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自毒现象

2022-06-27 11:06:55 百科资料

在生态学中自毒现象是一种密度制约因素的反馈调节。在种群密度过大时,会引起有些物种的抑制物分泌,从而得以调节种群密度。

  • 中文名称 自毒现象
  • 定义 密度制约因素的反馈调节

生态学的自毒现象

  比如蝌蚪密度高时产生一种毒素,能限制蝌蚪的生长,或增加蝌蚪死亡率。在植物中,桉树有自毒现象,密度高时能自行减少其数量。细菌也有类似的情况:繁殖过多时它们的代谢物就将限制数量的再增加;密度降低时,这些代谢产物少,就不足以起抑制作用,因而数量又能上升。

农业生产中的自毒现象

  农业生产中常出现重茬引起的自毒现象。此自毒现象是指前茬作物的残留体在腐烂分解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毒素,如有机酸、醛、醇、烃类,对下茬作物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影响作物自身的生长。如黄瓜残体腐败后引起黄瓜幼苗的根腐病,醇提液对大豆种子萌芽及胚根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