我们努力为之改变的,究竟是什么,其实我们也不甚了解,所以很多人浑浑噩噩,包括我在内。
◆ 我不愿有人陪我颠沛流离
>> 塞林格在《破碎故事之心》中这样写道:
“有人认为爱是性、是婚姻、是清晨六点的吻、是一堆孩子,也许真是这样的,莱斯特小姐。但你知道我怎么想吗?我觉得爱是想触碰又收回手。”
◆ 野马般的女汉子都是可爱女人
>> “我做好了与你过一辈子的打算,也做好了随时要走的准备。这大概是最好的爱情观,深情而不纠缠。”
◆ 二十岁时我曾幻想死亡
>> 成长是一笔交易,我们都是用朴素的童真和未经人事的洁白交换长大的勇气。
——《魔女宅急便》
>> 自由是独立,不依附,不恐惧。
——克里希那穆提
>> 毕生追求无他,爱与自由而已。
人生意义如是。
◆ 真喜欢梦想啊爱啊这些虚无的词
>> 写《波兰来客》的北岛说:“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梦想,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想破碎的声音。”
◆ 星期五下午突然想打一个电话
>> “爱和性都是容易的,最本质的不满足是不被了解和孤独感。”
◆ 聊天时每个人都聊自己
>> 彭浩翔说:“尘世有几许事可堪动地惊天,还不是去似微尘,所有种种,回头再看,就那么回事。爱欲生死,也不过是些破事儿。”
>> “爱和性都是容易的,最本质的不满足是不被了解和孤独感。”
◆ 我们如何走到结婚这一步
>> 陈升在《黄粱一梦二十年》里唱道:“黄粱一梦二十年,依旧是不懂爱也不懂情,写歌的人假正经,听歌的人最无情。”其实放在我身上也很适用:写文章的人假正经,看文章的人最无情。
◆ 你内在忧郁,你是胆小鬼
>> “我老觉得爱情奇怪,它是一种宿命的东西。对我来说,它的内容就是‘碰上了,然后就爱上了,然后一点办法也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