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精华本)读后感1500字(3)篇

是一本n1⃣️ 随便打开读几页都能有收获的书;n2⃣️ 值得买纸质版并且常常翻阅的书。一个优秀的人背后一定有一个不平凡的家庭。曾家人才辈出,严格而且优秀的家风是重要因素,家风的建立完善和传承离不开曾国藩这位严于律己、也严格要求家里兄弟儿女的家长。很喜欢他的为人处事哲学,内敛而又不失人情味。猜想他的性格也是温和谦逊的。曾老师是三观的老师n⭐️⭐️部分摘录⭐️⭐️n▶️为学与读书n▪️【读书目的】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以图自卫其身。▪️【读书与行动】盖人不读书则已,亦既自名曰“读书人”,则必从事于《大学》。《大学》之纲领有三:明德、新民、止至善,皆我分内事也。若读书不能体贴到身上去,谓此三项与我身了不相涉,则读书何用?虽使能文能诗,博雅自诩,亦只算得识字之牧猪奴耳!n▪️【读书与做人】于“孝弟”两字上,尽一分便是一分学,尽十分便是十分学。今人读书皆为科名起见,于孝弟伦纪之大,反似与书不相关。殊不知书上所载的,作文时所代圣贤说的,无非要明白这个道理。若果事事做得,即笔下说不出何妨?若事事不能做,并有亏于伦纪之大,即文章说得好,亦只算个名教中之罪人。▪️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静”字功夫最是要紧。若不静,则省身也不密,见理也不明,都是浮的。▪️【读书不必找地方】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n▪️【读书没有偷懒借口】切勿以家中有事而间断看书之课,又弗以考试将近而间断看书之课。虽走路之日,到店亦可看;考试之日,出场亦可看也。▪️【读书人要有志、识、恒】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如何读一本书】尔先须过笔圈点一遍,然后自选几篇读熟。即不读亦可,无论何书,总须从首至尾通看一遍,不然,乱翻几页,摘抄几篇,而此书之大局精处茫然不知也。▪️【今日功课今日做】虽极忙,亦须了本日功课,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哲学n��天下有益之事,即有足损者寓乎其中,不可不辨。��凡盛衰在气象。气象盛,则虽饥亦乐,气象衰,则虽饱亦忧。��【顺境逆境】君子之处顺境,兢兢焉常觉天之过厚于我,我当以所余补人之不足;君子之处啬境,亦兢兢焉常觉天之厚于我:非果厚也,以为较之尤啬者,而我固已厚矣。古人所谓境地须看不如我者,此之谓也。��【求阙】人不可无缺陷也。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天有孤虚,地阙东南,未有常全而不缺者。��【一鼓作气少犹豫不决】凡仁心之发,必一鼓作气,尽吾力之所能为。稍有转念,则疑心生,私心亦生。疑心生则计较多,而出纳吝矣;私心生则好恶偏,而轻重乖矣。��【为人处事】人心之坏,又处处使人寒心。吾惟尽一分心,作一日事,至于成败,则不能复计较矣。��【待人处事】纵人以巧诈来,我仍以浑含应之,以诚愚应之;久之,则人之意也消。若勾心斗角,相迎相距,则报复无已时耳。��【命运谁做主?】凡富贵功名,皆有命定,半由人力,半由天事。惟学作圣贤,全由自己作主,不与天命相干涉。吾有志学为圣贤,少时欠居敬工夫,至今犹不免偶有戏言戏动。尔宜举止端庄,言不妄发,则入德之基也。祸福由天主之,善恶由人主之。由天主者无可如何,只得听之;由人主者,尽得一分算一分,撑得一日算一日。��【何为“强”?】古语云:自胜之谓强。曰强制,曰强恕,曰强为善,皆自胜之义也。如不惯早起,而强之未明即起;不惯庄敬,而强之坐尸立斋;不惯劳苦,而强之与士卒同甘苦,强之勤劳不倦:是即强也。不惯有恒,而强之贞恒,即毅也。舍此而求以客气胜人,是刚愎而已矣。二者相似,而其流相去霄壤,不可不察,不可不谨。��【敬畏之心】“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n��【制胜之道在人不在器】然制胜之道,实在人而不在器。真美人不甚争珠翠,真书家不甚争笔墨,然则将士之真善战者,岂必力争洋枪洋药乎?n��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次浩大是真正受用。▶️养身要言:n一阳初动处,万物始生时。不藏怒焉,不宿怨焉。——右仁,所以养肝也。内而整齐思虑,外而敬慎威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右礼,所以养心也。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作事有恒,容止有定。——右信,所以养脾也。扩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裁之吾心而安,揆之天理而顺。——右义,所以养肺也。心欲其定,气欲其定,神欲其定,体欲其定。——右智,所以养肾也。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气;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勤者生动之气,俭者收敛之气。有此二字,家运断无不兴之理。每日无论如何忙迫,总须略有抽闲之时,或静坐,或渴睡,或散步。火不动,则水得所养矣。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心既知有善知有恶,而不能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则谓之自欺。方寸之自欺与否,盖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家风n��吾细思凡天下官宦之家,多只一代享用便尽,其子孙始而骄佚,继而流荡,终而沟壑,能庆延一二代者鲜矣。商贾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勤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
曾国藩家书(精华本)读后感1500字 第(2)篇文正公做人做事不外忠义礼孝信廉谦。书中摘录的家书中的一段话,印象极深:
静中细思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大地数万里不可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所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粒耳。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约守之;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夫如是,则自私自满之见可渐渐蠲除矣。
其人其事,硬悔二诀,出世为道,入世奉儒,两相圆融,尽得大乘。
曾国藩家书(精华本)读后感1500字 第(3)篇这是一本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立身之道、为官之道的书。难以言表的引人入胜!出乎意料的受益匪浅!
这个版本的《曾国藩家书》不仅有家书原文,还有编者注,在编者的注释下可以了解到每一封家书的历史背景和深刻内涵,便于我们更好的理解曾国藩的用意。
从曾国藩给长辈写信,给兄弟写信,以及对子女的谆谆教诲中可以看出,曾国藩作为儿子、兄弟、家长的责任意识和角色意识。其对于子孙的长远关怀,更多的是形而上的智慧的传授,而不是形而下的财富的遗留。曾氏一族代有才人出,长盛不衰,便是得益于这良好的家族之风。
这本书值得任何年龄段的人细细品读,里面所蕴含的各种滋味和各种道理不是只言片语就能表达的。
五星太少了,我想给九颗星,留一颗星给曾国藩的“求阙”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