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如此美丽(易烊千玺、周冬雨主演)》_读后感_1500字
《少年的你,如此美丽(易烊千玺、周冬雨主演)》_读后感1500字
趟出这片枯寂,就趟过生长
遇见风起水浪,就遇过虚妄
忍住顷刻回望,就忍过恓惶
一如年少模样
苦旅抑或迷香
欢喜抑或坠亡
你要去的地方
遗情处有诗章 更行 更远 还唱
看过电影来翻的原著,二者相较最直接的感受,是电影更立体更动人更使人信服。
少年的你,如此美丽。原以为青春该是一幅多彩的画卷,但仍然有少年,即使行走在日光下,却如同寒夜饮冰。
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阅读原著的过程,实在无法不让人想到东野先生的《白夜行》和《嫌疑人X的献身》这两本书。
珠玉在前,想要出彩确实不易。不过本书故事涉及校园霸凌,倒也值得关注。少年的恶,是最无知的恶,却也是最可怕的恶。
“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禽兽。”这句话是电影《误杀》里,女儿被侵犯的母亲,对始作俑者的母亲所控诉的。
这世间有许多人,却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真正为人的担当。而作为少年的纯粹与勇敢,亦不是每一个少年都会有的。
书中有一段话我记得清楚:对犯错的孩子选择宽容,这是社会的善意。可当孩子伤害孩子,大人该怎么办?
那被伤害的孩子呢?为什么他们的苦痛最终只能成为别的孩子成长的踏脚石;成为他们浪子回头的标识?
以暴制暴,确实不足以信服众人。但是以德报怨,又何以报直,何以使白夜里的影子正常行走?
为什么是好人一生平安?为什么好人不能一生免人欺凌?为什么是多行不义必自毙?为什么行不义的人不能得到及时的惩治,而要多行到几近不可挽回的地步才会有因果报应?
每每看到好人多受欺凌,不堪重辱奋起反抗,却最终不能得善果都颇感揪心。
为什么是忍着忍着就过去了,再坚持一下就好了,而不是行恶的人束手就擒再无法作恶了?
这世间无解的题太多了。不公的事也太多了。而人性,亦不是每一个时刻都敞亮的。
譬如胡小蝶自杀前,那些知道真相的同学本来可以多做点什么的。譬如陈念被欺凌的时候,学校和老师也可以多做点什么的。譬如欺凌人的孩子被报到警局的时候,家长和警察也可以多做点什么的。
但是没有。他们也力不从心,他们也束手无策。直到事情不可挽回了,他们才开始爆发出异常的决心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怎么会不晚?怎么会?
真相总是蚀骨,现实总是残酷。电影里,陈念问那位有孕的女警察:你愿意你的孩子来到这样的人世间吗?
如果今天遭受欺凌的是你的孩子,你愿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吗?你愿意吗?如果今天遭受欺凌的是你自己,你希望有人对你伸出援手吗?希望吗?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每一个人,都终将为自己的不作为付出代价。经受不住人性的考验,那便必将经受人世的残酷历练。
他们像两条平行线,各自悲欢,与尔无关。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有外人永远无法参透的相处模式。他们是彼此生活里的微光,是苦中的那一丝甜。
一颗平静的心生出歹念,那么容易。但想要平息罪恶,却是千难万难。
可,对个人来说,选择正确的路,很多时候,没什么好处,只有弊端。这是为善人的困惑。可是答案,无人知晓。
小北说,我喜欢一个人,我想给她一个好的结局。仅此而已。
他真好,好到令这个世间惭愧。所爱一人,所求一事,唯愿她一生安好无虞,能在日光下,尽情追逐诗和远方。
是她的善良,给予他温情。是他的用心守护,才换来她的重生蜕变:她不像一个受害者或证人。她像一个来赴约的恋人。美好的面容,温柔的情话。
用了一句并不与本书故事相衬的话来作书评标题,只是希望,这些美好的少年,他们能拥有人生的另一些可能,那些本来是该他们拥有的,却错过的,不曾得到的。
暮冬时烤雪,迟夏写长信。你要去的地方,遗情处有诗章,更行,更远,还唱。
美丽的少年呐,愿世间美好,与你环环相扣。愿温暖常伴,爱意常在。愿你心尖上的那一个人儿,如你所愿的美好,自在,且不为恶意惊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