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阿城作品典藏(二十周年纪念版)》_精选读后感_800字

2020-02-04 18:33:24 读后感

《阿城作品典藏(二十周年纪念版)》_精选读后感800字

王朔:阿城,我的天,这可不是一般人。我以为北京这地方每几十年就要有一个人成精,这几十年养成精的就是阿城。这个人,我是极其仰慕其人,若是下令,全国每人都必须追星,我就追阿城。

窦文涛:阿城老师的东西,我觉得我是没有资格做什么取舍的。不管你是喜欢故事,是追求文字美,还是想更深地理解一个作者的思想,阿城老师都可以满足你的需求,这样一位作家,不管写什么我想看。

梁文道:诸位听说过阿城吗?要是没听过,那可就抱憾终生了。

……

阿城,

公元第一千九百四十九年生人,

算是共和国的同龄人。

他做知青,前后下乡插队11年。

他写知青的生活,写在练习本那种破纸上。

陈丹青看了,大感刺激,不敢置信:

“我从未想象一个我认识的家伙,

一个同代人,也写小说,

而且写的就是咱们这些人的事。”

陈丹青把这两页纸,宝贝一样揣在裤兜里。

阿城的文字,

荣剑说:“如莫言所言,

是一出世就站在了汉语的最高峰,

以后再也无法超越,包括他自己。”

黄章晋更是五体投地:

“阿城的文字,

在中国作家里面是最俭省、凝练的,

这是一种非常了不起的境界。”

阿城的小说、杂文,轰动海内外

对他的文字,公认评价四个字:

“中州正韵”。

如此古典,如此扎实,如此俭凝。

阿城自己却说:

“我写的不过是现实的,合乎情理的。”

——奈何国家这几十年是一种超现实状态。

“世俗世界本来就盛产这样的故事。”

——奈何国家这几十年“超凡脱俗”。

但是,

如果给阿城介绍的前面说:作家阿城。

那未免太屈才了。

有位老师说,“阿城是20世纪最后一位通才”。

“作家阿城”,只是阿城的一个面向,

在这个狭窄时代,阿城是难得的宽广之人,

他可以去送外卖、刷墙、修汽车,

也能拍电影、画画、摄影、教高级班的钢琴……

台湾媒体评价,

阿城是“一个难以被话语描述的文艺复兴人”。

作家王朔慨叹:

“他讲常识,句句都是断根儿的道理。

这个人对活着比写文章重视,幸亏如此,

给我们留下了活着的空间。”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