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万历十五年(精装版)》读后感_600字

2019-11-02 16:01:31 读后感

《万历十五年(精装版)》读后感600字

本以为这本书是记录1587年发生了哪些大事,但实际上这几年中国国内发生的事非常琐碎,琐碎到不足以让读史之人留意。然而从世界来看,1587年西班牙无敌舰队全部出动征英,在1588年被英军打败直至全军覆没,英国则一步步走向日不落帝国。国内国外的反差实在“惊心动魄”,我们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迎来历史转折。作者从这一年入手,通过分析各个著名人物的得失,折射出明朝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各个领域的制度弊端。

我认为这本书甚至从一定程度上回答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起初,我曾认同某些学者的说法,以为如果明朝不灭亡,中国可能会走向君主立宪。可是事实证明,明朝缺乏确立君主立宪制的根基。君主不上朝并非因为有完善的机构代替君主的职能,而是僵化的机制禁锢了皇帝本身,使得他没能完成应尽的义务。明朝延续百年,一部分靠的是庞大帝国的惯性,和成熟的官僚运行体制,可是从后来来看,这种道德代替法律的通例给这片土地带来巨大的打击。

在《人民的名义》里,高育良对这本书倍加推崇,一部分原因是它提供了关于政治的前车之鉴,另一方面,我想,它也给高书记带来某些心里上的安慰吧。毕竟,在明朝,“常例”是被默认的,这不能完全归咎于官员自身,归根到底是源于不合理的制度。

总的来说,这本书值得一读再读,无奈现在的我见识有限,还不能完全理解里面的深意,但是就目前讲书中案例与现实对比之后的得出的成果来看,它的某些教训实在不是杞人忧天。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