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婴国读后感500字(3)篇

总体评价
书中提出了“巨婴”的概念并能自圆其说,而且概念能比较好地解释中国人、家庭和社会出现的问题的原因。咨询案例典型且有代入感;行文“接地气”,论证的理论基本是经典理论,易于一般读者理解和接受。同时存在不足有:以合集的方式编辑,许多观点和案例有大量的重复(集中在后三章);存在逻辑不严谨、举例不太合适之处;书名是《巨婴国》,但是主要集中于中国人和中国家庭,对于社会方面的观察和论述的比较少;论证的理论基础和参考的文献不算丰富。
提 纲
一. 巨婴
1. 定义: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一个人的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欲期(0-1)、肛欲期(1-3)、俄期(3-5)、潜伏期(6-12)、生殖期(13-18)。中国人的集体心理年龄没有超过1岁,还停留在口欲期。口欲期,嘴部是快感中心。婴儿/巨婴会觉得,整个世界只有它一个人存在,且整个世界必须以他一个人的意志为核心,他接受不了不同,不同即是敌对世界。
2. 特征:1)共生心理。我和妈妈是一体的,甚至我就是宇宙,宇宙就是我。2)全能自恋。我无所不能,我一动念头,世界就该按照我的意思运转,否则我就会变成魔,有雷霆之怒,恨不得毁灭了全世界,或者毁了我自己。3)偏执分裂。我的意愿必须坚持下去,事情是二元对立不能并存的。
二. 共生:衍生出集体主义、利他主义。
个体的心理发展水平带太低,导致大多数人的里子是破碎的,必须千人一面,用共生的方式追求和他人的融合,以此将个体镶嵌进一个集体性自我中。
1. 导致:1)妈宝男(将好妈妈投射给真实的妈妈,而容易将坏妈妈投射给妻子);2)欲求不满的女人/ 过分主动的女人;3)“找妈”的情感模式、逼婚;4)自伤或自毁:被吞没创伤导致“不看不听不说”,甚至器质性损害(耳聋眼花等);伴侣常自伤、孩子常自毁;5)父亲被抹去(岳飞之父);6)紧急事情是站队为先,无视事实;7)形成互害型社会(缺乏共情能力、诛心);8)沟通受阻:以为我和你之间透明的,无需沟通即可了解彼此;即使出现问题,绕弯沟通。9)自闭和孤独。没有真正的亲密,存在透明的墙。
三. 全能自恋:
1.心理变化:全能自恋、必需听我;被拒产生摧毁欲,对内抑郁、不能动弹或毁灭自己,对外暴怒甚至毁灭他人;被迫害妄想、有主观敌意。
2. 分类:意志自恋(意愿必须付诸实施-导致强控制和暴烈情绪)、完美自恋(隐约:道德和能力;明确:个人形象。-导致过分挑剔对方,激怒对方)
3. 表现:卓越强迫症;想法多,行动难;诛心论;绝对禁止性超我;怕失控/怕鬼/怕黑(把内心的失控投射到外界);过分自我归因;
四、 中国家庭的外部轮回机制:基于安全感的婚姻→控制丈夫的妻子和逃走的丈夫→控制孩子的母亲和游离的父亲(出轨/工作)→新一代基于安全感的婚姻(中国母子关系凌驾于一切关系之上。欧美夫妻关系是主导)
五. 中国式好人:
1. 表现:按部就班;同一时间只处理一件事;有小爱好并缩在其中;自我坍缩;安静;情绪总在忍无可忍时爆发;讨好别人;过度付出(尤其是孩子);
2. 方式:灭绝掉自己的需求与声音;诱惑别人攻击自己,来释放自己的攻击性。
3. 导致:厌恶(用力过度的付出导致对方的心理负担);孤独;伴侣或孩子的逃离(甚至以自毁的方式);失去自我觉知能力;疾病;行羞耻感。
六. 建议:
1)成为自己:尊重自己和别人作为个体的价值,尊重自己的感受,展示真实自我;不做中国式好人,学会用愤怒表示界限(不含敌意的坚决);冥想和静坐;深度睡眠;
2)处事:不能再将感觉等同于事实;受挫时宣泄悲伤、寻求帮助,不过分自我归因;尊重事物客观规律,放下成见,建立充分关系;愤怒产生时大方表达愤怒,澄清敌意;
3)建立有质量的链接:真正的爱情(打破轮回机制第一条)、亲情(及时满足亲人的需求、敞开自己的情感)、工作(持续投入和努力,建立充分关系;)
4)母子关系:1岁前充分爱孩子、充分互动和皮肤接触;父亲要支持妻子抚养孩子、赶走孩子;延迟满足,让孩子明白,只要他持续努力与付出,世界会回应他;尊重孩子活力和性能量的流动和表达;给予孩子充分的选择和自由。
5)国家层面:法治和自由——法治提供准规则,而自由允许个性自我涌现。
七、其他
1. 习惯性迟到:潜意识尽可能多地待在我自己的世界里,尽可能少地进入别人的地盘。无法控制失控感、处理不适感。
2. 习惯性撒谎:我们有很多种微妙的方式逃离真自我,因为如果真自我不曾被看见,那么展现真自我,就成了羞耻或危险的事。
3.人智学:华德福学校的课程,老师会教学员如何通过感觉去认识一个事物,譬如观察一棵植物,打开你的所有感官——五种感官第六感以及其他,让这些感官去接受植物传来的信息,然后聆听这些感觉在传递什么样的信息,并以此判断这个植物的功效,结果会很神奇。一切事物都在发出他们的呼唤,让这些能量流进你的心,他会读到这些信息是什么。
巨婴国读后感500字 第(2)篇因为罗胖的介绍知道了这本书,买来放在一边,然后听说下架了,于是开始了阅读。
罗胖的介绍很精彩,很认同他在节目中介绍的国人巨婴心态,但真的开始阅读武志红的书后却不禁不寒而栗,作者描述的世界,粗粗看上去感觉论述精彩,逻辑严密,但转念一想却发现原来这个世界已经没了正常的行为,所有行为和现象都被归结成为全能自恋本我和绝对禁止性超我,这个世界何其可怕?一个世界,一种文化怎么可能如此简单,用如此符号化的方式来诠释?
作者采取很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来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可以称为一家之言,但很难不让人产生这是一种预设立场而后拼凑现象的论述方式。
集体性自我会形成互害社会,这是多么荒唐的观点。
作者提出公众舆论不等于正义,不屈从政府很难,不流于媚俗同样很难。非常赞同。
作者将很多社会现象串联到一起,妈宝男,全能妈,娘炮,暖男大叔,萌妹子,原来一切都源于“巨婴”。
查了一下知乎和豆瓣上的评论,不出意外,几乎一边倒的批判,很多书评非常精彩。但是即便不同意作者的观点,就有必要下架吗?
鲁迅先生写“吃人”,柏杨先生写“丑陋的中国人”,于其时,对于国人的冲击会比今日的巨婴小吗?
伏尔泰先生的那句誓死捍卫用在这里非常恰当。
同意一些网友的议论,可能这本书从社会学而不是心理学角度解读更有价值。
中国怎么可能是个巨婴国?即便是我们现在处于文化低潮期,即便我们的国民文明程度较低,便可以一股脑把狗血全扣在自己头上?真正的莫名其妙。
巨婴国读后感500字 第(3)篇用2个星期的时间认真地读完了这本被禁掉的《巨婴国》,终于把对某些社会或家庭现象的理解从只知其然提高到知其所以然的程度,幸甚至哉。
知其所以然的好处就是,如果我们愿意且有足够的意志去改变,那么它让我们知道从哪着手去改变。
此书把中国传统的东西批判的差不多了,怪不得会被禁。
此书某些引述来源过于单一,有时让人觉得心理学界难道就那么几个人?
此书某些例证,且是新闻中真实发生的例证,在原文中出现两次,而结果却截然相反,而相反的原因居然是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反而大大降低了说服力,太不严谨。
总的来说,还是一本好书,希望能解禁,我们如果接受不了不同的声音,那么我们必然走不了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