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1500字(3)篇

听书过后并没有想要去读一读的愿望,无奈阴差阳错竟然也拿到了一本。不经意的翻开,却再也放不下了。村上先生说“人生基本是孤独的,但同时又能通过孤独这一频道同他人沟通,我写小说的用意就在这里。”“人们总要进入自己一个人的世界,在进得最深的地方就会产生连带感,或者说人们总要深深挖洞。只要一直挖下去就会在某处同别人连在一起,而用围墙把自己围起来是不行的。”这本书,要静静品读。如书中所讲,入口石 似乎每一个人都在不知不觉中经历过一般,不知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忽然间就如同中了魔咒,于是如主人公般,带着空壳,似乎行走着别人的人生,直到哪一天哪一个契机,才会忽然醒来。如同《大公三重奏》这一曲子带给星野君的微妙。而生活便如同走入那森林一样,一开始,还能看到自己的小屋,而一旦走过那一个临界点,便全然迷失在森林里,在自己创建的迷宫里行走,自己命名为寻找自由.......书中所描绘的是一个梦境与现实交织着的世界里,而你我又何尝不是在这同样的世界里追寻着什么,殊不知,却走不出“自己”这座迷宫...“在雨中就彻底成为雨的一部分,置身于清晨之中就完全是清晨的一部分,在我面前你就成了我的一部分,而我既是我又彻头彻尾成为你的一部分是极为顺理成章的事。当我们把自己融入,就什么问题也不会发生,一切简单得像在天上飞”“世界是一个隐喻”,乌鸦是光的源头……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1500字 第(2)篇海边的卡夫卡是我读的村上第一部小说。此后读完了他所有的中长篇小说。第一次读是纸质书,说是借阅,后来也并未归还。这次是重读。
村上的作品不止一次的描写异度空间,却没有灵异的感觉,有一种平静的真实。错位的时空和现实世界总会有某一处交汇。不同在于,你不会轻易质疑那种真实性,更愿意相信只是自己未曾亲历。
人格的多重,内心的分裂,矛盾,纠缠,欲望,罪恶感,对虚无以及活着的疑问,村上把这些割裂的部分化为人物,置于不同的时空之中,恰似收拾的整洁,条理分明橱柜隔间,搁置不同的器具用品。
当所有的冲突结束,到了结尾,又圆融回一体。
十五岁弑父并且同母亲交合的少年,在诅咒中成长,最终完成了救赎。父亲代表着什么,权威?或是一直压迫成长的具备窒息感的生存空间?而母亲,就像成长终究以断乳为节点,走出依恋,占有,而发育成完全的人格。
最打动人的仍然是那惟妙细微的错位时空描写,像是用量子力学的物理学观念写出的小说。
异位时空或许无法求证,而人类终于窥伺到第一张黑洞的照片。但有一点,每个人的内心难道不是多重世界的吗?如此,外在的时空也成了隐喻,恰如内心。
海边卡夫卡是写给每一个人的书,或多或少,你都能读到自己熟悉的律动。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1500字 第(3)篇脱开书中的各种隐喻,还有包裹在深层的日本文化的母题不谈,紧紧去看一个15岁少年的成长,书中的文字也充满了激动人心的力量。一个人的成长之路是多么的艰难又漫长啊,充满了无限的孤独,然而即便如此,这样的成长之路既没有回头路可走,前程又遍布陷阱,甚至还有居心不良的人随时给你重重一击。有太多的规矩不能逾越,有太多的边界框住了我们的行动和思想,看到别人的成功之路也无法履辙前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别人的坦途有可能是自己的深渊、心灵的牢笼……
所有的人都在走着自己的路,你没有什么能够告诉别人,因为“真正的答案是不能诉诸语言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磨难,每个人却也各自有自己的机缘。不是你遇到琼尼沃克,我遇到大岛佐伯,而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琼尼沃克和大岛佐伯,每个人都要经历杀伐果决,每个人也都要经历生离死别。成为一个勇敢的人吧,成为一个强大的人吧,即便天塌下来,也要抢着去抗!
但是在成长的路上,不管我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希望有你记住我。只要有你记住我,被这个世界上其他所有人忘掉都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