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来》_读后感_500字
2020-01-06 06:04:20 读后感
《剑来》_读后感500字
法家的法,并不等于法律。儒法两家的区别,我觉得本质目的是一样的,只是手段不同罢了。比如同样是为了让一个人不做坏事,儒家会苦口婆心劝那人向“善”,而法家会告诉那人,你如果做“恶”就会付出怎样的代价,一个是扬,一个是抑,目的是一样的。所以,儒家那套,对于会讲道理愿意讲道理的人是有用的,但对不愿讲道理或讲不了道理的人是根本没用的,对这些人,只能用法家的“惩防并举”。
儒为表,法为实,从汉武开始至今,一直都是。纵观历史,关键的其实并不是统治阶级选择儒、法或其他百家,最可怕的是“圣人无错”的观点,无论是道德圣人还是法家代表,或是墨家巨子,一旦出现以某人言行为中心的绝对权威后,结果都是灾难性的。比如1966到1976。
陈平安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慎独。他就怕自己某一天能讲道理且讲得了道理后,他自己的道理是错的。这个时候,其实就需要黄老的“圣人无为”了。圣人言行关于天地,影响太大,所以圣人最大的作为,是不作为。
我猜《剑来》后面,陈平安不仅会吸收法家思想,还会汲取道家智慧,集三教精髓于一身。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