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先生的家书读后感500字(3)篇

这本书用书信的方式展示了历史上许多大先生的另一面,因为谁都不会对自己的子女撒谎或有所保留,所以研读书信可以更好的了解一个人的心路历程以及人生经验。
全书按主题将书信分为生活,处世,修身,治学四个部分,选取了较为有名的家书加以解读,展示了各个时代风云人物孜孜不倦,舐犊情深的一面。
生活篇中印象较为深刻的是胡适先生的家书,除了叮嘱学业为重外,对于子女生活方面的关怀可谓无微不至,细致到不喝生冷水,不要买地摊食物,微生物可怕之类的描述,正如解读中所述,写到最后,胡适更像是一个絮絮叨叨的母亲,父爱如山,有时也可以涓涓细流。
处世篇中Earl of Chesterfield的家书较为精彩,被誉为绅士教科书,另外一篇林则徐的家书也得很精彩,凝结了宦海沉浮几十载的感悟,寥寥数语,字字机杼。
若于世事,则应息息谨慎,步步为营,若才不逮而思徼幸,或力不及而谋痨等,又或胸无主宰,盲人瞎马,则祸患之来,不旋踵矣。
修身篇中温斯顿丘吉尔一个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左右世界格局走向的政治家演说家,在给孩子的信中有关于习惯的有一段非常细致甚至冗长的描述,但是细看满满都是温情,且不只是高谈阔论,而是如何培养好习惯的白皮书。
治学篇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封书信与治学无关,是梁启超写给梁思成和林徽因的信,在遭遇国与家的巨大变故下,一个发起“公车上书”,“戊戌变法”,当过通缉犯,写出慷慨激昂《少年中国说》的梁启超也不得不发出“人之生也,与忧患俱来,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感慨,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但是这封信传达给梁思成的是那份冷静,坚强和义不容辞的担当。
读完这本书,自然的想起了萨松的经典诗句:
In me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
本书分为四部份,生活,处事,修身,中学,摘取几位古今中外的可堪敬为大先生的名人家书再加上作者的个人解读而成书,从一封封家书里感受到了父亲母亲对孩子的谆谆教诲和浓浓爱意,感受到父亲母亲对子女学业有成,事业有成,生活快乐的殷切期望。印象最深的是生活篇胡适家书的“微生物可怕”,告诫儿子注意健康,保重身体;处事篇中为他人着想,你想别人怎么对待你,你就怎么对待别人等父亲对孩子的提点;修身篇中的积累与专注两个词,治学篇左宗棠对儿子们读书“三到”的教导等。
看书名有“大先生”三字,以为就是中国名人的家书,说到“先生”一词,心中总有一股敬仰之情悠然而生,带着一腔敬仰先生的热情看一封封家书,才发现是古今中外的名人都有一些,是我对“先生”一词定义的范围太宅了,惭愧。看这些家书时有快速跳过读完的,也有细细品味的,很享受细细品读的家书,既感受到一个父亲一个母亲对孩子的深厚的关爱,其中的教诲也对自己有警醒提点的用处。读这本书,让我想起了《见字如面》这个节目,每一封信都饱含了真挚浓厚的情感,给我以切身的感动。
见字如面 如雁带去思念
见字如面 如歌抚慰流年
无论相隔多久又或多远
总能让我思绪万千
大先生的家书读后感500字 第(3)篇本书收录了弗洛姆、苏霍姆林斯基、鲁迅、梁启超、诸葛亮、曾国藩等人写给孩子的家书,一封封书信,一番番父母心,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望子成龙的焦躁,有的只是这些“大先生”把满腹经纶与人生阅历化作对孩子谆谆教导的智慧!一封封信中,满满的平和豁达,满满的积极上进,满满的智慧之语。
信中,有对孩子人生观与价值取向的教导,有具体行为习惯的指引,有对理想的追求,更有对为人处事的探讨。有坚定的信念,有严谨认真的态度,有积极的追求,更有淡泊宁静的情怀。
一封封信,读来有种聆听教诲、受益匪浅的享受感!有种感觉不由得涌上心头:“能有幸听人这样给你讲道理,真好!”
《大先生的家书》,能有幸遇到,有幸从书中聆听“大先生”的教诲,接触到人生另一种开阔之地,感受到那种宽广豁达、宁静致远的人生境界,幸甚幸甚!再一次感受到读书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