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_精选读后感_2500字
《大哥》_精选读后感2500字
两天看完了这部小说,眼睛真的是要瞎了。
之前也夸过很多次甜甜的作品,可能他的作品对于我来说真的是有一种很大的魔力。前两天我把《默读》推荐给了我朋友,但是她跟我说剧情实在太无聊了,要弃了这部小说了。我当时一脸的难以置信,无聊?她确定不是在跟我开玩笑?然后我就突然明白,她不是。甜甜的这种写作风格好像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的,她很喜欢把主角之间经历的事情娓娓道来,这样看来每一个人的情感都不是突然之间产生的,而是日积月累,自然而然,像长庚说的“经年痴心妄想,一朝走火入魔”。这种手法对于我来说当然是喜欢的要死,再加上她想表达的那些救赎和那些人物之间的小故事也很能打动我。但是这种风格可能并不适合我的朋友。(无语脸)
我是这两年才开始看她的作品的,最喜欢的像《默读》《杀破狼》都是我比较喜欢的。《大哥》应该是甜甜早些年的作品吧,所以总感觉在一些情节和人物设定上不如另外几个作品。
看完全文,有两个地方其实是我一直很难理解的。第一个地方就是小远解决了那个变态的情节。我不知道别的读者是怎么看待这个的,但是我总感觉这个地方上有点像谋杀。我真觉得我自己是社会主义教导出来的好青年。虽然说那个变态是自食恶果,但是如果其中没有小远的设计,他或许也不会死掉。还有就是,魏谦从广州逃回来那里,那些人应该是知道魏谦家在哪里的吧,他就这样逃回来,那些人难道不会接着回来找他吗?就这两个地方,我总觉得有一些bug。
其实从这本书里我看到了很多《杀破狼》和《六爻》的影子。小远的心境还有经历和长庚是很像的,而魏谦为了一家人的生活努力奔波,最后让一家人有了更好的生活,这点境遇和严争鸣也是蛮像的。(只不过严争鸣比魏谦多带着两个傻师弟)
魏谦他就是那种就算烂在泥泞里也要努力爬出来的那种人。一个强奸犯的父亲,一个做婊子的母亲,还要生活的重担,好像每一项都能够把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压的起不来,可是这些年里他就这样把这个家庭的重担一点一点的挑起来了。没有经历过,或许谁都无法理解其中的苦涩和艰难。而就是在这样的生活重压下,他却还是一个善良的人。所以他最后才会收留小远吧。刚开始看到魏谦跟着乐哥,我真的以为他要开启他的黑社会之路了,我特别怕他跟着乐哥学坏,但是后来我发现,魏谦虽然骨子里面儿有那么点愤世嫉俗,但其实他一直都是有理智在的,他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也知道乐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更知道麻子的事应该找谁去付出代价。所以看到文中乐哥死掉的时候,我是真的放心了,比三胖还要放心。前期再怎么虐魏谦,我都没觉得他惨,但是到后期,小远追求他的时候,我是真觉得这孩子是真惨呀,捡回来个小兔崽子还成天惦记着怎么把自己的大哥给掰弯了。打不得,骂不得还冷漠不得。真是惨死了,惨绝人寰的惨啊!哈哈,不过我喜欢。文中讲了很长很长一段,小远是如何打开魏谦的心,让魏谦真正接受他的。其实如果没有小远的存在,我想魏谦这个人他可能也是孤独终老的。毕竟母亲给他带来的伤害很大,其实从文中就能看出来,魏谦他女生其实是有阴影存在的,所以说他救了小远,后面的生活里也是小远救赎了他。谦儿啊,你真是一个让人充满力量的存在。众生皆苦,我们被束缚,我们挣扎,我们迷失,我们追寻。我们总要带着美好走下去啊!我们总要努力生活啊!
而我们的小远,我真的觉得他跟长庚还有费渡特别特别像。脑子惊人的好使,经历也出奇的悲惨,像他们这样的人,如果不是遇到了顾昀,还有骆闻舟那样的傻子。他们或许真的会成为社会上令人闻风丧胆的大魔头吧,费渡当时就把我紧张坏了,我真怕这孩子一下想不开就去报复社会了,跟他爸一个德行了。还有我们命苦的长庚,我更怕这孩子一下想不开就要去篡夺皇位和顾昀站在对立面了。还好呀,他们的身边有顾昀,有骆闻舟,还有魏谦。这是因为有他们的存在,才弥补了小远他们性格里的缺陷,脑子里的那一点清醒和理智最终战胜了心里的邪恶和他们人性的黑暗面。
还要宋老太,她刚出场的时候真的看得我很想打她。可就是这样的一个老太太,在最后结束她的生命的时候,也是赚足了我们读者的泪点。我知道可能很多人都不会理解宋老太和麻子妈最后做出的这个决定。可是就像在她们那个时代长大的人一样,她们是最不想拖累别人的,她们没有什么大能耐却生来刚强,总会想把自己最好的都留给最牵挂的人。所以最后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吧。可其实我也会想这样的决定真的有一点自私。她们会觉得这样保住了自己的尊严,也没有拖累到自己牵挂的人,可是有没有想过这样不告而别会给爱她们的人带什么样的伤害,对于小宝而言,那是她最爱的奶奶,就这样一夜之间突然消失了。那是什么样的打击呀?
宋小宝的人设和水坑很像,二百五人设。刚开始看宋小宝的时候,她的人设其实并不讨喜,可是越往后你就会越明白,在这样一个每天都要为生计发愁的家庭,宋小宝的存在是一种治愈的温暖。正是因为她,这个家庭才不会显得那么的沉重。不管是大哥二哥还是奶奶,有什么烦心的事儿,好像看到宋小宝那个没心没肺的傻子模样,也都会开心一点。
曾经看到过一个书评,论述的是这篇小说里关于血缘伦理的问题,讲的很深刻(事实是太深层次导致我没太理解)。但是小说里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刻,“究竟是自己的日子重要,还是世俗伦理重要?”小远本身和魏谦就没有血缘关系,所以这些在我看来根本不是什么问题,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别人的眼光吧。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怎么可能完全不顾别人的眼光呢?其实这个伦理问题说到底和社会上的一些同性恋问题是一样的。之前经常看到人说,“本来想看看这部小说的,但是是耽美我就放弃了”,”看到这儿才知道是耽美小说,弃了”。同性好像是最大的原罪,可是,我们明明知道,不是这样的。有些事情,我们不能强逼着别人去接受,但是最起码,不要带着恶意。接纳,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学习的课程。
我的谦儿和小远,你们的人生,我也真情实感的跟着经历了一番,希望你们在平行时空里可以一直幸福。
你喜欢怎样就怎样。从今以后,我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钱钟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