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小窗幽记(中华国学经典)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

2019-05-17 23:01:57 读后感
小窗幽记(中华国学经典)
作者:袁堂欣 谢志强主编
《小窗幽记》内容涵盖了立德、修身、读书、为学、立业等诸多人生话题,陈说利害、指点迷津,以言醒世,赞美人世间一切真情实感;劝勉人们要有高尚的品德、丰富的学识和良好的性情。《小窗幽记》所选格言妙语、小品片句,或含蓄蕴藉,令人回味悠长;或情趣盎然,读来津津有味。 目录
小窗幽记(中华国学经典)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1)篇

一本类似于增广贤文和菜根谭的经典,但和那两本不同的是,本书除了有作者对社会和人生百态的批判和思考的格言警句以外,还有很多是作者对艺术、诗歌、宗教等的感悟,语言优美,引人深思,值得一读。摘录几则经典的格言如下:

天薄我福,吾厚吾德以迎之:天劳我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厄我遇,吾亨吾道以通之。
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要看他会受。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祸儆之,要看他会救。
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 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从极迷处识迷,则到处醒; 将难放怀一放,则万境宽。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 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
人生待足何时足,未老得闲始是闲。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 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跟。
彼无望德,此无示恩,穷交所以能长;望不胜奢,欲不胜餍,利交所以必伤。
待人而留有余不尽之恩,可以维系无厌之人心;御事而留有余不尽之智,可以提防不测之事变。
放得俗人心下,方可为丈夫;放得丈夫心下,方名为仙佛;放得仙佛心下,方名为得道。
无事如有事,时提防,可以弭意外之变;有事如无事,时镇定,可以销局中之危。
人生有书可读,有暇得读,有资能读,又涵养之如不识字人,是谓善读书者。享世间清福,未有过于此也。
闭门阅佛书,开门接佳客,出门寻山水,此人生三乐。
必出世者,方能入世,不则世缘易堕。 必入世者,方能出世,不则空趣难持。
有书癖而无剪裁,徒号书橱;
惟名饮而少蕴藉,终非名饮。

小窗幽记(中华国学经典)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2)篇

称清词丽句不当,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更佳……

《小窗幽记》始于“醒”,终于“倩”,文中渗透着哲人的辩证观点,和《道德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虽混迹尘中,却高视物外;在对浇漓世风的批判中,透露出哲人式的冷隽(有个别消极避世的观点应辩证看待);而其形又似《菜根谭》,格言玲珑剔透,短小精美,而又美在一个“幽”字,像是作者胸怀闲云野鹤之趣独坐小窗前,对生活有所感而信手记来,读来似诗似文却又通俗易懂,促人警省,益人心智……

小窗幽记(中华国学经典)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3)篇

初读此书时年幼,尚不能安心静读,看了一点便将其束之高阁了。现在读完此书,不禁一感时光使人成长,二叹时光之匆匆。大概总结下,《小窗幽记》主要内容涵盖人情世故、立德修身、为学、立业等人生所要经历的话题:警句醒世,指点迷津;求学读书之道,劝勉人要丰富学识,培养良好的情操;修身养性,正己身,御名利之诱惑;写情,颂扬坚贞之爱,赞美真情实感的流露;状物,提倡感受自然之美,体味景物韵味。书中透露着浓厚的佛家和道家思想,主张清静无为,万法皆空,也蕴含着相反可相成,相得益彰这样的朴素的辩证思想。这些格言妙语或只言片句,韵味无穷,但于我而言,其意理解,却做不到,正处于人生大好年华,诸多想拥有,诸般想尝试,心境与文中境界暂不相溶,待度过一段时光,经历一番世故再来读此书吧。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