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卡夫卡奖获奖作品:受活 读后感(3)篇

2019-07-25 06:23:27 读后感
卡夫卡奖获奖作品:受活
作者:阎连科
在一个叫受活庄的地方,这是一个遗世独立、鲜为人知的村落,所有村民都天生残疾,视健全者为另类。主人公柳县长异想天开,想用重金购买列宁的遗体以发展旅游经济,于是,这个由残疾人组成的村庄开始了走向外部世界的不归路:村民们组建了绝术团,在柳县长的带领下红遍方圆百里。
卡夫卡奖获奖作品:受活 读后感 第(1)篇

本书塑造了三大矛盾,通过这些冲突,质疑乃至批判了革命的虚无和人性的丑恶一面。

第一,  以茅枝婆为代表的受活村民与柳鹰雀为代表的革命者的矛盾,反映的是阶级矛盾。受活村原本是个自给自足,安定平静的世外之地,民风淳朴,并不存在阶级冲突。可是在革命中,必须要创造出阶级斗争。“公社要每个大队每半月轮流送去一个地主、富农、反革命、坏蛋或右派,……以装饰社会的政治风景气象。……逢了节日,也要召开批斗会,像过节唱戏样让杜员群众受活受活”。加入革命并未给受活村带来美好生活,而只有统治和奴役。在随后的大跃进时期,入社的身份给了革命者和其他人“洗劫”受活村财产的正当理由,在饥荒年代更是如此,存粮充足的受活村被反复要求“支持革命,爱护同胞”而上缴维持性命的粮食。即使到了新时代,在演出中,他们付出了伤痛和努力,创造的财富也绝大部分被攫取。革命带给他们的,出了短暂的虚假繁荣,就是无穷无尽的伤痛。革命的本质其实就是打破原本的阶级统治关系,铸造新的阶级统治关系。可是,到底是无产阶级战胜了资产阶级,还是一直都是强权阶级统治和剥削着弱势阶级呢?

从柳县长来看,他真诚地认为自己是一个虔诚的革命者。从某种程度上看,他确实带领曾经治理的村,乡脱贫致富,如果购置列宁遗体的计划成功,他也将带领全县脱贫致富。然而,潜在的他做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并不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而是为了自己的仕途。他渴望自己成为万民敬仰的大人物,他为人民对他的感恩戴德甚至俯首帖耳非常受用。他知道马恩列宁斯大林胡志明金三胖,但他并不了解他们的思想,只关注他们的仕途晋升,并作为自己的目标,渴望步步升迁,甚至在计划将自己与列宁同葬受万民朝拜。为此他发展经济不择手段,鼓励人们哪怕去偷去抢去卖淫,只为了自己的仕途。尽管他的目的不是奴役和统治,但他并不是一个合格的人民的革命者。

第二,  圆全人与残疾人的矛盾,本质上还是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的矛盾。受活村一开始就是被社会所排挤的残障人士组成的村落,也因此被各种嫌弃而遗世独立。即使他们加入了革命,成为广大无产阶级的一分子,依然被排挤。人们不相信,这些残障人可以创造农业富足而给他们全部戴上富农和地主的帽子,饥荒年代除了公社各种名义的巧取豪夺,他们还被其他圆全人洗劫。其中一个人说了一句触目惊心的话,“我们也要活命啊,没办法,哪有残疾人比圆全人活得好的道理”。这是对自己罪行的辩解,更是丑恶人性在资源匮乏情况下的暴露。在他们最后一次演出,县长倒台之后,他们再次偷盗一空,又被一伙人再次趁火打劫。这一段读着我有杀了那几个禽兽的冲动,一群年轻身体健全的男人,将一群残疾人锁起来,用饥渴逼迫他们交出最后的钱财,在他们最终妥协后不守信用放人,将几个年轻女孩凌辱后方才离去。这是怎样的禽兽行径?在饥荒年代可以推卸,如今呢?这是赤裸裸的人性之恶,强者对弱者的无情剥削和践踏。身体上的残疾让他们被视为低人一等,卑如草芥,任人践踏。书中还有很多细节阐释这一冲突。如茅枝婆的孙女槐花,本是侏儒身材,因勾搭了县长书记而意外发育长高,成为“圆全人”,告诉自己的妹妹“残疾人”要和圆全男人睡觉才能摆脱,在大家被打劫,四姐妹被凌辱时,也暗示了她“没有哀嚎”而似乎不以被圆全男人轮番凌辱为耻,还欣然怀孕生下“圆全孩子”。这一点仅为个人解读。

第三,  茅枝婆与其他受活村民的矛盾。茅枝婆一开始就是个假的革命者,在受到入社后的各种打击,幻梦破灭后毅然决心退社。而受活村民则表现出相当的摇摆性。被批斗时怨恨茅枝婆想退社,茅枝婆牺牲自己救了大家又感激她,在大跃进和饥荒中被反复洗劫再次想退社,出去演出享受市场经济带来的巨大利益又拒绝退社,最终梦想破灭才同意退社。我们上学时被教育,农民阶级具有摇摆性,不适合进行革命。可是他们为什么会摇摆呢?不过是基于当下的利益罢了。普通民众并不具备较高的视野和逻辑能力,他们看不到也不在乎处于什么阶级。他们只想好好地生活,尽量多赚钱过得好,这无可厚非。但在某些时候也表现为自私自利,尔虞我诈,懦弱保守等。茅枝婆对革命的希望破灭是逐渐形成的,她超越了其他人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她多有文化,多能够看破阶级斗争,经济发展,人性虚伪的本质,而是她始终坚持的善良。做了受活村的领导,就要让村民过得好,就像她收留了几十只被社会抛弃的残障狗一样,一切都是出于人性最本能的善良。

这本书还有很多小的地方可以解读,暂时先写到这里。通过这些矛盾和冲突,展开了一幕巨大的悲剧。受活村经历了一大悲剧,柳县长的一生也是一大悲剧。

可是我们要追问的是,是什么造就了这些悲剧?

是错误的政治道路造成人民和革命者的悲剧,是人性本身的弱点,是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还是错误的时间错误的选择?或许都有吧。

而另一方面我们不禁沉思,受活村如果没有卷入革命,是否悲剧就不会发生?

卡夫卡奖获奖作品:受活 读后感 第(2)篇

好看。

作者说世界上没有真正的现实主义,全是被过滤了的。他说没有什么真实摆在面前。因此他一直在寻找被掩盖了的真实。我想,这种真实包括人性。无论现实或者非现实,人性终究才是作家应当探讨的东西。

作者从头到尾都在讽刺圆全人,但也从头到尾都在讽刺受活人。茅枝婆作为其中一个算是较为“正义”的代表,其实也被讽刺得七零八落。

——————————————

作者自己说他的作品里是有希望的,这个我不敢认同。从他的作品来看,有人的地方,就全是绝望。可能有点过分,但这确实是我的阅读感受。有那么一句话说:生而为人,我很抱歉。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要“抱歉”,对不起谁?应当是:生而为人,我很后悔。

长成一个人是一件很让人后悔的事啊。

啊,西湖的水,我的泪

卡夫卡奖获奖作品:受活 读后感 第(3)篇

王小波在《红佛夜奔》的序言中写道“假如本书有怪诞的地方,则非作者有意为之,而是历史的本来面貌”。用来说这本书,也未尝不可。

阎连科是一个懂得小说艺术的人,也懂得小说这一载体的本质。作为文学的一种形式,很多人尝试在这一形式下抓住点什么,真相或者历史,而我相信阎连科是抓住了一些东西的,抓住后就紧紧不放,像是找到一个矿井,不断的钻探,深挖,这就使小说的叙述超越了形式本身,而真正深入到小说的腹地,在那里将现实解剖。

这是一本很残酷的书,用荒诞不经的寓言来写那段历史,而它不止步于历史,它深入到了时代与人性厮杀的最前沿阵地。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