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白鹿原》读后感_3500字

2019-09-13 17:51:22 读后感

《白鹿原》读后感3500字

#好书推荐#

无意间翻到去年艺术概论课程的大作业

《白鹿原》——动乱时期农民的生活写照

引言:法国作家福楼拜曾说:“在一切谎言中,艺术是最真实的。”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了人类也就有了艺术,艺术发生,发展的历史与人类诞生及其文明发展的历史基本同步。《白鹿原》是一部具有浓郁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的长篇小说,书中通过描写世代生活在白鹿原的白鹿两大家族祖孙三代间的恩怨纠纷,为我们展示了清末及抗战期间,生活在陕北高原上一群穷苦人民的生活风貌。全篇以人物为主线,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性格各异,追求不同又极具时代代表性的悲剧人物形象。

一.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

何启治先生说:“《白鹿原》……始终以人物为叙述的中心,通过人物命运的变迁来展示民族历史的演变。”《白鹿原》的经典之处在于其人物介绍并不像其他长篇小说,花费很多笔墨对人物进行直观的描写,而是通过一系列的故事将人物形象有血有肉的表现出来。故事主线围绕白鹿两家继承子展开,白嘉轩作为族长,身上体现的是无畏的浩然正气,不管做什么事,永远挺直着腰杆,即使也为了利益偶尔失去了自己的原则,但从白家一脉相传的正人君子的特性依然在他身上占主要部分。虽然在之前,他经历了失女,丧妻,丧父之痛,甚至因为正直办事被土匪打折腰杆,他也丝毫没有动摇他的文化信仰。“凡是生在白鹿村炕脚地上的人们,只要是人,迟早都会跪倒在祠堂里头。”这是传统卫道士的可悲思想,也映射出白嘉轩的可悲命运。而与他地位相当的鹿子霖,则惟利是图,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是阴险狡诈的代表;鹿三也是小说中不可缺少的人物,作为白家的长工,从一方面可以体现出白家待人的厚道热心;黑娃性格叛逆,在小说中起到助推剂的作用,两次使小说故事的发展发生陡然的转变;朱先生则是儒家文学的继承者,传播儒家文化,确终究逃不过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实,预示着儒家文化没落的悲剧;吴仙草,田小娥在小说中,则体现出封建时代女性地的卑微渺小,而白灵则是反叛男权社会中的白鹿精灵,她是新一代知识分子女性形象,无疑在小说中为人物更添了一分灵气。《白鹿原》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是整篇小说的点睛之笔。

二.人物地位差异反映时代的背景:

小说第一章第一句写道:“白嘉轩后来引以为豪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这句话作为小说的开始,有着总领全篇的作用,一方面体现出,身为族长的白嘉轩的地位之高,另一方面更体现的是那个时代,女性生活地位的低下。男女并非平等,女人只是作为一种达成男性欲望和生孩子,传宗接代的工具而已。吴仙草是白嘉轩娶回的第七个妻子,也是最后一个,在仙草为嘉轩产下白灵时,丈夫为她端了一杯水,仙草就感动的不能自己,如此这般细微的举动竟能让一个女人感动至此,侧面说明了女性生活地位的卑微,似乎伺候男人就是唯一正确并该为之终身奋斗的事业。再者,从小说中一位传奇女性田小娥的视野来看,她是整部小说中最具有反叛色彩的女性。一位正值风华岁月的美女子,怎忍心单单作一个老男人的生育工具。在她遇见黑娃后,便不由自主的与他相爱,即使是不为人知的偷情,但她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这是她迈向自由的第一步。黑娃将她领回村,受到万般流言蜚语,在那个时代人们的眼中,女人哪有什么自由可言,只是一种工具,一种卑贱的工具。黑娃被追捕时,她放下身段向鹿子霖求情,利益面前,鹿子霖在满足他自己的欲望以后,再次将小娥推向不堪的深渊。为了让白嘉轩脸上蒙羞,他不惜让小娥去勾搭孝文来实现他的目的。女性的地位在那个年代,如此卑微,如此渺小。一些研究者认为,在漫长的男权统治历史中,男权文化始终制约着女性的个性发展和生命价值,女性很难超越男性的桎梏成为能够主宰自己命运的群体,这也是小说中田小娥命运的唯一归宿。除了小娥,小说中的冷大小姐,白灵,孝文媳妇,木匠卫老三家的三姑娘,都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她们的死亡,她们的经历,是那个时代妇女生活的写照,女性解放远未完成的现实依然存在。

三.叙事技巧:

在叙事方法上,小说全篇充满着事情发生的未知性,正叙,倒叙,插叙,预叙相互穿插。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全无法预料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总是带着满怀的好奇心去继续阅读。再者,《白鹿原》中各色人物的出场,其叙述方法不尽相同,并不是在书的开头,一口气介绍所有的人物,而是随着事件的推移,在往后的故事情节中一点点展现。在叙事结构上,作品一方面采用多线索交叉并进的方式,在错综复杂的故事叙述中,环环相套;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主体线索突出,脉络清晰的特点。在叙事视角上,作者以小人物着手,在小人物身上,体现一个时代一类人的特性,以普通老百姓的视角看待历史。在人物表现上,以小见大,映射出一类人的特性。在文字方面,作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陕北高原人民朴实的性格,文字语言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在阅读过程中,使读者更亲切的感受到文化气息。小说所描写的白鹿原位于陕西关中地区,作品里用极其通俗易懂的语言,详尽描写了关中地区的山川风物,风土人情。从婚丧嫁娶到过节,无论是平时的吃饭还是房屋家具以及人们的打扮,都充满了浓郁的关中特色。

四.艺术价值:

1)历史的镜子:在书的扉页上,陈忠实引用了巴尔扎克的一句名言:“小说是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白鹿原》并没有回避本世纪上半叶一系列重大的政治事件,反而真实的展现了从清末民国建立,农民运动风起云涌到国共合作及其分裂,抗日战争,国共内战等半个世纪的历史进程。在大时代背景下,每个人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白嘉轩与鹿子霖两个大家族之间的明争暗斗是家族史与村庄史的背景,更是社会史的决定。“如果说大时代的变动是所有人无法逃脱的宿命,个人的禀赋,涵养以及家族的历史,则决定了个人乃至整个家族在时代命运里的角色。这是大时代里人的命运,也是中国乡村社会的命运。”陈忠实是这样来概括自己的《白鹿原》的:“我对《白鹿原》的选择,是因为我对我们这个民族在历史进程中的一些别人没有看到写到的东西有了自己的感受,或者说对民族精神中鲜见的部分我有了重新的理解和认识。”

2)文化主题:“作者表现了家族制度与家族文化强烈的修复功能。”研究认为,《白鹿原》是陈忠实在全球化的文化格局中,对中国传统价值信念的一种审视和认同。《白鹿原》所反映的中国文化是全面丰富的,几乎涵盖了中国所有的文化方面。在清末到抗战时期,那段动乱的年代里,人们的思想观念,都具有一定的封建因素,从每个人的特性中折射出的,都是博大精深且深入人心的儒家文化。在表现民俗上,广泛反映了关中地区农民的生活场景和民风民俗。在土改时期,视土地为性命的农民为了自身的利益勾心斗角;在灾难面前,农民团结一心,一齐面对困难,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体现。文中塑造的鹿三形象,作为世代为白家干活的长工,从他身上可以侧面的看出白家的为人厚道,也颠覆了以往在人们心中地主阴险狡诈的形象。“我始终认为,陈忠实《白鹿原》中的文化立场和价值观念是充满矛盾的,他既在批判,又在赞赏,既在鞭挞,又在挽悼,他既看到的传统文化是现代文明的路障,又对传统文化人格的魅力依恋不舍。”

3)艺术成就:《白鹿原》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通过描述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揭示出纷繁社会中的文化属性与文化规律,将小人物的历史与大时代的进程相连接,这样的描写给历史蒙上了一层未知性与神秘性。小说中,作者也并没有主观的表现情感,而是通过塑造不同的人物来表现作者对历史的看法。中国文化与研究所所长孟繁华评论说:“读完这部‘雄奇史诗’后,获得的第一印象就是做了一次伪‘历史之旅’,左边的‘正剧’随处都在演戏,右边的‘秘史’布满了消费性的奇观,这些戏剧与奇观你可看可不看,随心所欲,在久远的‘隐秘岁月’里你意外地获得了消闲之感,早有戒备的庄重与沉重可以得到消除,因为你完全可以不必认真对待这一切。”

五.总结:

《白鹿原》不仅有卓越的文本意义价值,更有鲜明的社会现实价值。不愧是当代文坛上的惊鸿一笔,虽然对大众对该书的褒贬不同,但从其带领我们重温那段历史的角度来看,这部作品无疑是卓越的。“真正的历史,不仅仅是历史书里记录的革命,战争和灾荒,还有人们如何经历这些革命,战争和灾荒。这是小说《白鹿原》馈赠与我们的礼物。”


  • 超越金融(纪念版)读后感500字(3)篇
  • 等待读后感500字(3)篇
  • 等待读后感500字(3)篇
  • 超越金融(纪念版)读后感500字(3)篇
  • 渴望生活:梵高传读后感500字(3)篇
  • 只管去做读后感500字(3)篇
  • 一见你就好心情读后感500字(3)篇
  • 万物静默如谜(精装纪念版)读后感500字(3)篇
  • 北野武的小酒馆读后感500字(3)篇
  • 我的前半生(尊龙主演电影《末代皇帝》原著)读后感5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