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财富自由》_读后感_5500字

2020-02-05 21:38:08 读后感

《财富自由》_读后感5500字

  • 3分书,太啰嗦,整本书翻来覆去将那么两三个点的道理
  • 本书相当于是2016版的《邻家的百万富翁》
  • 《邻家的百万富翁》96年出版,这本书在20年后的2016年出版,旨在研究20年来《邻家》一书的研究结论是否还成立。
  • 结论是:还成立。
  • 都有些什么结论呢?如下
  • 普通人也能成为百万富翁
  • 普通人成为百万富翁的前提是需要做到明智的储蓄、消费和投资。
  • 储蓄方面:百万富翁都偏重储蓄
  • 消费方面:不要攀比、不要和花钱大手大脚的人为伍、量入为出
  • 投资方面:尽早投资,用钱生钱。

本书收获:

1.收入不等于财富,收入-消费=财富。财富是指净资产。

2.高收入并不能积累财富,高收入且量入为出、节俭、自制、坚韧不拔才可以。




财富自由

托马斯·J.斯坦利 萨拉·斯坦利·弗洛

52个笔记

◆ 前言

>> 任何一项宏伟目标的实现——包括财务独立,都需要长时间的自我监督、对自我才能的认知以及资源的有效分配。

◆ 第一章 富豪就在你身边

>> 《邻家的百万富翁》虽然已出版20年,但书中的内容依然能得到事实的验证。量入为出可以被视为一个数学公式:公式不会因为瞬息万变的政治舞台、经济环境以及流行的狂热而失效。数学公式不会改变,但时代发展带来的干扰——无论是20世纪90年代或21世纪初兴起的“趋优消费”心态,还是渗透生活的社会媒体,都使得人们偏离了该有的量入为出的生活方式。

◆ 不要遗忘经济独立群体的存在

>> 如今,你可以在石星金融(一种关于“经济独立/早早退休”群体的主题目录)上,找到有关“经济独立/早早退休”的博客。博客按序排列,数量超过1700个。博客内容基于共同的话题,并有所创新:努力存钱的你才能充分享受生活。该群体中的很多博主将《邻家的百万富翁》视为他们人生道路上的转折点

◆ 尊重钱:这是获得财富的前提

#财米学堂#

以前很难坚持每天记账,总是断断续续的。后来更新了一个小观念。这个观念就是:尊重钱。

既然赚的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花的时候就要对的起它。对的起它的方式就是记录它的去处,和它牺牲自己换回来的something。

>> 尊重钱:这是获得财富的前提

>> 尊重钱:这是获得财富的前提

◆ 收入就是财富吗?

>> 收入是你今天带回家的钱,而财富却是你明天、后天以及今后每一天所拥有的钱。

◆ 传说1:你自己就是你所属群体的代表

>> 关于人群的一般性结论在很多方面(诸如市场营销和政策层面)给我们提供了便利和帮助。当我们想要发现创造财富所需要的资源时,这些一般性结论失去了意义。

>> 移民们带着改善家庭生活的希望,移居到美国。我们很难想象这种经历对第一代美国人白手起家、创造财富的能力没有丝毫影响。那种想要到达我们的海岸或边界的愿望和冲劲比他们的种族能更好地解释移民人口取得成功的原因。

让我们回忆一下《邻家的

◆ 传说2:收入等于财富

>> 百万富翁的收入只占自身财富的8.2%

◆ 传说6:我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上层社会

>> 《邻家的百万富翁》中最令人吃惊的一个发现是:80%的百万富翁都是白手起家的

◆ 传说7:富人都是魔鬼

>> 《邻家的百万富翁》中出现的艾伦先生认为:“如果你的动机仅仅是为了赚钱和拥有更高的消费水平……你是不会成功的。金钱不应改变一个人的价值观……挣钱只是一张成绩单,对你的表现做出评价。

◆ 超越传说

>> 极具讽刺意味的是,许多工作满意度低的人都存在共同之处。即使他们从事的是他们讨厌的工作,他们也不会采取有目的的行为去改变这个处境。

>> 如果你想成为经济的主人,你就应该违背大多数人的观点,应该向白手起家的百万富翁学习,包括学习方法、经验以及生活方式,你会受益颇丰。

◆ 早期经历对财富积累的影响

>> 从一美元开始的积土成山,而不是一时的财政紧缩

>> 早在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教授威廉·欧文斯就在乔治亚大学开展了相关研究,研究表明环境和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会对成年后的相关表现产生影响。欧文斯博士和他的学生在20世纪60年代

>> 研究对象中声称平时经常讨论与金钱有关的话题,有良好的理财技巧的节俭父母的成年子女,比没有相似教育环境的个人更有机会成为极具财富者

>> 研究人员发现,父母们主要为孩子提供了三个理财主题,包括储蓄、管理金钱的方式以及讨论财务问题。

◆ 尊重金钱,财富才会向你靠近

>> 当然,过度节俭会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当节俭导致一种被剥夺的感受时

◆ 永远不要对孩子说你很富有

#财米学堂#

节俭是一套能够预测净资产的行为,它不受年龄、收入,以及馈赠等外部因素影响。

>> 如果你没有运气能继承一笔巨款或者成为信托基金受益人,积累财富的必由之路就是保证你的支出少于你的收入。这将自制力与数学联系在一起。节俭是一套能够预测净资产的行为,它不受年龄、收入,以及馈赠等外部因素影响

>> 如果你没有运气能继承一笔巨款或者成为信托基金受益人,积累财富的必由之路就是保证你的支出少于你的收入。这将自制力与数学联系在一起。节俭是一套能够预测净资产的行为,它不受年龄、收入,以及馈赠等外部因素影响。

◆ 配偶的支持对你的财富积累很重要

>> 社会计量学领域关注的是个体如何融入一个群体。此外,该领域还格外关注排名,即我们与身边人的比较,对行为和态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一个人的主观幸福感(通常是你对本身以及命运的看法),而非社会经济地位,与你的社交地位密切相关。换句话说,你对生活的满意度并不一定由你在国民财富或收入的等级决定。实际上,你的满意度受你所在社区的影响。社交地位的高低是看同龄人(通常是你交往密切的人)对你的尊敬和敬佩程度。

#财米学堂#

这本书好多句子很拗口,比如这句。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锅。

简言之:1.勿攀比;2.勿与花钱大手大脚的人为伍。

>> 第二种是忽视我们周围人的消费习惯的必要性

◆ 想要积累财富,你必须学会“冷漠”

>> 他们需要经常站在舞台中央,接受观众的注目。但我们并不能说这完全是谋生需要。在某种程度上,这些人是原始的生命形式。他们必须亲自去“猎取”和“采摘”收入和粉丝。而且这个过程是终生的。

◆ 为什么大多数医生的净资产是负数?

>> 一般来说,大多数高收入夫妇都停留在收入富裕阶层,而不属于资产富裕型。

>> 邻家的百万富翁》中写道:“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往往在财富规模上落后的另一个原因是:社会赋予他们的地位。医生,以及其他拥有高级学位的人,都在扮演别人心中的那个自己。

◆ 警惕“新营销”的陷阱

>> 注意力,值得被重视,它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资产,不能被浪费。

◆ 任何时候都要学会节俭

>> 一致性和自制性是最重要的节约型行为。这是一种与消费有关的一贯的行为模式,而不是季节性的。

◆ 第四章 消费自由就是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节俭,或者至少是朴素的消费生活方式,需要与之匹配的是自律和对发展趋势的“社会冷漠”。从本质上讲,节俭的生活方式是通过预算、计划、设定目标和自律来强化的。节俭需要知识、能力和个性,但最重要的是,一些特定的行为创造了一种并非每个人都愿意体验的生活方式。

>> 节俭,或者至少是朴素的消费生活方式,需要与之匹配的是自律和对发展趋势的“社会冷漠”。从本质上讲,节俭的生活方式是通过预算、计划、设定目标和自律来强化的。节俭需要知识、能力和个性,但最重要的是,一些特定的行为创造了一种并非每个人都愿意体验的生活方式。

>> 节俭,或者至少是朴素的消费生活方式,需要与之匹配的是自律和对发展趋势的“社会冷漠”。从本质上讲,节俭的生活方式是通过预算、计划、设定目标和自律来强化的。节俭需要知识、能力和个性,但最重要的是,一些特定的行为创造了一种并非每个人都愿意体验的生活方式。

◆ 投资房地产并不会让你变得真正富有

>> 什么样的房子算是负担得起的?几年前,Bankrate网站建议,负担得起的住房是指每月的住房费用(包括抵押贷款、保险和税收的本金和利息)要低于家庭总收入的28%。

◆ 第五章 如何才能守住财富?

>> 简单地说,将收入转化为财富的能力仍然取决于有效的储蓄、管理财务的自制力和辛勤工作。这包括日常琐事(如编制预算、支付账单)和更为复杂的问题(如纳税、投资分析)。

◆ 哪些品格有助于获得经济成功?

>> 在创造财富的道路上,总有几步显得格外重要,包括认清自我,评估你的价值观和兴趣,设定目标,进而再去实现目标

◆ 今天的邻家百万富翁

>> 的都是短期测试。”

“事实证明,推动人生成功的许多重要因素是性格特征:如坚韧和自制力,这些都无法在短期内衡量……坚韧体现了一个人对长远目标的投入程度。

◆ 超越学校教育的力量

>> 总的来说,在30个成功因素中,“进入一流大学”名列第29名,在“以近乎班级第一的水平毕业”这个因素前面。正如一位著名学者所说:“你的学位会给你带来第一份工作。但三年后,没人会在乎你从哪个学校毕业。”即使在自由的美国,也并非所有机会都是平等分配的。

#财米学堂#

“众所周知的愿望”vs“统计显示的事实”

“你的学位会给你带来第一份工作。但三年后,没人会在乎你从哪个学校毕业。”这句话属于“众所周知”的愿望。

很多人“希望”这句话是正确的,后来就“认为”这句话是对的。大多数人是没有一个值得称道的学位的,所以就从潜意识里希望学位只发挥一次性作用,三年之后就失去效用。这种想法更极端一点就是“读书无用论”,希望学位一次性效应都没有。但稍微想一下就会明白,这样的想法和认知是有缺陷的。懒得论证举例...

//一个有意思的发现,若一个“论点”我早已接受并溶于生活、化入行动,那若别人对此论点发出质疑,我是懒得辩驳的,比如别人非要说1+1=3,我是不会去争辩的;若一个“论点”我从理性上已经接受,但尚未从情感上接受或者尚未化于行动,那别人对此表示反对或存疑的话,我是会去争辩的,并且有时还会气急败坏的,比如,“复利”这个词汇,我接受它的威力,但并为深刻体会到它的威力。

>> 正如一位著名学者所说:“你的学位会给你带来第一份工作。但三年后,没人会在乎你从哪个学校毕业。”即使在自由的美国,也并非所有机会都是平等分配的。

>> 自我概念,或者更确切地说,核心自我评价可以解释这个问题:这是一套心理特征,包括对自身价值以及在新情况下依然可以保持高效状态的信念,以及对有能力掌控决策以及伴随决策而来的结果的信念。

>> 拥有更高自我概念的孩子会拥有更高的收入。

>> 作为个性特点,自我概念通常很稳定并且不会改变。对自我概念的透彻理解和与财务相关的行为改变势必对收入和净资产有利无弊。

◆ 一流大学就一定意味着高收入吗?

>> 在某种程度上,教育可以认为是创造财富的“最低资格”:是资格,但并不是保障。它只是获得一份高薪工作的敲门砖。

◆ 自制力的意义

>> 在全美前5%的财富拥有者中,超过十分之九的人认为,良好的自制力能很好地解释了他们的社会经济成功。这个结论不会随时间而改变。

>> 难怪自制力被列为财务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确保与金钱相关的目标得以实现,我们需要高度自制、日复一日地工作,以及尽责地管理自身财务生活。

◆ 富豪都把时间花在了哪?

>> 注意力分散是许多人不能实现经济独立以及其他目标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都知道,如果我们越能集中注意力,不受干扰,我们就越有可能积累财富。

>> 使决心发挥作用的前提是改变行为——为了改变行为,你必须改变思维习惯……“努力不去做这件事”作为默认思维,只会强化它的反作用力,所以我们需要改变默认思维。改变需要从新思维中创造新的“神经通路”。

>> 我们所做的决定,特别是那些有关时间、精力和金钱分配的决定,会影响我们取得经济独立的能力。占据我们认知资源的话题通常与我们的行为模式有联系。那些能有效将收入转化为财富的人,会以一种有助于创造财富的方式,去使用这些认知资源。一些重要的活动和话题并不适合或无法出现在社交媒体上。但是,这些行为终将给予你更大的自由,你要以你想要的方式去追求生活,而不是去扮演别人眼中的你。

◆ 富豪们如何应对困境?

>> 。百万富翁们提供了三个方法,希望能帮助一些人获得解脱:在生活中留有备用金,以应对重要的职业变动;一边从传统工作(如兼职)中获得收入,一边要寻找其他的职业机会;转向自营职业

>> 什么是“地狱基金”?它代表了一定数额的储蓄金。有了这笔钱,你可以在不用工作的情况,至少无忧无虑地生活十年。

>> 现在,你和你的事业从本质上讲,都是公司的资产。所以你还不够资格拥有自决权。

◆ “自营职业型”的富豪

>> 我们最新的研究对自营职业的百万富翁做了调查,结果显示:近93%的人认为韧性或毅力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选择了非常重要或重要的选项),其次是极富自制力(90%)以及诚实待人(87%)。

◆ 花钱买“建议”

>> 对于积累财富的目的……一旦你进入高收入阶层(不低于10万美元),学会利用你已拥有的资产远比你将赚多少钱更加重要

◆ 结论

>> 从长远角度看,储蓄对于一个人财富积累的能力影响最大。

>> 我应该怎样定位那些继承财产占据个人资产大部分甚至全部的人?我不认为他们是幸运的。实际上,我认为他们是被剥削者。通过积累财富,我们可以获得巨大的满足感。而他们却没办法享受这些。无数的百万富翁们告诉我,通往财富之路的旅途比目的地更令人向往和留恋。在回忆财富积累的过往时,他们想起的是在设定和实现经济目标时,所获得的巨大满足感。在这条为取得经济成就而出发的旅程中,到达一个独立小镇成了他们最值得炫耀的里程碑

>> 财富不是你快乐的理由,学会从通往财富的旅途中收获幸福才是。等到哪一天,消费再也无法控制你,你成了生活的主人时,生活自此也就充满了喜悦。


  • 超越金融(纪念版)读后感500字(3)篇
  • 等待读后感500字(3)篇
  • 等待读后感500字(3)篇
  • 超越金融(纪念版)读后感500字(3)篇
  • 渴望生活:梵高传读后感500字(3)篇
  • 只管去做读后感500字(3)篇
  • 一见你就好心情读后感500字(3)篇
  • 万物静默如谜(精装纪念版)读后感500字(3)篇
  • 北野武的小酒馆读后感500字(3)篇
  • 我的前半生(尊龙主演电影《末代皇帝》原著)读后感5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