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小说最重要的十件事 读后感(3)篇

小说创作者的愉悦就在于,可以把心中所藏着的那个神秘的宇宙变得具象化。运气好的话,还可以让更多的人体会到深入其中的美妙。
那么如何创造一个世界呢?
这就是《写小说最重要的十件事》将要解答的问题。
这本书可能教不会你如何写出《流浪地球》,但这本书绝对可以帮助你在打造自己的世界的过程中,更加游刃有余。
话说回来,任何事物的创作都可以称为艺术。小说的创作,与绘画、音乐的创作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可以说,所有艺术的创作都是共通的。因为无论是小说、音乐、还是绘画,都是艺术的载体,即你展示自己的‘宇宙’的手段。
《写小说最重要的十件事》这本书讲的就是小说创作的‘术‘,不过你看完之后,可能对其他形式的艺术的创作也能有所启发。
这本书的作者是厄休拉•勒古恩,它是世界著名的奇幻、科幻小说家,曾7次获得雨果奖,6次获得星云奖,21次获得轨迹奖,被称为“科幻小说女王”。
《写小说最重要的十件事》即是厄休拉主持举办的“写作工作坊”的课堂讲义,浓缩了她多年的写作经验,是学习虚构文学创作的一本精华指南。
这本书分为十章,依次讲述了小说创作最关键的十个点。在阅读和理解的过程中,我将其归纳为三个组成部分:小说的节奏,拓宽表达方式,以及小说的流畅性与层次感。
一、小说也得‘好听’
1. 语言的音乐性
每一种文字语言都有其独特的韵律节奏。而在众多文字形式中,小说的节奏尤其鲜明,几乎是其风格构成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什么是小说的节奏呢?厄休拉用了四个章节进行了描述,他们分别讲述了文字的音乐性,标点的运用,句子的长度与结构,以及重复的魔力。
首先是文字的音乐性。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在读不同的小说时,哪怕只读一小段,甚至短短几句,常常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感受到一本小说独有的风格韵味,如果大声朗读几句,这种感觉就会更加明显。甚至不用读到具体情节,你已经知道该用怎样的情绪、以及朗读方式来诠释这本小说了。
这就好像是听一首曲子,它的节奏、韵律会把你带入到歌曲所要表达的情绪或故事中去。而小说也一样,文字也有它的节奏和韵律。它是一个个字词的发音,或清脆,或低沉;它是一个个词汇所表达的意境,或明快,或沉稳;它也是一个个句子行间的停顿和起承转合。每个作者都需要一双“心灵之耳”,它能帮助你去感受你的故事,而你需要做的只是大声的朗读你写下的文字,就能知道你笔下的世界和你心中的世界是否一致。
2. 标点的运用
标点的运用在控制文字节奏的时候格外重要。我们在小学的时候,都被老师提醒过,标点省略和乱用会极大的影响语义的表达。其实不仅仅是句子的含义,恰到好处的运用标点,也会让文字所要传达的意义和情绪更加的鲜明和清晰。书中的例子多为英文,但在中文中同样适用。一部对文字考究的作品,应当对每一个标点都多加斟酌。具体的实施办法也是大声朗读所写下的文字,看现有的标点能否将作品的节奏韵律准确的表达。
3. 句子的长度与语法
如果说词汇是一个个音符,那么句子,就是文字的旋律。连贯性,是句子首当其中的必备要素。好的小说,每一个句子的主要任务必然是要引出下一个句子,使整篇文章流畅,优美。如果句子的安排零碎不堪,生拉硬凑,甚至前言不搭后语,先不说文字的优美,文章的可读性就尽失了。而在小说中,句子的流畅性更为重要,因为一旦句子的节奏不对,过于啰嗦的长句罗列,或是突然的停顿,都会把读者从作者苦心营造的情境中拉扯出来,极大的影响阅读体验。厄休拉在书中提到了常见的句子问题,包括句子错位、悬垂结构滥用、以及连接词错用,在此不一一详述。
4. 语言和结构的重复
厄休拉在第四章讲述了重复的魔力。词,短语,句子的重复使用都能给文字塑造出特别的意境,强化想要表达的关键。排比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但是,除了字词的重复,从小说的整体结构上来说,情节设置的复现或呼应也是一种重复。这种重复是烘托小说情感,强调作者表达重点的必用手段之一。书中举了《简•爱》的例子。在书的开头,简还是个羞怯、安静、自尊自爱的孩子,被一个恃强凌弱的男孩狠狠的欺凌。而长大后,同样的情景再现了,简被罗切斯特先生欺辱,并不得不站出来反抗。表面上看,第一段故事只能算是交代了简的成长背景,仅仅是为了丰满这个角色的性格与整体形象。但事实上,它为第二段的故事奠定了感情基础,强化了冲突和情感的表达,也把读者的情绪推入一个高点。
二、拓宽表达方式
接下来厄休拉同样用四章的篇幅,讲述了如何拓宽小说写作的表达方式,他们分别是:词汇的运用、动词及时态、视角和口吻、以及人称与视角的切换。
在故事中,所有的一切,无论是词汇、句式,还是视角、情节,都是为故事本身服务的。盲目的使用华丽的辞藻,只会给故事堆砌出华而不实的破围裙,不仅不美观,也影响故事的表达。很多创作者在尝试的初期会很容易掉入滥用形容词、副词的陷阱中去。事实上,如果一句话能够用简洁的方式表达清楚,那么去掉不必要的形容词和副词就是唯一的好选择。厄休拉提到,如果一个意思能用动词表达,那么就不要用副词。举个例子:‘一声低吼’,就足以代替‘一声低沉的怒声’。而前者更加简洁明快,在故事情节快速推进时,这样简短的表达能够更好的保持文章的节奏,并将读者‘留’在故事中。
第六章讲了‘动词的人称和时态’,听起来像是只会出现在英语课本中的词汇,并且完全不适应于中文写作。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尽管语法在中英文中各有差异,但是对时态的把握是对无论什么语言的小说都无比重要的。好比你想要在小说中添加这样一段情节,是使用现在时的口吻将它描述出来呢?还是使用插叙的方法将它作为一段回忆呢?又或是让一个角色把这段情节当做故事‘讲’出来呢?这些选择都会影响故事的表达,强调的重点也不一样。
第七章和第八章都讲述了视角和口吻的选择与切换。视角的选择会直接影响故事的风格,而无论作者选择什么样的视角,核心的规则就是,遵守该视角下的描述方式和内容。最常犯的错误是,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混用,或是第三人称和全知视角混用。
三、故事的流畅性与层次感
故事,并不等于情节。情节只能说是故事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实现故事的一个工具而已。一个故事本身包裹的内涵应该是丰富而广阔的。
如果把一个故事比作一个精美的蛋糕,那么情节可能是构成蛋糕的海绵部分。但故事的丰富,仅靠情节是无法表达清楚的。它需要添加各式各样的奶油、水果、糖,甚至更多的元素,让整个蛋糕变得层次丰富,口感突出。
最突出的例子就是科幻或是奇幻类型的作品。这样的作品往往需要架构在一个完全虚构的世界上,这个世界的所有设定都与我们现在生活的社会,或是历史上存在过的社会大不相同,而作者需要在情节之外,向读者解释他构建的整个世界。这无疑是个难题,很容易就会变成枯燥乏味的‘科普’读物。因此,好的作者需要学会将大段大段的‘解释肿块’掰开揉碎在整个故事中,它可能藏在某个情节里,或是某段对话或独白里,但绝对不会突兀的出现,并破坏故事的整体性。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浓淡相宜。
学过摄影或是绘画的就会知道,一张作品一定是有且只有一个主题的。这个主题就是创作者要表达的核心。在摄影里,一张照片应该只有一个被摄物体,它可以是一个实体,比如一个人,或是一个物体;它也可以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比如奔跑,飞翔,或者喧闹。在音乐中,它可能是一段主旋律,或者是最点题的那句人声,也可能是整首歌要表达的核心情感。在小说中,故事的内核也有且只有一个,如果你要表达多个主题,那就必须得分清主次,甚至做下取舍。
有了故事的核心,那么在故事的构成上面,就不难做到有的放矢,做到既有‘聚集’,也有‘跳跃’。
‘聚集’是指语言准确,故事丰满,保持故事内部的关联性,并做到生动具体。‘跳跃’是指故事的留白,像绘画中的留白,或是歌曲中的间奏一样,好的故事不必时时刻刻都是满的,所有细节也不必都说尽。适当的停顿与空白,不仅让故事的节奏更有美感,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让整个故事更加有味道。
文字的节奏,丰富的表达方式,以及故事的流畅性与层次感,是构成一个好故事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如果你心里也有一个世界想要跟更多的人分享,那么这本书会给你以启发。
写小说最重要的十件事 读后感 第(2)篇小说是叙事的艺术
记得我的高一语文老师是一个老头。学《荷塘月色》的时候,他用尽所有运气技巧,给我们当场念了一段。在我们看来,他“做作”的动作,夸张的语气,让他实在像是一个滑稽的小丑。班上的同学,有的偷笑,有的憋到一半憋不住了,大笑。你知道,十六七岁的年纪是比较叛逆的,什么传统逆什么。
这两天看厄休拉•勒古恩的《写小说最重要的十件事》,幡然醒悟,原来高中的语文老头的语文水平还挺高的。
厄休拉•勒古恩是美国重要科幻、奇幻与女性主义与青少年儿童文学作家,是“奇幻小说三巨头”之一。她著有小说20余部,以及诗集、散文集、游记、文学评论与多本童书。她的奇幻小说《地海传说》系列,与《魔戒》三部曲和《纳尼亚传奇》相提并论。
厄休拉•勒古恩在《写小说最重要的十件事》里,探讨了语言的音乐性;标点、句法、陈述句和段落;韵律与反复;形容词和副词;时态和人称;表达与观点;隐含的叙述:传达信息;聚焦与控制。
正如作者所说:“我不准备把写作当作自我表达、治愈疗法或者一种精神历险来探讨。它可以是这些东西,但首先——和最终——它是一门艺术,一项手艺,一种创作。这才是乐趣所在。”
因而,《写小说最重要的十件事》适合那些“志在写作,而且为之付出良多的人。”
对于本书,有三点我的感触比较深。
一、语言的音乐性
如果用赞美的词去讲述上文提到的高一语文老师,那就是,他的朗诵具有音乐性。
文字的音乐性不像有声的音乐那样直观,但是通过朗读,你可以体会得到那些在文字间跳动的情感,哪里高昂,哪里轻柔,多少都能够体会出来。
我去参加女儿口才考试,在现场听到一个男生用他特有的略带磁性的声音,朗诵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雪》,颇为震撼。如果说文字带有性别话,李清照的诗词就是“女性”;而毛泽东的诗词无需标明,就知道是“男性”。而那个男生的朗诵,恰好强化了《沁园春•雪》的男性性别特征:宽阔、浑厚、磅礴。
我认为这就是语言的音乐性。
二、活用标点符号
我是在读舒明月的《大师们的写作课:好文笔是读出来的》时知道大咕咕咕鸡的。她把大咕咕咕鸡这位“特师”(比“大师”更厉害)看成是当代鲁迅。主要是因为大咕咕咕鸡对标点符号的天才运用。
“让我甘心为了你~付出我所有~~就请你给我多一点点时!间!再多一点点温!柔!不要一切都带走!”
感受一下“特师”的杰作。波浪号和感叹号的运用,是不是让你在心里默默跟着唱了一遍,还称赞标点符号用得简直不要太好了!
这是“特师”大咕咕咕鸡的风格,一般人还真做不来。语文老师肯定得说:“哎,你这标点符号用得不规范,不能这么用!”
也许很多写作天才就这样被语文老师扼杀在摇篮里了。不过,好在现在网络够开放,不愁你的大作没地方发表。
厄休拉•勒古在书里说:
“如果你对标点没有兴趣,或者惧怕它们,你也许就错过了作家手中最美丽、优雅的工具。”
保持自己的个性最重要,可以让自己在茫茫“文海”中,一眼就能被认出来。但是,厄休拉还说:
“若不是自觉地用一以贯之的方言去书写或个性化地表达,不正确的用法是场灾难。”
因而,对于标点符号和语言,我们都需要在保证准确性和恰当性的基础上,保留自己的个性。
三、语言和结构的重复
白雪公主的故事里的王后问了多次魔镜,她说:“魔镜魔镜,告诉我,这个世界上,那个女人最漂亮?”在得知最漂亮的女人是白雪公主之后,王后又几次乔装打扮去谋害白雪公主。
在这个童话故事里,运用了语言的重复和结构的重复。
大部分童话故事和歌曲之所以广为流传,是因为它们运用了重复。厄休拉•勒古恩在《写小说最重要的十件事》里说:
“词、短语和画面的重复;话语的重复;事件的复现;回声、倒影、变化——从讲民间传说故事的祖母到最复杂精致的小说家,一切叙述者都在运用这些工具,而对它们的熟练运用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篇文章的力量之所在。”
小说写作是一项技能,更是一种艺术创作。
“技能让你知道如何去做一件事。写作的技能让你获得写作的自由。它也会告诉你你内心想写的是什么。技艺使艺术成为可能。”写小说最重要的十件事 读后感 第(3)篇
看这种事,真的需要看英文原文,否则真的没啥用。当然,估计这本书看英文原文,也没啥用,里面说的最多的是用英文写作,需注意的语言,标点和句式。除此之外,看这本书有点像我曾经向成功作者学习经验时的感觉。厄休拉.勒古恩提到写作的正确姿势是并不需要详细的故事计划,它就在你脑海里,只需要写出来。如果初学者真的这么做,可就有点惨了。因为你第一次写出的故事多半是杂乱无章,冗长枯燥,毫无重点和节奏。当然,不排除有初学者拥有天赋,可以像厄休拉.勒古恩这种成熟作家一样,脑海里的故事本就完善,需要的只是按照脑海里的样子写下来,然后修改修改。如果初学者没有那种天赋,还是像小孩学步一样,先把用脚走路练熟,直到将走路变成自然而然的无意识行为,再自由的发挥,去随意的漫步蹦跳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