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遥远的桥:1944市场花园行动 读后感(3)篇

2019-03-30 11:32:54 读后感
遥远的桥:1944市场花园行动
作者:科尼利厄斯·瑞恩
历史写作的巅峰,销售累计超过2000万册的全球超级畅销书,震撼36国读者心灵的史诗巨作,不读“二战史诗三部曲”,就等于不了解二战!这不是军事史,而是人的故事。著名历史作家、战地记者瑞恩不仅是战争的亲历者,也是战争的研究者。二战后,他历时30年寻访幸存者,在大量的口述材料、文件档案的基础上, 运用独创的“新闻与历史写作”手法,真实再现了20世纪最大规模全球冲突中的三场经典战役。全书读来,没有宏大的概念,没有抽象的脸谱,只有鲜活的人物和细节。打开这本书,你能看到隆美尔焦灼的神情,能闻到战场上浓浓硝烟味,能感受得到战斗中士兵的恐惧……太特么真实了。原来,这才是战争!
遥远的桥:1944市场花园行动 读后感 第(1)篇

故事远不像书名那样富有诗意。作者通过详实的史料将战争的血腥和残酷真实地展示给我们。在战争中,军队作为国家机器被运转,士兵作为机器的零件或螺丝钉在运转中被损耗,并以死亡人数的数字形式留在历史记录中。

然而,每一个士兵作为人都是活生生的,他们也像所有的人一样有着自己的性格,情感,兴趣,爱好,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作为战士,他们是国家机器的一部分,勇敢坚强,不畏艰险,不惧死亡,不辱使命。可他们也会感受流血的疼痛,也盼望着早日结束战争回归自然人的正常生活,一个伞兵在出发前特意带上了软底轻便舞鞋,觉得在战斗结束后会派上用场,另一个伞兵甚至在跳伞时随身携带着他的宠物鸡。一会儿他们用枪直指敌人,射出子弹夺取对方的生命,一会儿又对同类产生同情,愿意把仅有的食物让给曾经的敌人,他们为被自己射伤的人包扎伤口,也为射伤自己的人包扎伤口。他们就这样不断地交替着士兵和普通人的身份。

天下的所有士兵祈福吧,愿他们所属的机器永不启动,愿每一个士兵能在和平岁月中完成使命,并以自然人的身份而不是数字形式走完他的人生路。

遥远的桥:1944市场花园行动 读后感 第(2)篇

这是科尼利厄斯·瑞恩的二战三部曲之第二部,这是纪实文学,以普通士兵的角度描写二战欧洲战场一次具有卓越价值的战略行动,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伞降作战行动,最大胆最疯狂的蛙跳突击战术,从计划,到实施,到失败,结果不如人意,但其反映出二战欧洲战场盟军对于迫切结束战争,争取圣诞节前回家的心愿是如此强烈,渴望离开战争阴霾,却又不得不以命相搏,以少数人的牺牲换取大多人的幸福,战争是不人道不道德的,可我们要以人道的牺牲去面对,何其不幸也。
在枪弹和血火之中趟出一条光明大道而不得不于地狱中前行,在苦难于痛楚之中拯救绝望的人而时而让自己陷入绝望,没有愿意为了一块勋章而牺牲自己,更愿意为了回家,回了道义,为了光荣与梦想,为了人道主义,结束那罪恶的法西斯统治,即使我们不得不采取极端而残忍的手段,因为必要的选择和牺牲是值得的,哪怕是自己对于生命的尊重和珍惜,也不得不为

遥远的桥:1944市场花园行动 读后感 第(3)篇

多次在有关二战历史的书籍中遇到市场花园行动的字眼,丘吉尔的二战回忆录也有提及但是语焉不详,终于在这本书中得到了答案。这是二战无数悲剧之一,看到那么多空降精英被屠杀,就不由得对盟军高层贻误战机、轻敌冒进、好大喜功种种愚蠢的行为痛恨不已,同时也为将士们浴血奋战、慷慨赴死的勇气和精神所感动,尤其是作者笔下那些普通的士兵,他们既有阳刚气质,又有英雄柔情的一面,看到他们被愚蠢的战争机器剿杀,更让人反思战争的残酷,这位作者细致的素材搜集,大量的史诗般的叙事手法,也令人叹为观止,这确实是我读过的最全景,最生动,最具体的战争记录,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最有说服力的一部反战作品,双方英勇的行为后面是那令人诅咒的战争,而可恶的战争发动者应该永远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