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蝉墓

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出土的一件唐代墓志和一件八棱形宋代石刻。细读铭文,发现其文中出现了"貂蝉里"和"貂蝉村"的地名 。
唐代墓志中提到的是"貂蝉里",石刻中提到的是"貂蝉村"。出土的八棱形宋代石刻高60厘米,重约半吨,竖刻文字41行,每行文字不等,约有千字左右。在这件石刻文字中,提到"乾兴元年(公元1022年)八月一日戊戌时立",其中还有"永年县貂蝉村木匠都料马谊"等工匠的名字,明确提到了永年县貂蝉村的地名 。
- 中文名称 貂蝉墓
- 地理位置 山西省忻州市
- 占地面积 4000多平方米
概况
貂蝉陵园所在的木芝村,位于忻州市忻府区东南去禹王洞的途中。木芝村原盛产木耳,故名木耳村,后因村中槐树下发现一株千年灵芝,遂改名叫木芝村。自古以来,木芝村便有这样的传说:貂蝉出生前三年,村里的桃杏停止开花,貂蝉的羞花之貌,使得村里的桃杏树依然难以成活 。
现状
吕布白门楼殒命之后,传说曹操得知刘关张把貂蝉藏在静慈庵,就暗中派人缉拿,刘关张三人把貂蝉送回了木耳村(今木芝村),貂蝉后来一直未嫁,老死村中。所以村中便有了貂蝉墓及纪念殿堂。 。
如今的貂蝉陵园即在墓地原址上复原砌成。1992年,木芝村村委会贷款60多万元,将村南面的貂蝉墓冢重新规划,修建了4000多平方米的貂蝉陵园 。
在一大片白杨树林的掩映中,记者看到了四周围是波浪式龙形围墙的貂蝉陵园。门檐上方,"貂蝉陵园"四个篆字古色古香,大门紧闭,叩门不应,四下无人,记者只好推门擅入 。
由于已有多人向记者描述过貂蝉陵园的景况,眼前的一切记者并不感到意外。雕梁画栋的仿古建筑油漆大片剥落,落叶堆积,荒草丛生。南院的正中间的大花池里,假山残破,池水乌黑。北院的最北边中部高高耸立着一位姿态娴雅的女子塑像,正是"貂蝉"。远远看去,在灵动的飘带衬托下,貂蝉步履袅娜,婀娜多姿。走近细看,才发现"貂蝉"的裙边露出了钢丝,飘带时断时续,头上戴着的花冠也破损不全。塑像背后是一块大石碑,碑上黑底白字刻有"貂蝉之墓"字样,石碑后是一个土丘,这便是"貂蝉墓" 。
上世纪80年代,有人在墓冢附近挖出了一块墓碑,碑文详细记载了貂蝉的生平。貂蝉碑铭即根据原先的碑文镌刻。
相关传说
村民告诉记者,每一个木芝村的村民,打小就在耳濡目染中接触到关于貂蝉的传说、戏曲、民间故事。村里上了年头的老房子翻修,常能挖出与貂蝉有关的古代砖、石构件、铜币、陶瓷等。村里人对本地有这样一位胆识过人智勇双全的美丽女子而感到荣幸。对貂蝉,村里人始终怀着仰慕而又亲切的感情 。
据介绍,几十年前,村中还存有过街牌楼、前殿、后殿、王允街、貂蝉戏台和貂蝉墓等古建筑。时过境迁,这些建筑都成了废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