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读后感_1200字
《恶意》读后感1200字
\\为什么杀人?我就是看他不爽?\\
最后的一个章节,深刻而残忍,好比拿起长剑将丑恶的内心刺的鲜血直流,血中仍充斥着萦绕不去的恶意。
人性的丑恶竟然让我感到异常厌恶
人就是这样一种动物,一直在寻找集体,寻找融合,是天生的本能,上万亿的演变而来,以致无法抛弃;在远古时代,被集体抛弃、脱离集体就意味着饥饿,意味着死亡;为了生存,我们拼命努力、哪怕伪装融入集体。
野野口在受人凌辱的暴行下,选择融入于跟随,寻求接纳,主动当起了小跟班,以致于帮助滕尾对女孩施以暴行,成为后来犯案埋下的恶果。
日高,一直是一个正直、勇敢、善良的人,从始至终。从小帮助野野口,对每一个人都那么亲切;后来成为一个畅销小说作家,但是这一切的一切在嫉妒面前,太过于微不足道,被抹杀的一干二净。
野野口学生时代充斥着暴力的恐惧、对比出现的自卑、父母的潜移默化、学校的漠视;长大之后作家梦想的反差,最终让小时候的恶果生根发芽,在生命即将终止面对死亡的那一刻,似乎生命中所有的东西都已不在乎,封印也最终被解开,满满的恶意被点燃。“就是看他不爽”,只为毁灭日高、毁灭秘密,寻求一点点内心扭曲的满足。
书中推理严谨,情节曲折,采用倒叙的形式跟以往的推理小说结构类似;但是独特之处在于,以往是在找到真凶,而这一次真凶已经出现;证据与线索如散落一地的拼图,但却隐约可见拼凑完成的图形,探究庞大的杀人计划背后的动机,来揭露人性的丑恶。
人性确实丑恶无比!但孩子永远是无辜的........
有哪个孩子生下就充满恶意?
有哪个孩子心甘情愿受到暴行?
有哪个孩子愿意去毫无理由的伤害别人?
童年的我们,发生的每一件事似乎都全身心的在感受,以至于长大成人还那么清晰。
那时的我们
或许为了一个冰淇淋,可以哭到撕心裂肺。
或许受到暴力的恐吓,无时无刻不在担忧、惶恐。
但也可能
受到老师一个微不足道的表扬,可以开心三天三夜。
受到同学一次帮助、鼓励,可以感受到全世界的温暖。
我的小学:
我的小学也不尽如人意,从小很瘦弱,受欺负当然是常事。看到熟悉的那群充满恶意的人,一整天都会被打乱,厌恶、恐惧充斥着每一分钟。童年的记忆是那么深刻,到现在那种场景还会停留在脑海中,回忆起来,厌恶依旧。但同时我也是幸运的,因为成绩稍好,老师的夸奖与鼓励也会如期而至。就这样一边是阴雨,一边是太阳,一天天度过了不那么快乐的童年。
但恶意依然还在,甚至会伴随着一生,这点一点也不夸张;每一个人回忆孩提时代的恶意,真实的情景就好像就在昨天一样。
孩子的世界那么大,大到有无穷的可能,同时又那么小,容不下一点点恶意。因为恶意,有时候可能足以毁灭他们!
校园暴力,依然在校园中屡见不鲜,但我依然相信所有的孩子都是纯真善良的,哪怕已经被恶意侵占,我也愿意和大家一起做出一点点努力去守护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