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灵魂只能独行》_精选读后感_2500字

2020-02-07 09:35:57 读后感

《灵魂只能独行》_精选读后感2500字

在观照与省察中净化灵魂
2019年12月24日

作为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在《裴多》一书中,记录了苏格拉底临刑前与朋友关于灵魂的对话,他认为,人的灵魂存在于肉体之中,只有拥有智慧的哲学家才会让灵魂超脱肉体。肉体随着人的死亡而消失,而灵魂是不朽的,它在肉体消亡之后,会以另一种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他认为灵魂不会消亡,而且会在某个时刻随着新的生命而诞生。
关于什么是灵魂,费西诺认为它是联结精神和肉体的中介。荣格则认为精神试图超越人性,灵魂则试图进入人性。周国平认为这两种说法都很好,他把灵魂定义为普遍性的精神在个体的人身上的存在,或超越性的精神在人的日常生活中的存在。
在《灵魂只能独行》一书中,周国平围绕着灵魂是什么、怎么去观照和省察灵魂、如何让灵魂更加丰富善良和高贵进行了深刻的阐释。他认为灵魂是承载我们的精神生活的一个内在空间,是人的精神生活的真正所在地,是人的内在的精神渴望,更准确地说,是人身上发动精神性渴望和追求的那个核心。在这里,每个人最内在深邃的“自我”直接面对永恒,追问有限生命的不朽意义。人的灵魂摆脱了肉体对于温饱和名利地位的现实需求,它追求的是理想,是诸如真、善、美、信仰、思想、艺术之类的精神价值。灵魂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真实存在着。灵魂的故乡在非常遥远的地方,只要生命不止,它就永远在思念,在渴望,永远走在回乡的途中。作为肉身的人,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唯有作为灵魂的人,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人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乃至高贵和卑鄙。诚如英国作家王尔德所言:“世间再没有比人的灵魂更宝贵的东西,任何东西都不能跟它相比。”
纪伯伦说,你的身体就是你灵魂的琴。我的理解是,灵魂存在于肉体之中,你的身体即为灵魂的承载。如何让这部琴弹奏出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空明和轻灵,是你的职责和本分,也决定着灵魂的高贵、丰富、善良。这种职责是你人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他进一步指出,每个人的灵魂都被分成两半,一半在体内,一半在体外。在体内的主导你拓展精神空间的承载量与饱和度,体外的去寻找更加广阔的精神世界。在那个世界里有相遇,也有相识和相知,更有升华和积淀。
精神空间的贫瘠和丰盈,决定了一个人灵魂的高度,也决定着他是有趣的还是无趣的。因而人们常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百里挑一。如何让一个灵魂变得有趣应该是我们一生追求的境界。
人是有灵魂的。人身上有一种整体的东西,它在寻求,面对,体悟,评价整体的生命意义,尽管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始终以另一种方式在感知,促进,提升生命的价值,我们只能把这种东西叫作灵魂。从这个角度讲,人的生活分为三个部分:肉体生活,不外乎饮食男女;社会生活,包括在社会上做事以及与他人的交往;灵魂生活,即心灵对生命意义的沉思和体验。
肉体生活是动物性的,是人的本能,如同人饿了要吃饭,困了要睡觉一般,自然而然地存在着。吃多吃少,只有靠自己的感验了,吃得好与坏,也只有靠自己去实践,去劳作。社会生活是入世生活的根本所在,人只有融入社会,处理好人际关系,把自己的所做作为置于社会大环境下,才会实现自己的价值,体现人生的意义。灵魂生活,则是满足了肉体和社会社会后,人的精神世界的一种状态的展示和升华,灵魂有了安放,身心才会平静下来,不被外界的纷扰所困惑,所左右。
亚里斯多德认为,对于幸福而言,灵魂生活具有头等的重要性,因为肉体生活和社会生活都要依赖于外部条件,受制于外部环境,而灵魂生活却是自给自足的,同时,它又是人身上最接近神的部分,从沉思中获得的快乐几乎相当于神的快乐。
当然,感知这种神性的快乐,你的灵魂必须是有触角的,有敏感度,有感知这份快乐的力量,同时,还要是丰富的,没有这份基本的认知,你就无法享受到那份神性的快乐。
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物质生活的丰富,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一条捷径,或者抓住一次机遇,有时候轻而易举地就会获得这种丰富。但是,灵魂的丰富没有捷径可走,它应该是基于一种知识的累积,人生阅历的叠加,理性的成熟,精神世界的观照,思想行为的省察。它是自我内心世界的一种充盈和升华。没有精神世界内在的丰盈和充实,灵魂就无法上升到一个高度,提升到一个层次。
有了这份认知,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人,拥有极充裕的物质财富,却如同一具行尸走肉,没有寄托,没有止境,因为他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人,或者说是灵魂浅薄的人。他的内心只有欲望,贪念和妄想,没有满足的时候,因此,他不会拥有真正意义上的快乐。而灵魂高贵,精神丰富,内心充实,即使没有过多的财富,他也会在灵魂的富足中徜徉,飘逸,独享那份安宁和静谧。不会被世俗牵扯,羁绊,迷失在茫茫尘世中。
每一个生命与灵魂都需有所寄居有所安放。丰富你的灵魂,是你生命本性里的需求,也是安放自我的必然选择。那么,你最好的选择就是走进自己的内心。只有走近自己的内心,你才会看见灵魂的丰富与浅薄,不被尘世的繁复和虚无所遮蔽。犹如奥勒留所说,一个人退到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如退入自己的心灵更为宁静和更少苦恼,特别是当他在心里有这种思想的时候。退入到内心世界里,你就会拥有一份平常心,客观冷静地去观瞻灵魂的高度和厚度。
起始于本性之中的灵魂,它伴随着本性的锤炼而柔韧,而饱满,它需要高举远慕之态,慎思明辨,在人生历练中淬炼,在生活磨砺中观照,在精神升华中省察。一个人的灵魂应该是自由的、轻盈的、飘逸的、丰润的。它不会被任何事物所羁绊,所纷扰,所制约。高度自治的灵魂,不仅有厚度,更有温度,它以更大更广的情怀体谅包容一切,包括你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生活的烦恼和痛苦,精神的核心和要义,思想的意识和行为。有了灵魂的支撑,人生便是积极的,乐观的,蓬勃的,激昂的,也是愉悦的,怡然的;有了灵魂的支撑,也一定拥有坚韧的定力,厚实的底蕴,不会被外界诱惑而丢失自我,迷失方向。
我们一生也不会看到自己的灵魂,但你仍然要对它保持尊重。因为它是你的寄托,是你的支撑,更是你在尘世里获得生命意义的最佳角色。你如果尊重你的灵魂,你就应该丰富它,在观照和省察中净化它。

  • 超越金融(纪念版)读后感500字(3)篇
  • 等待读后感500字(3)篇
  • 等待读后感500字(3)篇
  • 超越金融(纪念版)读后感500字(3)篇
  • 渴望生活:梵高传读后感500字(3)篇
  • 只管去做读后感500字(3)篇
  • 一见你就好心情读后感500字(3)篇
  • 万物静默如谜(精装纪念版)读后感500字(3)篇
  • 北野武的小酒馆读后感500字(3)篇
  • 我的前半生(尊龙主演电影《末代皇帝》原著)读后感5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