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细雨中呼喊(第3版)》_读后感_500字
2020-02-10 01:07:30 读后感
《在细雨中呼喊(第3版)》_读后感500字
不同于《活着》或《许三观卖血记》等其他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没有很明显的时代描写,没有残忍暴力的死亡场面,它更像是一本日记,以一个十二岁少年,以第一人称写出了主人公孙光林周围的人和事。
这是一本有关“时间”“记忆”的小说,余华把小说里的人物性格塑造的很立体,他就像是一位卓越的导演,能摄像机放到任意的时间点,却并没有出现“穿帮”的情况,使读者读起来就像是一个独立的故事。
自己每次读完一本书或看完一部电影都有看书评或影评的习惯,看到百度的评价才更明白了一些:
阿兰曾经说过,小说在本质上是从诗到散文,从表象到一种实用的、仿佛是手工产品的现实的过渡。余华是纯粹的小说家。没有人比他更善于帮助我们在自己身上把握生命的历史,从童年(《在细雨中呼喊》)到壮年(《许三观卖血记》),然后到老年(《活着》)的过程。他的这三部曲,是人类共有的经验。就像伟大的哲学家用一个思想概括全部思想一样,伟大的小说家通过一个人的一生和一些最普通的事物,使所有人的一生涌现在他笔下。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