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的人鱼之家》_读后感_700字
《沉睡的人鱼之家》_读后感700字
我们最难承受的,往往是亲近之人猝不及防的离去,在这些亲近之人中,子女的离去对于父母而言更是痛中之痛。我把这本书简单化为:一个母亲接受女儿死亡的过程。一个人被判定为脑死,是不是算死了呢?其实我不确定,因为医学持续发展的标志就是不断推翻原有的学说,我相信现在的医学对人脑的了解并不全面,因此对以现有科技判断的脑死存在一定怀疑,不过在现阶段我接受脑死即代表死亡。当然我更接受别人不接受脑死即真正的死亡。
文中的母亲尽自己所能,让女儿可以多陪伴自己三年,我不认为其他人有权对其加以指责。我也不认为利用科学技术维持一个人的存活,哪怕是表面看起来的活着,便是在制造科学怪人。一个母亲要孕育一个孩子,需要280天左右,可是一个母亲要接受孩子的离去,也许需要余下的人生。虽然这三年对于瑞穗来说好像并无意义,反而对身边的人造成了不小的困扰,但是对于薰子来说,能以这样的方式,全心全意陪伴女儿三年,能说是毫无意义吗?母亲常常有出人意料的坚强和无私,如果瑞穗没有出意外,离婚后的薰子也许已经过上了不一样的美好人生,可是为了女儿,她毫不犹豫舍弃了一切可能。我喜欢最后的结局,三年的时间差不多够一个痴情的母亲走出丧女之痛,更令人欣慰的是,瑞穗在三年后依然可以带给他人幸福,她的心脏可以继续跳动,谁能说她不是以自己的形式继续活着呢?
看完这本书,我更坚定了死后,或者说在必要的时候捐赠可用器官的决心,一部分原因是可以拯救他人,为社会做一些贡献,更主要的原因是,我渴望身体的一部分在我死后可以继续活着,如同我也不曾死去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