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千年悖论》_读后感_800字

2020-02-14 21:18:14 读后感

《千年悖论》_读后感800字

张宏杰是我近几年最喜欢的作家之一。

如果把我粗浅的阅读历程里,最喜欢的作家做个小盘点。首先是童话大王郑渊洁,因为他让我知道了想象力的辽阔;然后是小椴,因为他文字里的古朴和细腻;然后是江南(虽然现在人设口碑均崩塌),因为他写出了心里那个又闷又怂、永远长不大的男孩;然后是余华,让我感受到文字的锋利和直抵人心的穿透力。

读张宏杰是从《曾国藩的正面和侧面》系列入坑,一路追根溯源到《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再到这本《千年悖论》。

“历史原本很精彩,历史可以很有趣”,这是当年明月写在《明朝那些事》卷首的话,也是贯穿于《明朝那些事》全书的中心思想。看到最后张宏杰的访谈和自白,写历史的初衷和动机与当年明月有几分相似,都是为了把历史风干、被教科书固化的精彩故事和历史人物,重新鲜活的展现在读者面前。在“有趣有料”的基础上,张宏杰又多了“有深度和有思想”。作为一名普通读者,在被《明朝那些事》类型的历史读物吊起胃口,引发兴趣后,难免想更深一层、更进一步,但史料古籍和学术论文又太过晦涩,这时候遇到张宏杰,可以说是“恰逢其时”。

钱钟书回复想要采访《围城》作者的女记者:吃过鸡蛋觉得味道不错,何必要认识下蛋的母鸡?我向来也不喜欢把作品和人品相挂钩,这种所谓爱屋及乌像极了“饭圈做派”。但在读到作者的一些自述个人经历和心路的文字,确确实实深有共鸣,亲切的如同身边的一位普通文学青年,在现实生活里应该也是很有趣的人。

张宏杰写历史汪洋肆意,文笔优美,有具体事件,有制度分析,甚至还有心理学角度探讨,多个观点令人耳目一新。熟悉的散文式写法让人很容易想起一个古老的名字,余秋雨,但相比余言之无物的大段抒情,可读性又高出许多。

书的内容不做过多评论,一言以蔽之,就是听有文化的人讲历史真有意思。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