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读后感1500字(3)篇

2019年第五本书,霍华德·马斯克的第二本书,全书30万字。【个人点评】n本书评分3星。30万字的作品,作者花了大量的讲周期的重要性,强调投资者应当要倾听周期,定位周期并应对周期。但却没有细致讲如何定位周期的具体办法。导致读者没法从本书中学习到识别与应对周期的方法。作者介绍:n霍华德·马斯克,其橡树资本覆盖不良债权、权益、固定收等领域,管理规模超1200亿美元,过去22年复合收益19%。其核心理念:n* 投资实为应对未来,未来不应该被看作是一个固定的结果,注定会发生,而是应该看成一连串的概率分布情景。* 霍华德在投资中,关注基本面(“可知的”行业、企业、证券的基本面)、市场面以及组合面(策略,理解投资环境,决定投资组合的策略布局)。* 理解风险。卓越的投资人核心能力在于找到收益与风险存在不对称性的机会,即创造不对称业绩。* 识别周期与应对周期n一、认识周期的三大规律n天地有道,经济、企业、市场亦和天地一样,遵循一再重复的模式有规律地运行,此重复发生的模式即为周期。经济、企业、市场周期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个:1、自然发生的现象;2、人类主观心理的起起伏伏;3、人类行为与客观世界的相互影响。二、分析周期(各类周期)n(一)各类周期n经济周期——政府调节逆周期——企业盈利周期——投资人心理与情绪钟摆——风险偏好程度n经济社会中存在各类周期,例如“猪周期”、化工品的价格周期、再如白酒行业亦有其自身的产能周期。不同行业均有自己的周期,研究不同周期的规律,对实操的投资交易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二)经济周期n长期经济增长趋势受到工作小时数(劳动人口*人均工作小时数)、每小时劳动产出值(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关于长短期经济周期,为什么会出现短期经济增长与长期经济增长的偏离?n因为人的参与n内部性因素:受到经济体内部经济单位所做决策发生变动的影响,如增加消费OR增加储蓄、增加存货或减少存货;n外部性因素:自然时间(干旱、飓风、地震)、经济体外部事件(如全球经济收缩)n【关于经济周期,霍华德的解释分析挺一般,Ray·Dalio的经济机器的运行逻辑视频中讲解的更易理解。事实上,当人的行为造成经济总产出的波动时,便在导致经济周期的产生。当人类通过借贷增长当期消费,而减少未来消费时,便造成了经济产出的波动,经济机器中信贷的正负反馈机制,进一步放大了该波动。人类整体在经济增长较快时过于乐观,又在经济增长较慢时过于悲观,导致短期经济增长围绕至长期经济均衡增长水平做周期性的波动。】n(三)市场的放大机制n1、经济增长的波动与企业盈利的波动n经济增长的波动造成企业盈利的波动,但因为企业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的存在,企业盈利幅度的波动会远远大于GDP增长的波动。2、证券市场价格会放大企业盈利的波动n证券市场的价格波动幅度远远大于公司盈利的波动幅度,通过当公司盈利较好时,证券市场的价格上涨会大于公司盈利增长;反之下跌会超过盈利下滑的部分。为何证券市场价格会放大企业盈利的波动?n原因在于市场参与者的线性外推思维。竞价市场中,买卖双方持续在报价,市场的定价机制决定了上涨时最乐观的人决定了市场上涨时的最高价;最悲观的人决定了下跌时的最低价。市场参与者多是线性外推思维,换句话说他们会对近期发生的事件赋予过高的权重,市场参与者的这一心理特征导致了证券市场价格会放大企业盈利的波动。(四)市场中投资人的立场很少保持客观、理性、中立、稳定。投资人心理与情绪钟摆,市场常常会反应过度,很少停留在中心点上。三、应对周期n霍华德应对周期的建议:n* 周期定位,资产选择(周期定位,想要定位准确,极不容易)n* 激进与保守之间的平衡n* 技能与运气n但是,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却不是简单的重复!这也是应对周期的难点!n
周期读后感1500字 第(2)篇关注霍华德·马克斯已经有不短的时间。做了那么长时间的基金经理,霍华德已经百炼成钢了。很高兴看到这个即将成为老古董的成功人士总结自己的经验与理解。虽然有一点自我循环和套话的成份,但看得出来霍华德是真诚与善意的。
这一代投资人成长于价值理论战胜技术分析的时代,相信市场的力量同时也相信人类理性的力量,相信市场是有效的同时又相信人可以战胜市场,只是需要应对更大的挑战。
关于市场呈现出的周期性与周而复始的变化,作者的观点是人类的情绪与不稳定性。个人认为可以用一些更细致的行为模型加以解释。一是人类的情绪性。人类的记忆是分层次的,并不是照像机一般准确的;人类的记忆伴随着人类自身的感情与理解,所以当一种感情状态占据主导时,人类在另一种感情状态下的记忆很难自己跳出来并占据主导,所以人在顺风顺水的环境下很难主动回忆起自己的逆势时的窘迫。同时人类也是追求快乐的,不幸福的时刻总是短暂与健忘的,否则很难享受生活和获得正常快乐的人生。这都使得人类很容易处于进取性状态或者拥有克服困难和勇往直前的“动物精神”。人类没有哪一种精神状态或者情绪状态是“中性”的,所以市场中性位置总是擦肩而过。第二,人类的健忘性。人可以记得自己一段历史下的短期记忆,而更长期的记忆则只有有需求的时候才能调出,而不会自动弹出。这使人类的记忆与经验的影响力可能是时间加权的,除非你有意识地调用你在关键时刻的记忆和某种情绪状态下的记忆。即使是专业人士,也不会经常处于自省状态,因为这需要耗费太多的能量。因此,正常人的健忘性是由人类自身的能量层次及局限性所约束的。如果投资团队充斥着活跃、富有自省精神和批判精神的思考者,那么就可以更好地克服健忘性,但你的思考能力和自省精神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而且是人类所稀缺的,所以市场上还是充斥着旅鼠一般随大流的投资者。第三,人类的懒惰性。归根结底,懒惰性源自意志力的缺失与生物能的不足。人类应付正常生活需要的第一系统,基本上是一种自动运行的体系。然而,这个体系可以说是非常不严谨和漏洞百出的。要想取得更好的分析效果,一定要调用系统2,但耗费能量级别则大得多。人类不能时刻调用自己最佳的分析系统,所以就会出现大量的“无心”之误。这种随大流,正是我们让一个趋势不断发展到极致与谬误的原因。人类社会中的许多方面都具备这一特征,如作者讲的资本市场、经济活动、成功与失败等,都是多重要素共同作用才能获得的成功案例。在简单化的分析下,往往会形成“过犹不及”,一件事情不动脑子一味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变成了自己的反面。人类尤其依赖的是一套反馈系统,凡是得到正向反馈的东西,更容易得到更多人的支持与投入,这也是人们不容易自省和愿意跟随大势或者从众的心理来源。
当这些逻辑关系得到一些系统性的梳理与总结,资本市场就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即比较浅层次的心理性颠狂将得到纠正和治愈,但人类意识中更加深刻、更加顽固的心理断层与缺陷才能逐步暴露出来,成为新的不安定因素与系统性风险的主要来源。
周期读后感1500字 第(3)篇万事万物离不开周期,生命周而复始,投资市场也如钟摆循环不息。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结合了基本面和心理面来讲投资周期,它们互为因果,互相影响。这样的解读既符合实际,又实用。全书脉络清晰:认识周期、分析周期,最后应对周期。周期不走直线,必走曲线,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上涨过程蓄积着下跌的能量,并最终导致下跌;下跌过程蓄积着上涨的能量,并最终导致上涨。历史不会重演过去的细节,过程却会重复相似。市场周期围绕基本趋势或者平均线上下波动,当走到一个极端后,总会向中心点回归或者说均值回归。但是并不会停留中心点,而是继续冲向另一个相反的极端。认识周期,只为了一个目的:应对周期,利用周期,从而获得更多盈利和更高业绩。面对市场周期,要做到有识有胆有备。有识——现在市场处在周期的什么位置。有胆——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有备——做好出错的准备。市场保持错误的时间,比你能保持不爆仓的时间还要长。分析的对,做的也对,不表明就会成功,还要有挺过下跌阶段的资本,一要在情绪上有资本,能忍住不割肉;二要在财务上有资本,在需要时能追加保证金甚至补仓。投资成功的秘诀是活下去,不是胜者为王,而是剩者为王。其实这本书总体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周期永远在。我们投资失败,往往因为觉得“这次不一样”,事后才发现,这次还一样,周期永远在。做投资,可以什么都不相信,但必须相信周期。只要有人在,就有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