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系统之美》_精选读后感_1500字

2020-01-31 13:24:16 读后感

《系统之美》_精选读后感1500字

读《系统之美》
2019年5月5日 席大大
这不是一本很好读进去的书,很多人会觉得枯燥,难以坚持下去,远不如小说或者历史好读。事实上,写的内容有的地方还可以,后来就有点干枯,并不是很好的一本书。
最开始我也是为了学习系统的思考问题,才深入看的这本书,确实有其可参考之处。
1. 任何一个系统都包括三种基本构成:要素、连接、功能或目标。
比如一个公司,要素是人,连接的点是信息流、资本流和物流等,功能或目标是一起挣钱或者说一起实现一个愿景。任何微小的生物或者事物都包括要素、连接和功能/目标。但是一个系统中最不明显的部分是它的功能/目标,而这常常是系统行为最为关键的决定因素。
2.任何一个系统都有存量、流量和动态平衡。
存量是过去的累积,流量有流入和流出,整体会有一个动态平衡。比如我们的身体,现在的体重就是存量,每天吃饭的摄入就是流入,运动和燃烧的卡路里就是流出。如果摄入多,则会长胖;如果流出多,则会变瘦。给定时间内,整体上会达到一个动态平衡。
因此,如果我们想减肥,要不少吃,要不多运动。因此所谓的减肥药分为两种,最典型的就是泻药(分为强烈型和温和型,以温和型为主),另外一种就是给人补充每天的营养,然后让人节食。当然还有一种所谓的针灸减肥法,是通过针灸,刺激人体的消化或者循环系统,从而达到流出比流入多的状态。
3.整个系统是一个反馈回路。
要不正反馈,要不负反馈,最终也是要达到一个动态平衡的。最典型的反馈回路就是当我们把话筒对着音响的时候,里面的回声会越来越强,很快就能到一个我们人的耳朵无法忍受的阶段。
4.主导地位的转换、延迟和振荡
当系统的不同调节回路相对优势发生转变的时候,形成系统的主导回路可能被边缘化。比如一些西方国家,当执政党的一些政策不得民心的时候,在野党就会进入政坛,实现了政党轮替(转换),之前的政策被修改,甚至还有反复的情况。比如民主党奥巴马好不容易通过的医保法案,共和党的特朗普一上台就废掉了,如不出意外,很快就会有其他的类似的法案通过,如此往复。
5.情景和测试模型
对系统建立模拟模型,其价值不取决于他的驱动情景是否真实,而取决于他是否能反映真实的行为模式。比如现在的大数据,通过我们平时的行为,就会对我们进行画像,可能比我们自己还要了解自己。
6.系统受到的约束
没有任何一个物理系统可以永远的增长下去:不可再生资源受限于存量,可再生资源受限于流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理性乐观派》里面提到,所有可再生资源的成本都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价格而节节攀升,比如小麦、大豆、牛羊肉等。而吊诡的是,不可再生资源随着开采技术的不断更新,开采成本越来越低,反而越来越便宜。
7.系统的奇妙根源
系统中很多关系都不是人类最容易理解的线性关系。系统的边界,或者说子系统的边界最难区分,比如改变能改变的,适应不能改变的,但是如何区分哪些能改变哪些不能改变却是最难的。任何成长都存在诸多限制:在任何给定的时间内,最重要的一项输入是限制最大的那个因素。当一个变量以指数级形式逼近一项约束或限制是,其接近限制的时间会出乎意料的短:如小学数学题,一个池塘的浮萍每天增长一倍,请问第几天能增长到铺满整个池塘的一半,emmm,对,就是最后一天的前一天,结果就只有一天!!!
人类的想法,最有意思的是,一旦想到就希望马上得到。但是考虑到任何事物或者任何事情也都是一个系统,我们尊重客观事实,才能实事求是,才能真正的得到。嗯,此外,知行合一是最有效的方案,除了外求,更要内求,更要用“致良知”来格物,这才是真正的了解事物的方法。我看完霍金的《时间简史》,开始相信命运和缘分;看完《系统之美》,开始坚信王阳明的心学了。

  • 超越金融(纪念版)读后感500字(3)篇
  • 等待读后感500字(3)篇
  • 等待读后感500字(3)篇
  • 超越金融(纪念版)读后感500字(3)篇
  • 渴望生活:梵高传读后感500字(3)篇
  • 只管去做读后感500字(3)篇
  • 一见你就好心情读后感500字(3)篇
  • 万物静默如谜(精装纪念版)读后感500字(3)篇
  • 北野武的小酒馆读后感500字(3)篇
  • 我的前半生(尊龙主演电影《末代皇帝》原著)读后感5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