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辘轳剑

2022-07-03 09:01:06 百科资料

辘轳剑,是汉语词汇,出自《虎头牌》,解释为剑名。

  • 中文名 辘轳剑
  • 外文名 ㄌㄨˋ ㄌㄨ ㄐㄧㄢˋ
  • 拼音 lù lu jiàn
  • 属于 剑名

基本信息

  词目:辘轳剑

  拼音:lù lu jiàn

  注音:ㄌㄨˋ ㄌㄨ ㄐㄧㄢˋ

词语释义

  辘轳剑,同鹿卢剑,剑名。剑首以玉作辘轳形为饰,故名。 唐 皇甫曾 《赠老将》诗:"辘轳剑折虬髯白,转战功多独不侯。" 元 李直夫 《虎头牌》第一折:"腰横辘轳剑,身被鹔鹴裘。"

相关阅读

  "东周时期,中原古剑的剑首普遍做成圆盘形或圆形。汉代仍承其制,剑首多为圆盘形。对于这类圆首之剑,时人有一个形象的称谓,即'鹿卢剑'。'鹿卢'又写作'辘轳',系一种提水工具。它是在井上设支架,上装可用手柄摇动的圆轴,轴上拴绳索、绳端系水桶。摇动手柄时,绳索缠绕于轴,水桶即被提升出井。在我国农村,这种简单机械至今还有广泛应用。以鹿卢名剑,当是取圆首剑的柄部形状与鹿卢圆轴的形状相似。""古剑普遍在茎部装夹木并缠绕缑(音同"钩")绳,而圆首之剑,缠缑后的剑柄形状就与缠绕井绳的鹿卢圆轴非常相像了。""因此人们就称圆首剑为鹿卢剑,而后人也多以鹿卢来形容古剑之首。"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