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清明上河图密码:隐藏在千古名画中的阴谋与杀局 读后感(3)篇

2019-07-08 06:21:28 读后感
清明上河图密码:隐藏在千古名画中的阴谋与杀局
作者:冶文彪
全图824位人物,每个人都有名有姓,佯装、埋伏在舟船车轿、酒肆楼阁中。看似太平盛世,其实杀机四伏。翻开本书,在小贩的叫卖声中,金、辽、西夏、高丽等国的间谍、刺客已经潜伏入画,824个人物逐一复活,只待客船穿过虹桥,就一起拉开北宋帝国覆灭的序幕。
清明上河图密码:隐藏在千古名画中的阴谋与杀局 读后感 第(1)篇

历史是一堆灰烬,但灰烬深处有余温。

第100本读完的书——《清明上河图密码1》,作者冶文彪以画成书,去揭秘画作背后的故事,张择端也在其中客串了一把,可谓本色出演,去开篇,去引出下一部,去还原画作的创作及其背后的故事。

清明,虹桥,画作最精彩的场景,梅船的凭空消失,连带二十多条人命,赵不尤——八子案,墨儿——香袋案,瓣儿——无头尸案,赵不弃——变身案,一局套一局,赵氏一家一步步解开谜底,与之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梅船案真相也慢慢浮出水面。

人在江湖,有人必有争,有争必有局,同一个局,只看每个人的选择,所不同者,恐怕只在一点不忍之心,一点不忍之心,便能给人一条活路,自己也多一分安心。

与人方便与己方便,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PS【度娘】: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宽25.2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清明上河图》虽然场面热闹,但表现的并非繁荣市景,而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官兵懒散税务重。

清明上河图密码:隐藏在千古名画中的阴谋与杀局 读后感 第(2)篇

4/24 《清明上河图密码》 年前无意中看到这本书,以为是一本与《清明上河图》相关的历史书,读了开头才发现被标题了,但因太引人入胜而不能自拔。可能是自己基本没读过悬疑推理类小说,感觉这本书写的实在是好,不论是从写作手法、结构、措辞还是作者的文化底蕴,都觉得这本书应该获得文学大奖。本书先后介绍了八子案、香袋案、范楼案、变身案与梅船案,每个案件都在真相呼之欲出时戛然而止,着实吊足了读者的胃口,简直666。这几案分别由赵家兄妹四人分别侦破,最后又统一到一个大案中,读起来那是环环相扣,让人佩服的是作者几乎没有留下一个漏洞,简直让人佩服到五体投地。作者究竟花了多少心血简直细思恐极。作者在书中不断援引孔孟二程等人的经典论述,可见是个儒学大家,后来经查才知,其之前还出版过《人皮论语》一书,回头细细品读。快要读完这本书的时候,偶然发现,原来《清明密码》是一套书,作者于今年2月4日刚刚完成第五部,看来这个坑得慢慢填了。非常诚挚地把本书推荐给大家,也衷心希望作者冶文彪能够早日获得文学大奖!n

清明上河图密码:隐藏在千古名画中的阴谋与杀局 读后感 第(3)篇

《清明上河图密码1》,第一次读是三年前了,只读了第一本,故事大多记不清了,但当时就非常佩服作者的深厚的文史功底和架构故事的能力,其实感觉最后的结局有点过于仓促,并不是我最喜欢的推理类型,一些线索的融合和推理的过程描述有些粗糙,很多时候像是灵光一现就冒出了正确答案的感觉,一两次可以,次数多了就觉得太过巧合,另外似乎赵家人有了名侦探柯南的能力,走哪儿哪儿犯案。结尾有些过于圆满了,似乎突然有那么一点点理解悲剧故事的美了。但整体而言,实数不错的中文推理故事,故事完成度很高,前文铺垫的很多细节在后文中也都加以利用了,另外很佩服作者的古文功底以及对宋史和北宋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甚至方言的了解,作为一个开封人,给个评价,中[偷笑]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