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_读后感_1500字

2020-02-17 10:04:08 读后感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_读后感1500字

A History of China 05阎老师的推荐序写得很好,从宏观上介绍史学界对于魏晋南北朝史的研究,国内的经济史观(五阶段论)与源于内藤湖南的上古中古和近世“三段论”,唐长孺的南朝化陈寅恪“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钱穆的魏晋南北朝史是一个文化病的时代...等等许多大学者们的观点。个人觉得讲谈社的魏晋南北朝史卷是写得相对较好的,有理路有思辨有道理。副标题为“中华的崩溃与扩大”,从汉末开始的公权力之私有化与公之再建构趋势开始,黄巾起义发生在汉帝国的文化核心区域,其中可能有士人的支持,代表一种对朝政激进的态度。豪族阶层在地方与中央逐渐扩大与巩固其势力,是时代一大特征。为镇压黄巾起义,中央将早期从地方上收的权力重新放回地方,地方豪族势力与与中央离心离德的士人们借机建立起握有军事权力的政治体制。曹魏为代表的寒人势力刻薄寡心,不依赖宗室又对豪族大肆打压给司马氏夺权之机会,恰逢魏帝皆早死,司马氏通过阴谋诡计在“孤儿寡母”手中取得江山,最后司马炎建立晋朝再度统一中国。司马氏政权有地方豪族们支持建立其核心成员“乱臣贼子”腐朽的奢侈的。司马炎鉴于曹魏孤立无援大加分封诸王掌控兵权却又有傻子皇帝继位,武帝外戚杨氏与惠帝外戚贾氏在中央的夺权揭开八王之乱的序幕,经过一系列斗争至306年东海王越立怀帝才堪堪停止。期间司马诸王相互攻伐借用自西汉中晚期起内附中国的少数民族军队,自此北方地区成为胡人南下牧马之区域。北方的主要矛盾变成“胡汉矛盾”,五胡纷纷建立政权但汉人有文化上的领导地位,胡人皇帝开始略微向“中华皇帝”意识转变,可以预见的是,过程是漫长的血腥的。胡汉民族的仇杀在后赵时的“冉闵之乱”达到顶峰,五胡各王朝是由王族部族长所统率的各个集团的联合体组成的。五胡十六国称谓的出现是由于北魏德运的变化,起初北魏定为土德,是延续五胡政权的路子下来的,孝文帝改革后,确立其政权的行次是“水德”,越过五胡政权,承续西晋金德。实际上是否定了五胡政权作为中华合法政权的合法性,北魏因此在核心文化的层面上符合了汉人价值观,完成其从半游牧半农耕政权到中原政权的转变。作者提到“孝文帝改革实质上是鲜卑王朝中国化的过程”,国家礼仪官制风俗等全方面中国化,北魏政权从鲜卑人的政权变成中原的政权。然而北魏没有处理好迁都之后中央与北方六镇边防势力与部族之内的贵贱阶层的关系,最终酿成六镇发对洛阳朝廷的军事叛变,尔朱荣的河阴之变,到北魏裂为东西俩魏的傀儡政权,再由六镇之怀朔镇武川镇出身的高欢宇文泰分别建立北齐北周,再由隋完成统一。佛家在五胡时期大盛在道武帝时的灭佛再到北魏迁都洛阳时的兴盛再再到北周武帝再次灭佛,可以从当时政权对于佛教态度的转变看出胡汉心理的变化。南朝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前一般被看为华夏正朔所在,永嘉之乱的衣冠南渡,在北方乔迁大族与本地豪族支持之下衰弱的司马氏政权在江左重建,开启东晋一百多年的“变态的”门阀政治。刘宋以寒人或次等士族建立的军人政权,加上此时南渡的王谢等族大都腐坏不堪,官制有清浊之分,军人皇帝为加强军权也乐意提拔寒人执掌机要,恩幸政治在南朝占有重要地位分派皇子镇守要藩,皇子们在部下的怂恿之下难免对皇位产生非分之想,于是南朝数不尽的骨肉相残。梁武帝想以一味的“宽纵”态度对待宗室官吏,可下层的民众苦不堪言,侯景之乱引爆梁内部积蓄已久的火气,南朝彻底衰落。此外作者对谁是孝文帝的生父生母的考证也很有意思,冯太后是文成帝后,献文帝是孝文帝之父,冯太后是献文帝的庶母,由于北方胡族收继婚风俗,26岁的冯太后和13岁的献文帝一起创造孝文帝。孝文帝改革在鲜卑逐渐汉化于本民族风俗习惯中融入许多汉人之风的基础上更为彻底,完成中国化。

  • 超越金融(纪念版)读后感500字(3)篇
  • 等待读后感500字(3)篇
  • 等待读后感500字(3)篇
  • 超越金融(纪念版)读后感500字(3)篇
  • 渴望生活:梵高传读后感500字(3)篇
  • 只管去做读后感500字(3)篇
  • 一见你就好心情读后感500字(3)篇
  • 万物静默如谜(精装纪念版)读后感500字(3)篇
  • 北野武的小酒馆读后感500字(3)篇
  • 我的前半生(尊龙主演电影《末代皇帝》原著)读后感5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