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精装版)》读后感_800字
《万历十五年(精装版)》读后感800字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早就听说过,但是一直没有兴趣读下去,总感到历史书籍枯燥乏味,促使我决定读这本书一个重要原因是前一段看到江苏卫视一款节目叫“一本好书”,推荐了这本书,认真读下去,实在颠覆了我对历史书籍的成见,实在是值得我们读的一本书。
全书并没有说不完的时间、人物和事件,然后什么历史意义,失败原因什么一通某某主义历史观这些说教,而是通过对几个重要历史人物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和李贽进行细致而详尽内心思想活动和人性特点分析,辅之以真是可靠的历史事件,一步步阐述深入的阐述作者要表达的观点——僵化的孔孟之道思想逐渐成为明朝中后期文官集团谋取私利的工具,就连贵为天子的皇帝也不能幸免。不论是谁,都必须向这个强大利益集团屈服和让步,“阳为道学,阴为富贵”成为整个统治集团的潜规则,导致了一代明相张居正死后被清算,导致了海瑞的人生悲剧和哲学家李贽思想扭曲甚至有点变态。这也是明代中后期阳明心学的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思想根源。
除此之外,作者在本书字里行间,渗透着人性思想的光辉,把理想照进现实,相时而动成就了张居正和戚继光成为人生赢家,反之,就会像海瑞那样纵有报国之志,却处处碰壁,成为万历朝政治花瓶,徒有虚名,实与国与民终无大益。
道德非万能,不能代替技术,尤不可代替法律,但是从没有说道德可以全部不要,只是道德的观点应当远大。凡能先用法律及技术解决的问题,不要先就扯上了一个道德问题。
这就是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所阐述的主题思想。从道德和法律关系来分析中国国运为什么会在1587年这个历史拐点之后一路下行。
读完这本书,能够更深刻理解为什么近400年来中国落后与西方的根本原因,让我们摆脱狭隘的历史观,更好的思考我们国家的历史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