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_读后感_500字
2020-01-21 05:34:27 读后感
《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_读后感500字
最近刚读完,读之前不觉得自己会很有兴趣地读完,之前看过动物农庄,1984等反乌托邦小说,觉得这本书也有一定的讽刺意味,并且鉴于是历史题材读物,这种讽刺并不像小说以比喻呈现,而是通过大量引用历史论据来间接阐述。
作为一本通俗读物来说角度看,这本书的确某种程度上可以拓宽思考。不管是前期重点着墨的张廷玉为官轨迹,和让人唏嘘的一生,从而侧面体现乾隆对官员的态度从执政之初到乾隆十三年的转折以及后期的变化,真是让人感叹人性的复杂,君主之变诈,以及生长环境对人性格行程无法磨灭的作用。这还提现了人治的弊端,一切全凭君王好恶。十九大提出要加强制度建设,就是把好的做法固定流传。
另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如何盛极而衰的过程,这部分用了大外籍使者见闻来佐证,并且最有借古讽今的意味。及至嘉庆帝接位,大厦将倾之感让读者亦觉得无奈。盛极而衰在中国古代社会很常见,为什么呢?因为人们习惯了以不变应万变,没有对事物保持关注并且随之思考并调整策略的习惯,在变化面前只能坐以待毙,这种思维习惯可以解释很多情况。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根据现实情况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才是人类未来的希望。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