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_精选读后感_1500字

2020-02-16 12:55:30 读后感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_精选读后感1500字

历史像是一辆循环的列车,沿途的风光,都是一样的,春夏秋冬,轮番倒替着,然而不过是“棒子”与“小麦”、“丰收”与“荒年”的区别,实在毫无新意。但是只因每人只能上一次这列车,每人也只能下一次车,因而这一切都显得与众不同。
刚上车的时候,谁不是睁着纯洁无知的眼睛,四下张望呢?那时候,车窗旁的位置总是我们的,我们看着昼夜轮替而不觉厌烦,我们因狗尾巴草的嫩芽而喜悦,也因秋天的落叶而愤怒。我们看到勃勃生机就笑,看到陨落死亡就哭。
但是到了青年,同样的风光已经不能引起我们的兴趣,我们终于开始关注这辆列车了。它从哪里来,它将去哪里,甚至,它代表了什么,它意味着什么?我们发现,即便对窗外的一切了如指掌,我们也对自己一无所知。
林震的迷惘正是我今日的迷惘。令人不安的是,我并不知道,刘世吾的迷惘,是不是我未来的写照?
面对二十二岁,林震是这样想的:
“现在二十二岁,他的生命史上好像还是白纸,没有功勋,没有创造,没有冒险,也没有爱情——连给某个姑娘写一封信的事都没做过。他努力工作,但是他做得少、慢、差。和青年积极分子们比较,和生活的飞奔比较,难道能安慰自己吗?他订规划,学这学那,做这做那,他要一日千里! ”
读者一段话的时候,我几乎要哭出来,谁能想到六十多年前的一篇文章,能如此真实准确地反应我的现状?我多想日行千里,每天背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但是却一日日堕落与消沉下去,我不知道自己什么水平,不知道人生该奋进还是安稳。我今日想着东家的枣树,明日想着西家的槐花,而这时候又打一个寒噤——谁知道这样摇摆不定的结局是不是完蛋?
学习到新知识的时候,我总想着,我是真的学习到了吗?做对了题的时候,我又想,我是真的掌握它了吗?能倒背如流的时候,我还是不放心,我背的东西是对的吗?会不会从一开始就完全错了?
似乎青年的时候,永远没有一个正确答案。永远在动荡中,一日日成长起来了。
然而我是不是只有一个人呢?
二十二岁,林震是这样度过的:
“这时,接到调动工作的通知……也许真正的生活在这里开始了?他抑制住对小学教育工作和孩子们的依恋,燃烧起对新的工作的渴望……就这样,林震口袋里装着《拖拉机站站长与总农艺师》,兴高采烈地登上区委会的台阶。他对党的工作者(他是根据电影里全能的党委书记的形象来猜测他们的)的生活,充满了神圣的憧憬。但是,等他接触到那些忙碌而自信的领导同志、看到来往的文件和同时举行的会议、听到那些尖锐争吵与高深的分析,他眨眨那有些特别的淡褐色眼珠的眼睛,心里有点怯…… ”
依恋—渴望—思考—决心—胆怯。
把青年的心路历程揭露地非常恰当。我们坐在列车上。我们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在人生的哪一个阶段,也不知道终点站在哪里,没有安全感是常态。我们会对安全区有依恋感,而且分不清楚选择的对错。
也许有经验的人会说:嘿朋友,生活的选择其实没有对错啊。
我也仅代表我自己说:嘿朋友,青年并不是傻子,我们也会有很深入的思考,我们当然知道选择没有对错,但是这句坦坦荡荡的话难道不是对整个人生而言的吗?而我们并不想那么出世,我们还没入世过呢!
对青年而言,对,就是完美。完美之余,都是错了。
今年二十一岁。还记得七月份的生日一过完,就有一种“老了”的感觉。那时候真的以为是因为二十岁之前的人生并不完美,才导致今日的荒唐。直到近日才明白,荒唐永无止境。
永远搞不懂这辆列车。
即便如此。即便是林震。即便有可能成为刘世吾。
但也永远不会放弃。
(未经许可 不得复制 请尊重知识 也尊重自己)

  • 超越金融(纪念版)读后感500字(3)篇
  • 等待读后感500字(3)篇
  • 等待读后感500字(3)篇
  • 超越金融(纪念版)读后感500字(3)篇
  • 渴望生活:梵高传读后感500字(3)篇
  • 只管去做读后感500字(3)篇
  • 一见你就好心情读后感500字(3)篇
  • 万物静默如谜(精装纪念版)读后感500字(3)篇
  • 北野武的小酒馆读后感500字(3)篇
  • 我的前半生(尊龙主演电影《末代皇帝》原著)读后感5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