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内向高敏者:如何在外向的世界自在生活》_读后感_5500字

2020-01-19 14:04:00 读后感

《内向高敏者:如何在外向的世界自在生活》_读后感5500字

2020.02.03《内向高敏者》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生活指南:

1.做事时将自己的天赋和长处利用起来。

2.为自己设立目标。不要仅仅设定在满足自己生活需求的水平上,而要更高一些,不仅为了自己,还要有更大的意义——能够帮助或成就他人。

3.做对你来说好的、正确的、有价值的事情。今天我们把这称作“内在动因”。当你在所做的事情上赋予了别的期待时,就会出现内在动因。比如你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感觉也很好,或是你白手起家,把自己的想法变成成功的事业。

4.请你自己决定什么事对你来说是好的、有价值的、有意义的。自由自愿,自己负责。强迫无法带来幸福,勉强自己改变也不行。很多证据表明,感情上的经历比物质上的拥有更容易让人获得幸福感。夏日和朋友们一起郊游,比拥有一个野餐篮要幸福得多。

幸福生活的关键:认真负责的态度

认真负责的态度对生命的长度和生活的质量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坚韧不拔、认真负责、谨慎小心和优秀的管理能力对成功的影响比聪慧要大。这项研究能够证明,认真负责的态度听起来十分无聊,却可以带来很多好处。霍华德·弗里德曼和莱斯利·马丁用手头的数据说明:

“认真负责的人有更加健康的大脑结构和行为方式,他们常常有美满幸福的婚姻,能交上志同道合的好友,也有更健康的工作环境。”

特尔曼研究:

1.要坚韧不拔。

2.要谨慎。

3.要认真负责。

4.要培养良好的生活管理习惯。

5.哪怕没有爱因斯坦的智商,也没什么大不了,放轻松。头四条才是获得幸福生活的关键。

格兰特研究:

1.戒烟,戒酒,保持正常体重,保持规律的运动习惯。

2.好好和别人交往。和自己的伴侣、孩子、亲戚及朋友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

3.在困境中学习,并学以致用。

4.认真对待自己的感受和情绪,不要回避。正确疏导不良情绪,以免伤害到自己或他人。

改变的第一阶段:找到受压点

改变的第二阶段:利用判断力,寻找关联

改变的第三阶段:跟着感觉走

改变的第四阶段:做决定

长期的改变需要时间,也需要投入很多能量。想改变的人,需要遵守“坚韧不拔”和“认真负责”两个原则,这是内向高敏者的优势。这两个原则,也是让我们能从A点走到B点的决定性要素。

增强自信!

1.增强你对自己能力的信心,比如要相信自己思维清晰,也要相信自己能完成人生中会遇到的任务,尤其对于内向高敏者来说,感知到自己对外部的作用十分关键。内向高敏者善于进行复杂的思考——我们称之为“分析性思考”,这是一种优势。值得相信的还有我们的直觉,这一点之后也会提到。

2.要相信你值得拥有通过努力得到的幸福和成功人生。

“相信你的力量,而非运气。”

——普布里乌斯·西鲁斯

我们要强化自己的优势,而非尝试变成一个根本不是自己的人,同时也不要逃避身上的毛病。

内向高敏者常爱自我批评

内向高敏者的优势:

1.谨慎:感知风险,评估风险。

2.专注:专注于一件事情。

3.自我探索:追求思考和交流的意义、深度和质量。

4.善于倾听:收集和处理信息,并从中得出推论。

5.安静:在受到外部刺激的时候低调地寻求专注力,想办法放松,并寻根究底。

6.独立:按照自己的原则自主生活,能独自一人,也能给予他人独立自主的空间。

7.善于分析: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能够进行复杂的构想和系统性的规划。

8.擅长写作:与口头表达相比,更喜欢、也更擅长书面表达。

9.持之以恒:拥有向内的力量,能长时间耐心地专注于某件事。

10.有同理心:能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寻求自己和他人的共同点。

内向高敏者的劣势:

1.恐惧:过于小心,妨碍行动和决定。

2.过于注重细节:做事没有大局观。

3.易受刺激:容易被太多、太杂和太快的信息难住。

4.被动:钻牛角,哪怕这会起到消极作用。

5.逃避:通过回避来应对困难。

6.过分理智:忽视情绪,高估理智。

7.自我否定:否定或看低自己的特色和需要。

8.固执:和他人相处的时候不善于变通,太依赖于习惯。

9.孤僻:不爱交际,导致自己可能变得无依无靠。

10.害怕冲突:无法积极应对棘手情况,并因此不堪重负。

相信自己的三个练习方法

最重要的一点是有意识地了解自身价值,并遵循这些价值去生活。第二点是信守承诺,说话算话、言出必行。第三点是自我实践。当我们知道自己能有所成,就会更加信任自己的能力和资源。这一切,都会成就自信心。

——罗兰德·科普维思曼,心理学家、作家、教练

专注不等于勤奋而机械,它意味着高效率的脑力劳动、更深入的思考和体会。专注的状态能改天换地,你要把自己的脑力集中起来,成他人所不能。

建立悠闲空间的七个途径

1.把自己藏起来

和很多外向活跃者不同,内向高敏者不太介意自己一个人待着,这种无人打扰的宁静最适合悠闲地成长。亨利的工作十分辛苦,周围常常都挤满了人。他很早就知道,要想真正地闲下来,他需要战胜纷扰,创造独处机会。

这是亨利的建议:“不管你在哪儿,在做什么,找一个可以自己待着的地方。”他有一间独立的办公室,甚至还带一间独立的卧室,这样每天他都有机会自己待着。如果出行在外就麻烦些,但也是可以做到的。亨利讲了几个可供“躲着”的地方:森林里、码头、山里、朋友的餐厅、宾馆房间、地下室、没人的会议室、卫生间、行李储藏间、猎人住的小屋,或者像哈利·波特小时候一样,藏在楼梯下面。

2.把表藏起来

我们过着快节奏的生活,总是不停地看表,办事效率能有多高就有多高。我们机械地按照时段运行,在不安、紧张和过度刺激中完成每天定好的事务,这些事务固定了日常生活的结构,这个结构也给我们制定了规则,将我们固定下来。

你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尝试:挑一天假期,比如某个周日,一整天不要看表——对,真真正正地完全不看任何钟表,不论是戴在手上的表,还是挂在墙上的钟,或是电视和网络上的时间显示。也就是说,你可以把手机也丢进抽屉了,这家伙也能报时。

实实在在地试一回,你会发现看不到时间带给你非常有趣的经历。有两点发人深省:其一,没有时钟会让人迷失,我们想念那种有时间标记的生活结构;其二,这点更重要,我们会觉得时间充足。能否好好利用这充足的时间全在自己,无关钟表。这会是悠闲时光的好起点。

3.不看手机,远离屏幕

受访的好几个人都提到了这一条:我们太过依赖电子产品了,手机、电脑、电视……如果你远离屏幕,关掉所有可以用来上网的东西,内心可能一时会无法平静:很多社会关系都是在线的,包括我们获取信息的途径。

但无论如何,请你减少自己的信息获取渠道吧!

这些话,我写于一个平凡无奇的上午。我的邮箱里有38封未读邮件(不算垃圾邮件),从前一晚开始就在那儿了。电话应答机在不停地闪,显示有3条新信息。这41条信息中,重要的只有14条:3条来自亲朋好友,6条是客户的,3条来自我的读者,2条是请我做报告和教练指导的。这14条中,秘书帮我处理了8条。如果我要在开始当天的写作之前把另外6条彻底处理干净的话,那这本书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问世了,因为在我处理这些信息的时间里,又会有新的信息不断出现。

在不用手机也不看屏幕的第一天,我感觉特别不好,我必须承认,我也只做到了这一次,但我还是有所体会:随时在线真的不好,所以我只在每天早上和下午的某个时段回邮件。好吧,偶尔晚上也回,但这么安排确实给了自己悠闲的时间。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好像“时间之帝”。

4.漫无目的地闲逛

这条建议刚好和许多人喜欢的“订计划”相悖。你可以试着什么都不干,至少不干任何有用的事,比如坐一趟短途列车,路上心不在焉地看看一掠而过的风光;大自然也是个好去处,你可以在树林里瞎走,去水边散步,坐在公园的长椅上,让孩子们、狗、慢跑的人和忙忙碌碌的生意人从身边走过;坐在咖啡屋里看看自己的牛奶咖啡,沉浸于万千思绪中……多收集一些能做这些事情的地方。

还有一个例子有点极端,我并不希望你模仿。1940年,法国数学家安德烈·维尔因为他的研究内容被捕。在给妻子的信中,他写道:“……我甚至觉得有些许不安,因为我在监狱里居然可以如此专心工作,那我以后是不是应该每年都花两三个月的时间待在牢里呢?”尽管研究线性代数不完全属于我们所说的悠闲,但这种没有刺激、没有目标的日常工作,确实是悠闲的土壤。维尔成功地在最糟的条件下找到了工作的宁静。

尝试改变一下,到大自然里去吧!公园、河流、绿地、大海、森林……那里的刺激比城里要小得多,而且更健康,能让长期受到过度刺激的内向高敏者放松,找到他们真正想要的。

5.留出20分钟的午睡时间

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午睡能够提高注意力,能让人更容易记住东西,更轻松地做决定,晚上保持活跃的时间更久,释放的血清素也能让人心情更好。

午睡还能让你保持健康和美丽,能防止心脏疾病、感染、高血压和激素平衡问题。另外你还会得到更棒的灵感。那些极富创意的人中有很多都有午睡的习惯,比如达·芬奇、牛顿、爱迪生、托马斯·曼……

如果你所在的公司没能给工作人员提供休息间,你就得自己想点办法。有人会在自己的车里休息,或者在办公桌上用书堆个枕头,有人甚至能够戴着耳塞坐在马桶上睡一会儿!

6.专注,一次只做一件事情

保持专注,能让人有意识地从“仓鼠跑轮”中解放出来,安静地待一会儿。有很多方法教我们如何把注意力和日常生活相结合,比如正念。

当我如数家珍般向一位沉默寡言的同事讲着一个又一个方法时,她一直微笑着,然后说了一句话:“其实这事很简单。做一件事,别的什么都不干,然后再做下一件事,别的什么都不干。”

7.冥想

冥想是“无所事事”的最高境界。神经学研究表明,人在冥想的时候,可以激活负责幸福感、内在平静和与外界联结的大脑区域,让你能少一点具有侵略性和强迫性的能量。另外,冥想可以锻炼你在重要和不重要的信息中进行选择的能力。如此,你就能用更少的能量保证脑部活动,就像一个优秀运动员的静息心率更低一样。对于我们这些容易受到刺激的内向高敏者来说,这种减压功效异常明显。我们还检测到了冥想的其他功效,比如让工作记忆更佳、注意力提高、平衡性更好、内心更满足……通过冥想,你能练习如何将扰人的思虑和突现的情绪剥离。

写作让人摆脱消极的情绪和纷扰的思绪;写作能理清个人的感情、愿望、目标和动机;写作能构建关系,比如信件往来或其他类似的形式;写作有助于灵感的诞生,能让人的思路开阔且深刻。

许多内向高敏者都热爱写作。我们喜欢“先想,再说”,而写作能够辅助思考。同时,写作的前提条件又是思考,因为写出的语言只有在我们深思熟虑以后才能跃然纸上,而说话的时候就不一定了。反之,外向活跃者更喜欢反过来:他们喜欢先侃侃而谈(即通过交感神经),说出自己对事物的见解。

如果我不先听听自己说的话,如何能得知自己的想法?

——玛吉特·赫尔特莱恩,外向的交际专家

三种笔记法及示例

试想你爱在欧洲的各大都市旅行。以下笔记法能给你带来完全不同的写作体验。

方法一:重要信息笔记

用这种笔记法,你能记录下重要的信息,比如偶然间在杂志上读到了关于伦敦市内交通的信息,就用简明的语言摘抄下来,还可以记录下维也纳素食餐厅品评网站的网址,或者你在超市告示栏上看见的、寻找同去巴塞罗那旅伴的告示。

这种类型的笔记也是写日记的基础。白天记下你觉得重要的事情,晚上再仔细考虑并详细记录。

方法二:提醒笔记

简短记录事件和感觉,之后可以回顾笔记,并细细思索。注意专注记录同一个主题。不同主题的提醒笔记可以写在不同的地方。

2016年12月20日:第一次坐飞机去罗马。这次和往年的圣诞前夕截然不同!

2016年12月24日:我路过了一家比萨店,想到妈妈今天一个人在家过节,禁不住落了几滴泪。

方法三:创造笔记

这种类型的笔记有点虚构的意思。你要创造一个和你有一些共同点(不用一模一样)的角色,然后专注记录这个角色的感情和内心世界,不要写太多外在行为。这常常能够发人深省,思考自己的行为。这是一种入门级的文学写作练习。

例如:那位中年妇女穿得非常好。当她在罗马的咖啡店里看着周围熙熙攘攘的人群时,好像根本就不会动一样。她尤其喜欢独自一人身处繁华城市中心的感觉。

想要成功的话,毅力比智商更重要

成功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期间更多的是反复的练习和无休止的工作。那些在自身领域得到了超出常人成绩,且继续攀登的人,往往在反复不停地练习对自己来说最难的东西,直到学成为止,可能是艺术、建筑、学术、手工,也可能是做企业。他们坚信,一定要做正确的事,哪怕有时得不到认同,一直在倒退、遭受打击,哪怕要承受非同寻常的忽视。

主动寻求支持

当我们需要别人帮忙做些不太寻常的事,从而让自己(通常也包括周围的人)从中获益时,内向高敏者都会害怕向对方提出请求。这不仅是因为大脑的谨慎中心会发出警报,还因为他们总会扪心自问,自己想要的是否合理,生怕越界。在这一点上,有着活跃奖励中心的外向者就容易得多,因为奖励中心会鼓励他们,大胆去做。

应该说“不”的时刻

·当别人侮辱你时

·当别人打算欺骗你时

·当别人拿走属于你的东西时

·当别人想让你做他的工作时

·当别人因为他的打算为难你时

·你不乐意——本身就是很好的理由

  • 超越金融(纪念版)读后感500字(3)篇
  • 等待读后感500字(3)篇
  • 等待读后感500字(3)篇
  • 超越金融(纪念版)读后感500字(3)篇
  • 渴望生活:梵高传读后感500字(3)篇
  • 只管去做读后感500字(3)篇
  • 一见你就好心情读后感500字(3)篇
  • 万物静默如谜(精装纪念版)读后感500字(3)篇
  • 北野武的小酒馆读后感500字(3)篇
  • 我的前半生(尊龙主演电影《末代皇帝》原著)读后感5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