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薛奎识范镇

2022-07-12 19:35:37 百科资料

薛奎识范镇是一篇文言文,选自《宋史》,讲述了薛奎对范镇的赏识。

原文

  范镇字景仁,成都华阳人。薛奎〔kuí〕守蜀,一见爱之,绾于府舍,俾与子弟讲学。镇益自谦退,每行步趋府门,逾年,人不知其为帅客也。及还朝,载以俱。有问奎入蜀何所得,曰:"得一伟人,当以文学名世。" 宋庠兄弟见其文,自谓弗及,与分布衣交。

注释

  1范镇: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曾参与编修《新唐书》。

  2守:做太守,名词作动词。

  3爱:赏识

  4绾〔wǎn〕:留

  5俾:使

  6子弟:自家的子弟

  7益:更加

  8退:

  9趋:小步急走

  10逾 :过,超过

  11帅客:指太守的客人

  12及:到,等到

  13载:用车载,用车带

  14得:收获

  15伟人:不平常的人

  16名世:名于世,在世上出名

文言知识

  "阳"与"阴"。古代山的南面叫"阳",山的北面叫"阴"。上文"华阳",即华阳县,它当在华山之南;又,"华阴",当在华山之北。而水的南面称"阴",水的北面称"阳",恰与山相反。江苏省的"江阴"市,当在长江的南面;"淮阳"县当在淮河的北面。

译文

  范镇字景仁,成都华阳人。薛奎作四川地方太守时,初次见面就很赏识他。就将他留在官府,让他给自己的孩子讲授学问。范镇自己愈加谦让,每走过薛奎的府门便小跑而过(以示恭敬)。过了一年,人们都不知道他是地方长官的宾客。等薛奎从四川回调的时候,用马车载着范镇一同返回京城。有的人问薛奎在四川有什么收获,薛奎回答道:"得到了一个不平常的人,应该会以文章才学为世所知。" 宋庠兄弟见到(范镇的)文章之后,自叹不如,和范镇结为布衣之交。

作者简介

  薛奎(967~1034),北宋人。薛奎10余岁时,文章已写得很好,被乡里所推。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他举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隰州军事推官。至道三年(997年),薛奎任仪州推官,督州民往盐州下虎寨运军粮,途中因大雨连绵,粮食被水浸泡腐烂,不能再食用,于是请转运使卢之翰停运。卢之翰非常生气,欲上书弹劾薛奎。薛奎讲道理说服了卢之翰,并请免除州民赔偿损失,州民由是十分感激薛奎,当地名流也争相推举,遂拜大理寺丞、知兴化军莆田县(今福建莆田)。薛奎在莆田县又奏请蠲除了由闽越遗留下来的咸鱼、蒲草钱等租税,为百姓办了好事。

练习

  1、解释。

  俾:使

  益:更加

  退:退让

  趋:到,往

  逾:过了(表示时间的前进)

  2、翻译。

  (1)薛奎〔kuí〕守蜀。

  (2)及还朝,载以俱。

  (3)当以文学名世。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