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毛泽东读二十四史读后感1500字(3)篇

2019-04-27 10:40:05 读后感
毛泽东读二十四史
作者:卢志丹
本书是一部全面介绍毛泽东读二十四史、用二十四史的读书心得。全书讲述了毛泽东研读二十四史的厚今博古,他运用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去批判问现象。他的观点和方法,深刻地贯注在他读史的过程中。翻开这部《二十四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许多册、许多页上都留有他当年阅读时的批画符号和批注文字。《毛泽东读二十四史》是毛泽东留给我们的一份非常珍贵的历史遗产,是一份不可再得的精神财富。学习、研究毛泽东读二十四史的实践和所作的批注和批画,对我们全面认识毛泽东,全面理解毛泽东,全面评价毛泽东,全面继承和发展毛泽东等都是很有益处的。
毛泽东读二十四史读后感1500字 第(1)篇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毛主席成功两大法宝1、善于总结2、善于团结,走群众演员。

此文展现主席博学多识的一面,读书能够学习致用,以史为鉴效仿古人神交。

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

原来毛主席也想到过:

毛泽东特意从《后汉书》中挑出了放牛娃刘盆子的传记,让王洪文阅读,无非是提醒他:按照刘盆子的资历、能力和社会地位,是不行的,只是依仗着刘氏宗室这一条,“摸彩”摸得了一个皇帝的宝座;你王洪文资历很浅,只是依靠“文革”中造反起家。你要有自知之明。如果不学习,少长进,结果也会像刘盆子那样,即使身居高位,仍然不务正业,最后将以失败而告终。

当时,毛泽东对王洪文确是抱有希望的,但同时,心中也有隐忧:在我们党的历史上,选拔一个工人担任党内的高级领导职务,是有过先例的,王洪文能不能胜任呢?毛泽东对此当然很担忧。

毛泽东读二十四史读后感1500字 第(2)篇

《 二十四史》一直到伴随着我从童年到进入高中,进入大学,直到现在。读史使人明智,可是历史总是胜者讲诉的,我们又能从这不会言语的书本中,发现多少历史的真相。当然这些都是史学家们需要考虑的事情,我们只需明白自己的知识中,有七分真,三分假的,进而不要过度的迷信自己。当年曾国藩第一次会考失利,从京师回乡途中,在江边的书摊上发现了一套完整的史记,就花光了身上全部的银子,买了一套带回家,复习之余,好好的阅读。毛泽东从湖南一师只上了半年就退学了,躲在长沙的省图书馆里,自己阅读,每天天不亮就过去,中午只吃些干粮,直到闭馆才回家。这样坚持了将近一年,后来又经老师的推荐去北京大学图书馆,做了图书管理员,更是每天废寝忘食地读书。至于为什么读书,我的理解就是通过读书锻炼我们的大脑,锻炼我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更进一步预判问题的能力。思考也像体育运动一样,通过反复的锻炼,拓宽思维的纬度,加强思维肌肉的记忆,提高技能,最终像拥有强健的体魄一样,也拥有强健的大脑。在这令人迷茫无助的人生中,劈荆斩棘,闯出一条光明之路。

毛泽东读二十四史读后感1500字 第(3)篇

1.毛泽东熟读史书,很多见解和思想策略都来自史书,二十四史是中华文化的经典,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文化宝库,我们有空应该读读,读史使人明智。唯物辩证地去看史书,史书记载的也有很多是假的,二十四史4000多万字,再加上清史,近现代史的话,要看完,记住也很难。毛在建国后依然熟读史书,他之前就看过很多,但是书这么多总是容易忘,因此多加翻阅慢慢记住。他是以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的角度和高度去看待问题,因此毛的看法对我们是很有裨益。但是这本书写的并不咋样。2.我想起自己也看过不少历史类书,像王安石传,毛泽东传,周恩来传,宋史,元史,三国演义,南北朝史等,不仅是史书,包括其他书籍,但是一想起来书中内容又发觉自己脑子一片空白,让自己说说竟讲不出来,书可谓熟读深思子自知,看来还是时不时要翻阅一下,不然就忘了,就像去年读的《原来这就是宋史》我就忘了书中人物和我写的笔记了,记忆衰退竟如此。

  • 超越金融(纪念版)读后感500字(3)篇
  • 等待读后感500字(3)篇
  • 等待读后感500字(3)篇
  • 超越金融(纪念版)读后感500字(3)篇
  • 渴望生活:梵高传读后感500字(3)篇
  • 只管去做读后感500字(3)篇
  • 一见你就好心情读后感500字(3)篇
  • 万物静默如谜(精装纪念版)读后感500字(3)篇
  • 北野武的小酒馆读后感500字(3)篇
  • 我的前半生(尊龙主演电影《末代皇帝》原著)读后感5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