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折叠》_读后感_500字
2020-02-09 06:28:14 读后感
《北京折叠》_读后感500字
找资源的时候瞄了眼评论。一看到说隐喻政治现实,我就头大。至今没想明白到底该如何权衡政治与文学。
就说说老刀吧。其实觉得和《活着》一脉相承的感受。改变?抗衡?即便不免像个猪一样只知吃睡(此句来自清穿日常[捂脸]),或者说是麻木。自以为清醒者总爱说别人麻木不仁。那不然呢?深刻在基因里的生存本能让我们趋利避害。而何为利何为害的判断大概是主要倚赖后天所得。所谓阶级固化。尤其是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每次看到说讽刺揭露愚昧我就觉得无比扎眼。站在高处指指点点仿佛毫不费力。殊不知这不是某一人或某一群体之不幸而是社会之不幸。啊我简直对于“道德评价”深恶痛绝又跑偏了...看到有人说还好有老刀落在实处。小人物的苦恼与小人物的坚韧。
仿佛更理解了何谓荒诞。老刀以自己的垃圾工身份而骄傲,却得知垃圾工早无存在的价值,反而像是出于“人道主义关怀”而特意设置。老刀还有糖糖,真是一个幸运。
类似的小说为未来提供了太多问题解决方案啊。
优秀的作者总是懂得何为克制。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