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1953年春反登入作战準备

2019-03-18 05:29:31 百科

1953年春反登入作战準备

1953年春反登入作战準备:1952年12月至1953年4月,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北部,针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南韩军,在朝鲜东西海岸欲实施最后的大规模军事冒险而进行的备战活动。

基本介绍

  • 中文名:1953年春反登入作战準备
  • 属于:抗美援朝战争中
  • 针对: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
  • 位置:朝鲜北部

概述

背景

1952年冬,在美国决策当局内部,进行大规模军事冒险,以最后结束韩战的声浪愈来愈高。12月初,当选总统艾森豪为履行其在竞选时作出的关于儘快结束韩战的许诺,即到朝鲜前线视察。在视察后宣称:不能容忍朝鲜冲突无限期地继续下去,认为小规模进攻是不可能结束这场战争的,要以“行动”而不是“言语”来打破僵局。美国统治集团内部,扩大战争的议论也随之增多。美国军界认为,进行大规模军事进攻,最有效的方法是利用海、空军优势,在朝鲜东西海岸实施两栖登入,配合正面进攻。美国将军“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组织了专门小组,频繁组织登入作战演习,并制定大规模军事进攻计画。

任务

为完全掌握战场主动权,粉碎美军冒险登入企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在1952年12月上旬接见志愿军代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邓华时强调,应从肯定敌人登入,肯定要从西海岸登入,肯定在清川江至汉江间登入这一判断出发,来确定志愿军的行动方针。12月20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给志愿军发出由毛泽东起草、签署的《关于準备一切必要条件,坚决粉碎敌人登入冒险,争取战争更大胜利》的指示。据此,志愿军领导人于12月23日下达了《关于粉碎敌登入进攻部署》命令。确定反登入作战的方针是,“积极防御,坚决歼灭”不準美军登入。

作战部署

部队安排

据此,志愿军在思想政治动员的基础上,展开全面反登入準备工作。全面调整战场部署,充实指挥机构。
为增强反登入作战力量,志愿军先后增调4个军,在朝部队由原来的17个军增加到20个军,地面炮兵和高射炮兵共7个团另5个营、坦克3个团等部队入朝;空军14个师,海军1个鱼雷快艇大队和两个岸炮连参加反登入作战準备。对正面防御部队进行轮换,加强海岸防御力量。经过调整部署后,西海岸防御部队达6个军、人民军1个军团另1个旅、地面炮兵14个团另9个营、高射炮兵2个团另13个营、坦克6个团;东海岸防御部队达2个军1个师、人民军2个军团另2个旅、地面炮兵两个团和3个营、高射炮兵5个营、坦克1个团;正面战场防御部队共11个军、人民军3个军团另2个旅、地面炮兵14个团和28个营、高射炮兵24个营、飞机3个大对,坦克6个团(内人民军2个团),另有预备队1个军、地面炮兵4个团又2个营。此外,空军部队也完成了作战準备,海军在西朝鲜湾航道布设了水雷,另有2个海岸炮兵连进入阵地。调整充实后的东西海岸指挥机构,以志愿军代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邓华兼任西海岸指挥部司令员并政治委员;第3兵团指挥机构兼任东海岸指挥部。

主要将领

司令员彭德怀(彭德怀回国后由邓华代司令员、代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彭德怀(兼),第一副司令员邓华,第二副司令员杨得志,副政治委员邓华(兼)、甘泗淇,参谋长解方、李达,政治部主任甘泗淇(兼)、李志民,政治部副主任杜平、张南生
〔炮兵指挥所〕司令员高存信,政治委员刘何,参谋长朱光
〈炮兵第1师〉师长文击,政治委员吴振刚,副师长梁冰,政治部主任张芳,副参谋长李宗润,政治部副主任齐金山
〈炮兵第2师〉政治委员张百令,副师长郑扶,参谋长赵庆丰,政治部主任谢英,副参谋长赵井一,政治部副主任弟居仁
〈炮兵第7师〉政治委员朱利,副师长卢伟如,副政治委员程文杰,参谋长贺进恆,政治部主任狄枫
〈炮兵第8师〉政治委员李振邦,副师长刘德福,副政治委员李冰,参谋长张九德,政治部主任李冰(兼),副参谋长武庚梅
〈火箭炮第21师〉师长吴荣正,政治委员吕琳,参谋长王亚夫,副参谋长孙继纲,政治部副主任薄能贵
〈火箭炮第22师〉(师部在国内,部队配属各兵团)师长王中军,副参谋长张文华
〈战防炮第33师〉(师部在国内,部队配属各兵团)师长耿良泰,政治委员袁逸田,副师长陈淑钵,参谋长罗永祥,政治部主任王友一
〈高炮第61师〉师长阮邦和,政治委员何晓初,参谋长王思谦,政治部主任张佩
〔高炮指挥所〕(指挥高炮第62、63、64师、高炮第502、509、512、515、523、533团、探照灯第401、411、412团、地监哨第205团等)司令员吴昌炽
〈高炮第62师〉师长王星,政治委员邱铁雄,政治部主任于克,政治部副主任林英晨
〈高炮第63师〉师长吴忠泰,政治委员李云龙,参谋长肖克强,政治部主任雷敏
〈高炮第64师〉副师长卢锐,副政治委员彭丹陵,参谋长戈亚明,政治部主任彭丹陵(兼),政治部副主任杨俊皆[1]

构筑防御工事

加强守卫,共同作战,都是胜利的根本原因,需要艰苦的作业,至1953年4月底,在东西海岸设定了纵深达10公里的两道防御地带,还构筑了防空降和反坦克阵地,共挖掘坑道8090多条,总长720余公里,挖堑壕、交通壕3100多公里,构筑永备工事609余个及大量火器掩体。在战争中,中部军队构筑坑道工事总长约为1250公里,堑壕、交通壕总长为6240公里。这时,在东西海岸和防御正面1130余公里的弧形防线上,形成以坑道和永备工事为骨干的支撑点式的完备防御体系。

保障后勤供给

改造和完善朝鲜北方的交通运输网路,储备作战物质。1953年1月,志愿军先后从本国组调铁道工程部队6个师及5000名铁路员工入朝,修建铁路。至4月10日,建成龟城至价川段、价川至殷山段铁路,整修和加宽公路560公里,使3大铁路干线联为一体。同时,还抽调1个步兵师和工程兵部队一起,新建纵横各4条公路。志愿军后方交通的改善,提高了作战物资送达和储备速率。1953年2月底,弹药总囤积量达12.3万余吨。粮食总囤积量达24.8万余吨,可供全军食用8个多月。

战术反击

正面第一线部队积极进行战术反击。担任海岸防御的部队进行了战前训练和实兵演习,熟悉了作战预案,提高了战术技术水平。1953年1月至4月,正面部队各自组织的战术性反击战斗760余次,向连排支撑点发起进攻歼灭“联合国军”5万余人,有力地配合了停战谈判和反登入作战準备。

成果

通过此轮布置,志愿军、人民军不仅兵力增厚,实力增强,让阵地更为巩固,能以绝对的战斗力攻打敌人,而且后方供应和交通运输也远胜于入朝作战以来任何一个时期,我军已完全处于主动地位。这样一来,就迫使“联合国军”不得不放弃其登入进攻的企图,转而同朝中方面恢复停战谈判,同时亦为中朝人民军队随后在5月发起的夏季反击战役奠定了基础。
4月26日,中断6个月之久的停战谈判重新恢复。

点评

反登入作战準备,是中朝人民军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个重大战略行动,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超过了任何一次战役準备。此次行动的胜利完成,使我军东西两翼海防和正面防御更加稳定和完善。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