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灯

荷花灯俗称放水灯。灯的设计,在民间也是极盛行的一种灯彩艺术,取水族动物形状,以荷花灯衬托,灯下系一乌龟,龟游水中,灯飘水面,穿梭往来,时静时动,灯光水影,交相辉映。
- 中文名称 荷花灯
- 别名 放水灯
- 成名作 《荷花舞》
- 表演时间 1984年国庆35周年
简介
荷花灯俗称放水灯,灯的设计,取水族动物形状,以荷花灯衬托,灯下系一乌龟,龟游水中,是浙江东阳李宅特有的一种文化传艺,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据老人介绍,以前荷花灯形式单一,经过几代人的相传,现在已渐渐变得新、大、多。相传李宅建村时,曾举行一次大的荷花灯展,有人别出心栽地在荷花灯下系上一只乌龟,让其在水中游动而吸引眼球,龟游水中,灯飘水面,穿梭往来,时静时动,灯光水影,交相辉映,从此,荷花灯声名大振。近年,灯下装置电动器具。故在每年元宵节前后,月塘放“荷花灯”。
李宅荷花灯是李宅的先辈们在劳动之余,为增添生活情趣,繁荣业余文化而发展起来的,作为一朵经久不衰的艺术奇葩,李宅荷花灯制作工艺在当地艺人的孜孜追求中薪火相传。荷花灯有“荷花仙子”、“天女撒花”、“嫦娥奔月”、“农妇推磨”、“双狮戏球”、“双龙呈祥”等等,接通电源之后,每一盏灯都能动起来,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荷花灯主要是在正月十四日至十六日三个晚上放,若逢闰月之年,再添一个晚上,放灯场所主要是在村中月塘,村里的制灯爱好者精心制作一些较大的荷花灯,费时几个月至半年不等。近年来李宅的荷花灯制作并不局限在某一个固定的式样上,由制作者自由发挥,所以每年的灯展上都有些新的花样,制作也越来越精细,除了荷花之外,还有飞禽走兽、人物、神龙、仙女、龙船等等,总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发展
1926年,李宅花台门内的月塘大放荷花灯,人们将荷花灯扎在木板上,下面缚着活乌龟,让其在水中自由游动,精彩别致,轰动东阳内外;1983年元宵节,村民又在月塘大放荷花灯,著名诗人田间、叶晓山和青年作家张抗抗前来参观,并赋诗赞美;1984年国庆节,李宅荷花灯参加省文化厅组织的庆祝建国30周年西湖国庆灯会展出,博得中外来宾的盛赞,《浙江日报》对此作了报道。
近年来,李宅社区还将依托李宅荷花灯和古建筑群这些优势,探索把非遗和旅游结合,走一条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的保护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