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非暴力沟通》_读后感_3500字

2020-01-24 02:59:39 读后感

《非暴力沟通》_读后感3500字

2020年读完的第二本书。

如果说喜欢的文学、推理类书籍是美食,那这本工具书更像是一道针对性滋补的营养汤。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的沟通方式基本上处于第一时间的接收和条件反射,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接下来我会继续学习非暴力沟通,希望它可以应用且改善我接下来的生活和工作。
完整清晰的架构成骨,有例子有题目充实细致的内容填充,有血有肉。一本好书,值得多读
>> 听到批评时,我们一般会申辩、退缩或反击。然而,一旦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及需要,而不反驳他人,我们便能发现内心的柔情,对自己和他人产生全新的体会。这将最大限度地避免暴力。
>> 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1.观察2.感受3.需要4.请求
>> 非暴力沟通过程·什么是我的观察·我的感受如何·哪些需要(或价值、愿望等)导致那样的感受·为了改善生活,我的请求是什么
>> 暴力的根源在于人们忽视彼此的感受与需要,而将冲突归咎于对方——至少大部分暴力的根源都是如此
>> 是的,我可以通过惩罚来教训他们,但如果我真的那样做了,他们迟早也会想出办法来对付我。
>> 用静态的语言捕捉变动不居的现实,会造成许多困扰。
>>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 示弱有助于解决冲突。
>> 非暴力沟通的第二个要素是感受。通过建立表达感受的词汇表,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表达感受,从而使沟通更为顺畅。在表达感受时,示弱有助于解决冲突。此外,非暴力沟通还对表达具体感受的词语与陈述想法、评论以及观点的词语作了区分。
>> 听到不中听的话的四种选择:1.责备自己2.指责他人3.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4.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 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
>> 当对方给予反馈,表达我们的感激。如果对方不愿反馈,倾听他的感受和需要。
>> 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是请求。我们告诉人们,为了改善生活,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我们避免使用抽象的语言,而借助具体的描述,来提出请求。
>> 你越是留意自己内心的声音,就越能够听到别人的声音。”一旦我们能够敏锐地察觉并照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们就有能力迅速调整好状态,来倾听他人。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我们还有另外两种选择。
>> 当我们痛苦得无法倾听他人时,我们需要(1)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2)大声地提出请求(3)换一个环境。
>> 当他人遭遇不幸时,我们常常急于提建议,安慰,或表达我们的态度和感受。为了倾听他人,我们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心全意地体会对方。倾听他人有助于对他人的理解和接纳。
>> 如果有人倾听你,不对你评头论足,不替你担惊受怕,也不想改变你,这多美好啊……每当我得到人们的倾听和理解,我就可以用新的眼光看世界,并继续前进……这真神奇啊!一旦有人倾听,看起来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有了解决办法,千头万绪的思路也会变得清晰起来。
>> 在一个生气的人面前,永远不要用‘不过’‘可是’‘但是’之类的词语。
>> 别人生气时,要倾听,不要说“但是”。
>> 当别人说“不”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认为他们是在拒绝我们。有时,我们甚至还会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然而,如果我们能够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我们也许就会发现是什么使他们无法答应我们的请求。
>> 怎么做才可以扭转这种局面,使谈话生动有趣呢?我的建议是,尽快提醒说话的人留意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 他们也没有意识到,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与讲故事相比,更容易得到他们所期待的联系。
>> 说的人更希望对方打断,而不是假装在听。
>> 我已经发现,如果听的人很烦,说的人一般也会觉得很无聊。
>> 有的时候,我们说了心里话,很想知道对方的反应,却发现对方一句话也不说。这时,我们也许会很不安,容易把事情往坏处想。在别人保持沉默时,我们一般会觉得有些别扭,而很难静下心来体会对方的感受和需要。
>> 倾听使我们勇于面对自己的弱点。它还可以帮助我们预防潜在的暴力,使谈话生动有趣,并了解“不!”和沉默所反映的感受和需要。一次又一次,我见证了,倾听帮助人们治愈心灵的创伤。
>> 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应用也许是培养对自己的爱。
>> 我希望,我们的改变是出于对生命的爱,而不是出于羞愧或内疚这些具有负面影响的心理。
>> 自责是尚未满足的需要的可悲表达。
>> 爱惜自己的关键之一是同时包容那两个不同的“我”:一方面包容对过去的某种行为感到后悔的“我”,另一方面包容采取那种行为的“我”。
>> 当我们拥抱自己的各个方面,并理解它们所反映的需要及价值观,我们活在对自己深深的爱之中。
◆ “不要做任何没有乐趣的事情!”
>> 让我们的行动基于对生命的爱,而非恐惧、内疚、羞愧或义务。
>> 如果我们致力于满足他人及自己健康成长的需要,那么,即使艰难的工作也不乏乐趣。反之,如果我们的行为是出于义务、职责、恐惧、内疚或羞愧,那么,即使有意思的事情也会变得枯燥无味。
◆ 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 不论你选择做什么,了解自己为什么要那样做。
◆ 深入理解我们行为的动机
>> 你在思考“我选择做______是因为我想______”这个问题时,也许会像我考虑开车送小孩上学时那样,发现自己行为背后的价值取向——你在生活中看重什么。我确信,一旦意识到我们的行为所服务的需要,即使工作很艰苦、富有挑战性乃至举步维艰,我们也会从中得到乐趣。
>> 我相信,我们越是投入服务生命的乐趣中——服务生命是唯一的目的,我们也就越爱自己。
>> 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应用也许在于培育对自己的爱。当我们的表现不完美时,我们可以通过体会忧伤和自我宽恕,来看清个人成长的方向,以及避免自我惩罚。评价自己的行为时,我们专注于尚未满足的需要;这样,我们就不再依赖羞愧、内疚、恼怒或沮丧的心理来寻求改变,而让爱主导我们的学习和成长。
>> 非暴力沟通并不主张忽视或压抑愤怒,它认为,通过深入地了解愤怒,我们可以充分表达内心的渴望。
>> 生气的原因在于我们的想法——对他人的评判和指责。
◆ “合理的愤怒”?
>> 我坚信,专注于我们的需要,比评判他人是什么人,更有益于生活。
>> 愤怒是我们的思维方式造成的。它的核心是尚未满足的需要。如果我们能够借助它来提醒自己——我们有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 暴力的种子
>> 表达愤怒的步骤:1.停下来。呼吸。2.留意我们的指责。3.体会我们的需要。4.表达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要。
◆ 先倾听他人
>> 如果我不强调我与他人观念的不同,我就较容易接纳他们。
>> 表达愤怒的四个步骤是:(1)停下来,除了呼吸,什么都别做;(2)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们生气了;(3)体会自己的需要;(4)表达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要。有时,在第3步和第4步之间,我们需要先倾听他人。在得到倾听和理解之后,他们也就可以静下心来体会我们的感受和需要。
>> 非暴力沟通认为,如果一个人做的事情会伤害到自己或他人,那是因为他不够成熟。
>> 如果我们不够成熟,我们可能会有以下的表现:(1)我们意识不到自己行为的后果;(2)我们认识不到,我们并不需要通过惩罚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3)我们相信,我们有“权利”去惩罚或伤害他人,因为他们是罪有应得;(4)我们产生了幻觉,例如,听到“某种声音”叫我们去杀人。
>> 惩罚将导致关系的疏远。一旦我们被看作是施暴的人,我们就很难得到友善的回应。
>> 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我们也许会怨天尤人。然而,如果我们以苛刻的态度对人对己,我们的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通过运用非暴力沟通,我们不再试图分析自己或他人有什么毛病,而是用心去了解我们的需要,这样,我们的内心将逐渐变得平和。一旦我们发现自己心底深处的愿望,并采取积极的行动,我们将会重获生活的热情。
>> 在赞扬他人时,我们很少揭示内心活动,而把自己放在了裁判的位置。所以,我认为,赞扬并不总是有助于深化彼此的联系。
>> 在表达感激时,我们说出:(1)对我们有益的行为;(2)我们的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3)我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我们是什么样的心情。当别人以这样的方式表达对我们的感激时,我们可以与对方一起庆祝生命的美——既不自大,也不假谦虚。
>> 生活永远等待人们以一己之身去领略生命的美和神奇。






  • 超越金融(纪念版)读后感500字(3)篇
  • 等待读后感500字(3)篇
  • 等待读后感500字(3)篇
  • 超越金融(纪念版)读后感500字(3)篇
  • 渴望生活:梵高传读后感500字(3)篇
  • 只管去做读后感500字(3)篇
  • 一见你就好心情读后感500字(3)篇
  • 万物静默如谜(精装纪念版)读后感500字(3)篇
  • 北野武的小酒馆读后感500字(3)篇
  • 我的前半生(尊龙主演电影《末代皇帝》原著)读后感5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