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读后感_900字
《恶意》读后感900字
每次读东野圭吾先生的作品,都会被他的细节折服,都会走几个来回。毕竟是我大神,为东野大神打 call!
就悬疑小说而言,一般小说都会注重杀人方式,着重在找寻犯人。《恶意》却不为然,一层一层的深剖动机,接近真相的时候,确实是震撼人心的。
多少,我们也算是悬疑推理小说的死忠了,怎么可能仅此一点便缴械投降。最可靠的,还是东野圭吾在处理人性阴暗面的绝对超能。一个悲哀的小人物, 从来都是猥琐的,弃世的。 童年因为母亲的影响,而憎恶周遭的一切恐怕身为孩子的自己都不知道为何要随时充满“恶意”, 但是他还是这么做了。 从此埋下万劫不复的种子。加贺警官通过世人对野野口修性格的描述从而知晓真相,事情的真相却也是野野口修性格导致的结果。野野口修的杀人动机是“总之我就是看他不爽”,源于这种恨意让野野口修杀死了日高并在其死后尽一切可能的让其身败名裂。就算被逮捕也不怕,即使赌上性命,也要贬低对方的人格
在微博的书评上看到了一段话,用来推荐恶意这本书的。
“我就是恨你,明明你是我最亲密的朋友,明明你是那么善良,明明你知道我猥琐的过去还帮我保密,明明你一直在帮我实现理想。可是我就是恨你。我恨你抢先实现了我的理想,我恨你优越的生活,我恨当初我如此不屑的你如今有了光明的前途,我也恨我自己的懦弱,我恨我自己运气不够才能不够,我恨我自己还没来得及成功就得了癌症。我把对我自己的恨一并给你,全部用来恨你。 那么,在我死之前,杀了你。让你带着世人的骂名下地狱。在你死了以后,我再继续恨你。”
如此深沉的恨意,如此恶意的恨。如此毫无原则的恨。
是性格使然的吧。
东野先生说,不论如何丑恶的偏见,他的产生绝对不是历史和地域的错。
那就是人性的丑恶,性格使然的结果就是最冷的人性了。
《白夜行》中的爱情极度炽烈,令人粉身碎骨;《恶意》中的怨恨则无比深沉,令人万劫不复。人性的两极就这样奇异地直击人心。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是最美的爱情。恨不知所起,深入骨髓,是最冷的人性。原罪被放大总有一面照亮自己。
感谢东野,带我们走进那幽暗的森林。至少对我而言,是一种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